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中央政府收复长安、洛阳后,安史之乱似乎失去了任何前途。
收复长安,意味着安史之乱在西北和山西战场已经彻底崩溃;收复洛阳,意味着叛军在中原战场已经彻底崩溃。当叛军撤退到河北的一个角落时,他们似乎要死了。
更重要的是,安禄山早就去世了,安清旭的尊位合法性似乎有问题,因为一般都说是他杀了父亲。
即使安清旭是法律上的高手,以他的资历和安禄山的权力结构,安清旭也很难有效控制安禄山的那些亲信助手。
在这种背景下,安史之乱在当时分为两部分:一是以安清虚为代表的势力,以邺城为中心;另一部分是以史思明为代表,以杨帆为中心的权力。
在大唐政府军的毁灭性打击下,安史叛军内部出现了投降的气氛。如果不知道后来的历史,相信任何人都会认为安史之乱很快就会覆灭。
此时的安清旭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因为他是大燕皇帝,投降不投降是不可能被赦免的,大概颜的骨干成员也是如此。
下面的人,涉及到信息不对称,肯定不敢轻易投降。谁能保证大唐政府不会秋后算账?
对于史思明来说,当时大概有三种选择。
上策是杀安清虚,独领严俊,完成安禄山未竟之业。
这个选择听起来像是一个人的选择,但在当时不会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因为安史叛军现在四面楚歌,如果两位领导人见面,只会加速危机。
无论大小,安清绪也是大燕皇帝,这使得史思明夺权更加困难。
中国政策是真诚地团结安清旭。
但此时双方都变得多疑、自成一体,难以达成合作。
首先是座位安排的问题。理论上,安清虚应该排第一,因为他是大燕皇帝。但问题是,就资历和实力而言,史思明似乎排在第一位。他是安禄山的亲密战友,长期坐在家乡,是严最强的领导。
燕国建立时间太短,皇权来不及巩固,使得史思明和安清旭的关系有些尴尬。
接下来的政策是投降大唐。
臣服大唐涉及的问题太多了。如果是有条件投降,我指的是维护独立事实上,史思明和大唐中央政府之间的猜疑是无法消除的。
如果是无条件投降,允许大唐政府对叛军进行改编,可能会由当时的大唐中央政府解决。
但是,经过一番盘算,史思明还是选择了最好的政策,那就是投降大唐。
当然,这种投降是有条件的,即大唐中央政府变相承认河北独立。
在谈及大唐接受史思明投降时,史书上经常说,当时提醒皇帝不能信任史思明,但皇帝并没有注意这个问题。
章昊本质上很简单,在事情上并不重要。当他听到史思明的话时,他要求降下来。他说:“思考是危险的,因为偷地方,强的人被依附,赢的人被分开。虽然他是人,但他的心像野兽,很难善良。我愿意不装专权。”又曰:“滑州之防,使许,狡诈奸诈,在困难面前必改。请报名参加招待所。”那时候,我习惯宠着那斯明。会上,我来自杨帆和白马。他们都说思明和冀中大叔值得信任。另一方面,我把鹤嘴锄当成了不必要的机器,五子只是荆州的国防大使;礼部尚书崔光远,是我们河南的时代。
其实这些说法都摆在桌面上,根本不靠谱。
在皇帝眼里,不要说有前科的军事领袖史思明,就是有红根的军事领袖郭子仪和李光弼,他也不会信任他。
作为军事领袖,无论他有多忠诚,与皇帝的私人关系有多密切,皇帝都会认为他不值得信任,因为他从不相信臣子的忠诚。
就像,皇帝手里拿着一些三尸脑神丹,总是有意无意地问你,要不要吃一颗?如果你说你不想吃,皇帝不会相信你,如果你看起来再忠诚。
在真实的历史中,皇帝总是试图向各大军区派遣政治专员;如果军事领袖拒绝这一点,他会再次表现出忠诚,皇帝会认为他是恶意的。
当然,皇帝也会尝试在各大军区行使人事权,会让军区内的行政、经济主管与军事大佬地位平等,甚至会让行政、经济主管凌驾于军事大佬之上。
如果军事领袖拒绝这一点,再次表现出忠诚,皇帝仍然会认为他是恶意的。
作为军事领袖,不要与皇帝争论忠诚或不忠,也不要认为自己可以执行,这样才能获得皇帝的信任。
如果军方大佬拒绝皇帝类似的要求,那什么都不用说,因为军方大佬拒绝皇帝类似的要求,而他在皇帝眼里就是军阀。
总的来说,史思明是可信还是不可信。皇帝用脚后跟思考就会知道答案。
第一,皇帝可以派各级政治委员到史思明的辖区吗?绝对不可能。
二、皇帝可以随便调动史思明手下的各级将领吗?自然也不能。
第三,皇帝能不能让河北的行政经济主管和史思明平起平坐,甚至让这些行政经济主管凌驾于史思明之上?当然还是不能。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人告诉皇帝史思明的忠诚可以展现给世人,皇帝也只会表面上客气,因为从内心深处,皇帝绝对会想,如果他真的忠诚,为什么他总是不肯吃我石三脑神丹呢?
