资料图 源地图
作者/谢波教育学者,就职于Xi交通大学
近日,深圳大学发布2021年教师招聘公告,公开招聘教师150人,其中薪资待遇问题引发热议。“年薪38万到70万元/年;特别优秀考生享受特殊工作报酬15万至20万元/年。”教师工资在深圳流行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就在一年前,深圳每年有30万中小学招聘教师的消息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或许是因为“诱人的薪资”,公开数据显示,本次招聘的毕业生中,近90%来自A类双一流或世界百强高校,其中不乏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国内外顶尖大学的毕业生。
也许最简单、直接、粗暴的方法,就能达到最显著的效果。通过高薪,可以立即吸引符合岗位设置要求的应聘者。所谓的奖赏下一定有勇敢的人。这种做法在其他行业也很常见。为什么会在教育行业引起热议?那是因为教育太重要,教育的敏感点太多,教育的差异性太大。教育事关民生,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一个民族的未来发展。一旦有麻烦,就会引起强烈的关注。有人赞同这种做法,认为教育行业应该高投入、高回报。有人觉得“是不是步伐有点太大了?”并从教育公平的角度质疑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事实上,深圳的这种做法并非没有根据,而是在中央对深圳定位和发展的统筹考虑下做出的严肃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先行先试,高标准办好学前教育,扩大中小学教育规模,普及高质量高中教育。全面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加快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立健全与“双元”教育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央对深圳寄予厚望,希望深圳能在新时代再次开启前,为全国教育发展树立榜样。所以我们可以理解,这种做法真的是“很深圳”。可以预见,深圳会有高薪招聘教师的案例。
让我们回到问题本身:教师的工资应该有多高?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工资水平一直处于不尽如人意的状态,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就连体制内的公办教师的工资也只是不尽如人意。更不用说农村教师和偏远地区的代课老师,他们给中国的教育行业蒙上了一层“可悲”的色彩。2020年7月1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开通“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报告平台”。这一举动再次让人们意识到,教师其实是一个需要用武力保护的弱势群体。要求弱势群体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超的职业水准,是违背常理的。
如果以公务员的工资标准为例,深圳所谓的教师高薪,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在这样的发达地区都不算太高,只能算符合国家要求的“不低于”。抛开公务员不谈,深圳教师的工资与华为这样的企业相比并不算突出。同在一个城市,面对同样的生活成本,为什么教师的工资不能高于公务员和企业?工资的走向决定了人才、创新、高质量的走向。这是一个非常清晰的逻辑:通过高薪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教育行业,从而提高整体教育水平,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教育质量和社会地位真的可以通过周而复始的提高。
让教师工资在当地有吸引力是保证教育发展的底线,但并不容易。近年来,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人才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先后发布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学生公共教育实施办法》和《教育硕士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中小学教师资格免试认证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师范生公共教育体系进行了升级,免除了考证的要求,从经济补贴和政策简化两个方面进一步推动了教育人才的培养。然而,这远远不够。在其他行业工资高的情况下,这些措施只是杯水车薪,并不能解决问题。在资源配置上,政府应重点关注有利于长远发展的产业。深圳市政府此举是国家吸引教育人才的有益补充和尝试,是经济发达地区吸引人才进入教育行业的良好“先行示范”。
从目前的现实来看,并不是所有地方政府的预算都和深圳一样。但是,这是否成为当地忽视教师工资的原因呢?显然不是。无论在哪个地区,教师的工资在当地一定是有吸引力的。能否提高当地教师的工资,可以直接反映当地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从大的方面来说,这考验了地方政府的管理水平。
当然,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首先,经济发达地区提高教师工资、招聘教师的措施,可能会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培训带来一定的挑战,但这绝不是批评高薪招聘的理由。从经济规律和资源配置来看,即使其他地区没有高薪人才,这个地区的其他高薪产业也会吸引当地的教育人才。所谓人往高处走,光靠教育是留不住人的。
其次,吸引高薪人才只是发展教育的手段之一,并不一定要有人才才能把教育发展好。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发挥人才优势,根据国家的战略规划,制定合理的政策,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真正把地方教育水平发展起来,才能对得起这些“金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