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复旦大学附属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角膜近视激光矫正的手术方法日新月异,手术原理也在不断变化。它是建立在正确评估角膜强度后对角膜形态进行精确重塑的基础上。手术效果越来越出色的背后,是屈光外科医生对手术安全性孜孜不倦的追求。近年来,随着活体角膜生物力学测试技术的快速发展,术前圆锥角膜筛查不仅局限于角膜形态的深入分析,更侧重于角膜形态改变前的角膜生物力学评估,角膜激光手术的风险控制已进入生物力学时代。
眼科生物力学发展和力学评估锥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周教授
周教授作为论坛的主席和主持人,从历史的角度展示了眼科力学的发展,从见证生物力学在眼科和屈光领域的出现到今天的深入应用,结合自己的临床研究,展示了不同的角膜屈光手术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并提出应根据角膜的生物力学强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强调力学在术前视锥筛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引起重视。
姚教授根据角膜组织特点,结合角膜的非线性、各向异性、粘弹性等生物力学特性,阐述了DA Ratio、SP-A1、IR、CBI等力学参数的由来和临床应用特点,分析了力学与形态学相结合的参数的意义和临床价值,加深了我们对角膜生物力学的认识。姚教授还强调,机械检查不应作为圆锥角膜评估的辅助手段,而应作为提示圆锥角膜改变的独立临床检查。
机械测量在早期锥体筛选中的作用
——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陈越国教授
陈教授指出,圆锥角膜的诊断已有150年的历史,尤其对于屈光医生来说,早期诊断一直是重点和难点。圆锥角膜的变化是背面早于正面,生物力学早于外形。如何使用CP联合能更好的解决临床疑似角膜,更早的诊断圆锥?陈教授分享了自己的经验,肯定了力学的价值,特别指出收集和深入研究临床疑似病例和罕见病例的重要性,希望角膜。
米教授结合临床工作,分享了CorvisST生物力学测试仪在圆锥角膜诊断中的应用经验。根据自己的研究,他首先肯定了设备的准确性;结合自己的临床病例,对于形态异常、力学正常的,他建议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排除锥切后再行手术。对于贝林检查报告提示报警的患者,结合力学会解决很多临床难题。
张教授分享了他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对“疑似圆锥”患者和正常患者的回顾性观察,发现形态稍有异常、力学正常的组与完全正常的组在一年手术效果和形态稳定性的观察上无差异。她强调,Bad-D、CBI和TBI三个参数对诊断正常、疑似和确诊圆锥角膜具有独特的敏感性,她主张根据每个参数的特点进行个体化分析。张教授还讲解了解了最新更新的力学参数SSI和LVC-CBI。
于教授分享了一组交联患者的研究成果,详细展示了交联后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的变化。他提出硬度参数SP-A1和首次展平时间A1T是敏感参数,力学可以准确反映交联前后角膜的变化,评价交联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交联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