其实出于类似的原因,别说史思明,也就是郭子仪和李光弼。收复长安、洛阳后,皇帝总想着如何夺走他们的军权。
一个人说史思明不可信没有错,皇帝也不会因为这个原因认为他的说法是错误的。问题是,下一步是什么?如果他只是告诉皇帝我们永远不能接受史思明的投降,皇帝肯定会认为他在说空。
接受史思明投降与史思明是否可信无关。史思明不可信。大唐中央政府也可以接受史思明的投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削弱史思明。
对于今天的大唐来说,如果有能力解决河北叛军,自然不会接受史思明的有条件投降。问题是大唐现在没有这个能力。
这并不是因为大唐的综合实力不够,而是因为大唐被一个问题所困扰,那就是谁来率军平息河北的叛乱?
总的来说,让郭子仪或李光弼全权领导各大军区共同合围河北叛军是一定会成功的。
问题是,如果郭子仪或李光弼被授予如此大的权力,如果他们再次打出类似清君侧的旗号突然回来,唐肃宗肯定会比安史之乱初期的唐玄宗更尴尬。
事实上,当时,各种“清君侧”的横幅已经迫不及待地提出来了。最经典的是建宁王和太子试图清洗执政的皇后和太监李。
当然,基于类似的原因,让太子率军平定河北叛乱更不可行。
长安、洛阳收复时,太子尚未正式取得太子爵位,而收复长安洛阳按计划是一场毁灭性的战争,而且战区距离大唐的权力中心也不远,所以皇帝有信心让太子领兵。
现在太子正式获得太子的称号,攻打河北很容易打个胶着,因为河北是叛军的老巢,叛军在那里缩兵,估计不可能取得毁灭性的胜利。
地理上,河北远离大唐的权力中心,太子长期率军进攻河北。当他回到李时,他突然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帜,很快就能成为的第二个。
让另一个太子带头平定河北?似乎不可行,因为让一个皇子拥有如此大的军事力量,恐怕随时都会成为李世民第二,到时候皇子、皇帝都会陷入危机。
综上所述,皇子高于天下,皇帝和皇子都算不了什么,他们都在极力排挤皇子,谁能说不是呢?李世民以前不也是这样玩的吗?
