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时,父母怎么给宝宝退烧?着急又慌,你有没有拿宝宝换过“退烧针”,买过“退烧药”?作为医务工作者,面对父母的要求,你会劝阻吗?
退热针的应用现状
当孩子发烧,体温超过38.5℃甚至39℃时,或者口服退烧药后体温下降仍不尽如人意时,有些家长会急着带孩子去医院找医生打退烧药注射。
有原则、立场坚定的医生会在这个时候多解释一点退烧针的事情,但一般会收到着急的家长这样的回复:
“让我们给你的孩子打一针退烧针。现在是39℃。不要耽误你的孩子!”!
“我们只是在家服了退烧药就没来医院治疗。你不是在治病吗?我不想听你解释,快给孩子打一针!”
退烧针和退烧药有什么副作用?
临床常用的退热针和退烧药
1.安痛定注射液;
2.赖氨酸阿司匹林;
3.激素地塞米松;
4.安乃近。
氨基比林,可能会死
安痛定是由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和巴比妥组成的复方制剂。让我们看看一段黑色历史:
氨基比林是一种解热镇痛药,合成于1893年。1897年在欧洲上市,1909年左右进入美国市场。1922年后,在德国、英国、丹麦、瑞士、比利时、美国等国家,许多服用过该药的病人出现了口腔炎、发热、咽痛等症状。临床检测结果为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减少,经调查证明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最终证实氨基比林可引起粒细胞减少。从1931年到1934年,仅美国就有1981人死于氨基比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欧洲也有200多人死亡。
1938年,美国决定从合法药物名单中取消氨基比林。1940年后,这个国家的病人数量迅速减少。在丹麦,这种药物从20世纪30年代就被完全禁止了。在1951年至1957年的调查中,不再有氨基比林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和白细胞减少。1982年,卫生部以魏尧字第21号公告取消氨基比林注射液和氨基比林片
赖氨酸阿司匹林会导致癫痫
注射赖氨酸阿司匹林后,儿童可能出现抽搐、呕吐甚至昏迷,严重者可能直接导致死亡。
这种严重的不良反应称为瑞士综合征,直接表现为癫痫,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瑞士综合征很罕见,但它威胁生命。临床上在排除流感、水痘等病毒感染前,不宜盲目使用赖氨酸阿司匹林退烧,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目前,该药已在我国儿科逐步淘汰。
地塞米松会破坏孩子的免疫系统
地塞米松是一种激素,可以降低体温调节中枢的敏感性,快速退热。
正是因为神经中枢的敏感性降低,儿童自身的免疫系统难以发挥作用,容易引起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进一步感染和并发症。
安乃近,兽医呼吁谨慎使用
安乃近的主要成分是氨基比林和亚硫酸钠。这种退烧药在国内外引起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和死亡病例。
1977年,美国FDA正式禁用安乃近并将其撤出美国市场,停止了各种剂型的临床应用。随后,日本、澳大利亚、伊朗等国家纷纷禁止或限制安乃近的使用。
给孩子发烧,只有这两种是安全有效的
发烧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不是疾病。在治疗上,退烧并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结果,任何用药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更舒服。父母,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求医时一定要三思。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为全球儿童推荐的退烧药只有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