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小学一年级的家长在朋友圈抱怨,开学才一个多月,背了10多首古诗,他还是回家背。他的父母不能理解他们,他的孩子也不能理解他们。这样的语文学习有什么用?
现在因为减负,小学一年级不能留书面作业回家,但这种背诵作业还是需要完成的。一个月10首以上的古诗,相对数量来说不算太多。
平均每三天一首歌。背诵对孩子的记忆力不是大问题。但问题是这种研究是否有用。大部分一年级学生如果不提前学习,连古诗词的字都认不出来。
死记硬背有什么帮助?古诗的意境固然美,但别说有多少一年级的小学生,甚至初中生,能完全理解诗歌的意境?很多事情需要一定的经验才能理解,但是学生显然没有这种经验。
如果初中生或者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靠着对单词的理解勉强能理解诗歌的意思,至少他们的理解能力比刚入学的孩子强很多。
但是学这个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真的是要求太高了。有专家认为,学习阅读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阅读,但是你读不到的东西,就得读古诗,是不是比故事对孩子更有吸引力,也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
如果数量少,作为必要的补充也没什么。但三天一篇的频率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范畴。这根本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只会让孩子觉得学习累。
语文教学改革一次又一次的改变。国家统编语文教材主编温如民表示,要增加学生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15%的人不应该完成语文高考。
但是在小学低年级放这么多古诗词,把难度提得这么高,有什么意义呢?这种死记硬背的效果在哪里?
《文》主编文对阅读的热情极高,但其实我们的语文阅读理解也有很大的问题,我们的阅读理解也有标准答案。
株洲市教育局工作人员王亚撰写的散文《清明》出现在苏州市二年级语文统一考试的试卷上。没想到,原作者在做这道阅读理解题时只得了6分,满分20分。
原因很简单。标准答案是根据提问者的理解制定的。想要得高分,不是你理解的有多好,而是你如何猜测提问者的理解,并根据他的理解回答问题。
阅读理解有标准答案,这是很可笑的事情。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所以答案自然也不同。
比如宋代大诗人陆游说:“你死了空就什么都知道了,却在悲哀中看不到九州。王师北定中原日,家人祭祀时不忘告诉乃翁。”意思很简单,大家都能看懂,但很难说诗人写这个词时的原始心情。
标准答案一定是诗人爱国,永远盼望祖国统一。
但是,如果理解为陆游当时非常悲观,他觉得自己有生之年看不到祖国统一。理解这一点是个好主意。但是如果你参加考试,答案一定是错的,你不会得到一分。
我们现在的语文很重视阅读,但是它制约了思维,尤其是深度思维。根本原因是标准答案,必须往这个方向想。
思考,尤其是深度思考,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可以说,没有思考就没有创造力,没有创造力,发明创造从何而来,创新精神从何而来?
小学生不懂的时候死记硬背,长大了在阅读理解上有标准答案。这样片面的学习方法只会禁锢他们的思维,我们很多大学生只会做题,缺乏创造力。显然,这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