让宦官控制将军?这个想法虽然可行,但缺点更多。
所以当时的大唐政府虽然在综合实力上有压倒性的优势,但在收网解叛的最后时刻却突然停滞不前。
只要能理解大唐皇帝的困境,自然就能理解大唐政府为何接受史思明的附条件投降。
只有接受史思明的投降,才有机会用军事压力和行政外交手段解决河北叛军;而用这种方法解决河北的叛军也不会让军事力量越来越膨胀。
接受史思明投降的策略没有错,因为首先会加剧叛军的分裂。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河北很快分裂成了两个集团:安清旭是主力参战,史思明是主力沦陷。
从表面上看,大唐中央政府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在安清旭解决之前,就急于解决史思明,所以才逼迫作为主要领导者的史思明集团与安清旭合并。
事实上,如果大唐政府不抓紧时间解决史思明,是无法大举进攻安清旭的。
从大唐中央政府的角度来看,肯定是大唐政府派兵解决了邺城的安清旭,而史思明可以做好配合;因为只有这样,大唐政府才能尽量把脚伸进河北。
从史思明的角度来看,很明显他们应该出兵解决邺城的安清绪,大唐政府应该做好配合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阻止中央军进入河北。
关于这个问题,双方不能谈。
政府军带领史思明平定邺城,帮助史思明变相实现了河北统一。
史思明让朝廷领兵平定邺城,也就是让大唐彻底把脚伸进河北,而下一步自然是解决他。
不管政府军对史思明的承诺有多好,未来肯定会有大规模的诸侯割据。
一旦削藩开始,始终站在大唐帝国一边的军事大佬们可能就不会有好下场了。像史思明这样的造反派一旦被斩断,他们的未来还能乐观吗?因此,从史思明的角度来看,河北的独立必须保持。
出于类似的原因,大唐中央政府在解决邺城安清绪之前,就开始支持吴承恩接替史思明。
当吴承恩接到大唐中央政府下达的任务时,他也有三个选择。
上策是积极协助中央解决史思明,然后取代史思明成为河北最高军政长官。
中间政策是接受大唐皇帝的指示,但除了与史思明保持表面合作外,别无他法。综上所述,既然我们没有坚定地站在大唐政府这一边,我们就没有坚定地站在史思明这一边。
上策是积极站在史思明这边。总之,大唐政府派我来解决你,所以你一定要小心。
很难说哪个选择更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吴承恩选择了最好的政策。
吴承恩在中央政府的支持取代了史思明,对中央政府的依赖相对较大;而且,吴承恩并没有主动与安禄山造反。他一直是一个标准的骑墙派,所以他对中央政府的恐惧并不像史思明那样难以化解。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吴承恩取代史思明,中央政府再次进攻邺城的安清旭,就很容易取得主动权。
然而,当吴承恩进入河北对抗各级军政领导人时,他被史思明发现并掌握了确切的证据。于是那些帮助吴承恩收拾史思明的人都被史思明清除了。
司命为百官总佐,哭告西方曰:“臣带十三万人投降朝廷。为什么要杀陛下?”因此名单杀死了保罗和他的儿子,超过200人被杀。
至此,大唐中央与史思明的矛盾彻底激化。
吴承恩去世前,他说是李光弼亲自指挥的。
于是史思明去找中央,要求皇帝交出李光弼的人头。自然,中央政府不能接受这个条件。于是史思明扔掉大唐的旗帜,再次造反。
史思明造反的原因很简单。我们选择投降,但是皇帝想趁机杀了我们。我们能不继续反抗吗?
关键是,所谓的伪政府官员和雇员只是被胁迫参与叛乱,但大唐皇帝仍然充当他们的副手。我们这些积极参与叛乱的人,除了继续叛乱,还有别的选择吗?
至此,大唐政府终于开始准备进攻邺城的安清虚。
此时,长安、洛阳收复已整整一年。
公元757年9月收复长安,同年10月收复洛阳。公元758年9月底,邺城遭到大规模进攻。
在长安收复洛阳后的那一年,大唐政府并没有胜利追击叛军。他们在做什么?
它显然正在重建行政、军事和经济体系。
但是,无论大唐政府如何重建行政、军事和经济制度,也有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控制军队。
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初期,帝国根本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当时帝国的军事力量通常掌握在君王、外戚和豪门代表手中,所以威胁皇帝的主要力量是君王、外戚和豪门代表,他们纯粹是军事力量,只是雇员。一般来说,他们不是皇帝的竞争对手。
皇帝与这些势力斗争了很多年,终于全部解决了,但是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君王、外戚、豪门的代表不再威胁皇权,如何控制军权?
皇帝要想扭转历史,可以直接重用君王、外戚、豪门的代表。问题是,最好不要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因为国王和外戚对皇权的威胁更加严重。因此,从安史之乱到陈桥兵变的两百年间,虽然军事实力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没有一个皇帝试图通过重用君王和外戚来解决。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大规模的反攻河北,大唐中央政府足足准备了一年的时间,最后采用了一个极其有天赋的方法,那就是让各路军队的将领拥有平等的地位,然后让大太监们指挥中间的各路军队。这种打法自然有利于控制将领,但是军队的战斗力无法得到保证,所以大唐政府军在绝对优势的背景下突然被叛军击败。
总的来说,唐肃宗的困境和唐朝是一样的,就是安史之乱很危险,其他军队很可靠?如果没有军队可靠,皇帝还能依靠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