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生而贤惠就是给予,给予是什么感觉?”
让我给你讲一个和这个有关的故事。
魏邦良先生在《梁漱溟“傲慢”话语的背后》一文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1941年,梁漱溟在香港创办《光明日报》。当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梁漱溟等人被介绍给海上英雄“武法仔”,后者安排他渡海到大陆。当时,武法哉有成千上万的义士作为抗日工作者,向大陆运送汽油等急需物资。
当晚,武法仔共有16艘船载着棉纱,分三批出发。梁漱溟原本和一个卢俊在一条船上,后来朋友发现梁漱溟和卢俊不会说粤语,怕出事,就让梁漱溟换条船,和擅长粤语的陈俊一起去。然后,小船在夜幕的掩护下起航了。开始时风很大,但风很平稳,船带着箭向目的地驶去;午夜过后,风向突然变了,船开始颠簸。又苦又咸的海水不断溅入口中,小船随时有被海浪掀翻的危险。经过一天一夜,梁漱溟的船终于靠岸了。武法仔一数,就有13艘船被海贼抢走,到达的三艘船中,一艘船的货物全部被抢走,一艘船两次被海贼抢走。只有梁漱溟安然无恙。原定与梁同船的卢俊失踪。这次经历让梁漱溟深受感动,他也很幸运。
这种运气当然是一种偶然,但这种偶然在梁漱溟的生活中反复出现。
1939年,梁漱溟视察敌后游击区,数次遭遇日寇、伪军,但始终化险为夷。当年6月10日《日记》:“天刚蒙蒙亮,我就到了廉谷,在民宅里打了个盹,听到炮声,知道前方有战事。出门看见敌人骑在西山上,有一架飞机在空也就是往东往南飞。”6月24日《日记》:“当你到达靖宇的一个村庄...当你脱衣服、烘烤、寻找食物时,当你听到来自Shirenpo的枪声时,你知道那是接触火。不敢怠慢,走出村子,爬到东北的一座高山上……到山脚,进入山洞避难。山洞里有几个人满了。当你看到一个来自异乡的人,你的建议被隐藏在最后。这时,山丘前后,敌人和我军逐渐聚集,很快他们就开火了。各种枪声、枪声、炸弹声和飞机声震耳欲聋。”6月25日《日记》:“这个时候,山洞里没有人空,你可以四处走走,看看外面。对面山上的敌人旗帜和军官就在眼前。10点左右,战场转向西北,枪声稀少,敌旗撤回,三两个敌人下山搜索。他们两次穿过洞口,但都没有进去参观。我们安然无恙。”
梁漱溟的经历是危险的,但最终都安然无恙,仿佛自己是台风中心,其他地方已经满目疮痍,而他的衣服却整整齐齐,毫发无损。正如他在信中所说:“就这场香港战争而言,我离开黄泥中路不久,敌人就占领了黄泥中路;我离开石岛黄家,拿走我衣服的那天,黄家被抢了。”
梁漱溟屡次化险为夷的传奇经历,给了他这样的自信:“我不能碰危险的东西。我在的地方,没有什么危险...这个暗示给了我一种自信!我永远是安全的。”“一旦出了问题,总有人不认识。”
梁漱溟之所以能一次又一次侥幸躲过灾难,应该归功于他沉着冷静的良好心态。1939年,梁漱溟在敌后进进出出8个月,所有陪伴他的人都说他胆大,无论遇到什么危险,他总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在香港闯荡的时候,路上的范军还夸赞梁先生说:“梁先生真奇怪,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梁先生太神奇了,若无其事!”
所谓“若无其事”,也是指梁先生的身体一如既往,能够应付任何困难;破格栽培,可以吃任何硬的。其实梁漱溟的身体并不比别人强壮,但是因为他心态好,饮食起居都和平时一样,所以疾病并不能侵袭他。梁先生曾对家人说:“其实我原本是一个心强体弱的人,但我心理安全,身体自然。如果你难过、生气、害怕,或者心里有什么困难、努力,你的心理会立刻影响到你的生理,你的外貌甚至所有的疾病都是最容易吸引的。所以,安心是第一位的。”
为什么梁漱溟在危险中什么也做不了?关键是他有不同的总体人生观。他说:“我知道我的安全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问题。我相信我的安全有自己的命运,不用担心...我不求温饱,不求家庭,大家都看到了...我生活和学习我正在做的事情,我的朋友是中国人,或深或浅,我知道得更多。”一个不求食、不求衣、不求家庭的人有什么恐惧?对他来说,死亡是另一种休息。
梁漱溟从14岁开始就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一个是生活,一个是社会。抗日战争爆发时,他已年近五十,他所思考的两个问题逐渐成熟:“第一,基于对人类生活的理解,他理解孔孟和中国文化,有信心可以解释清楚。第一,基于对中国社会的理解,确实有一些办法可以解决当前的大局,甚至振兴民族。很难相信这是事实。”
至于前者,梁漱溟计划写三本书来解释,分别是《心与生》、《孔子的意义》和《中国文化精要》。梁漱溟认为他在这方面的任务写完这三本书就完成了。关于后者,梁漱溟已经出版了三本书:《中国民族自救运动的最后意识》、《乡村建设论》和《我为之奋斗的东西》,但梁漱溟还需要努力去实现书中所写的全部思想。换句话说,梁漱溟认为历史赋予他的人生使命没有完成,所以他不会死。
他说:“我一生的使命就是‘继往开来,给来世带来和平’。如果要写《心》和《人生》这三本书,我可能会死。你现在不能死。而未来,中国的大局乃至建国也需要我;我不能死。如果我死了,天地会为之变色,历史也会改变。这是不可想象的,永远不会发生!”
在中国近代史上,梁漱溟以特立独行著称。终其一生,他坚持独立思考,形神一致,不跟风,不妥协,不畏惧,做一个真正的学者。程思远先生对梁漱溟的评价是:专心学习,一代宗师,探索人生,大无畏。梁先生完全配得上这样的评价。
没有恐惧的仁者是什么?这才是无惧的仁者!
两千多年前,孟子和齐宣王聊天时,一点也不害怕。在齐宣王面前,孟子直言自己的道德修养高于齐宣王,表现了仁者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高度道德自信。
孟子曾对梁说,只要他多施仁政,天下无敌。
却说曰:“魏曾称天下之强,老先生也。但是到了我的时候,东方被齐打败了,甚至我的大儿子也死了;西方失去了700英里的土地给秦;南方被楚国侮辱了。我对这些事情感到非常惭愧,希望为所有受害者报仇。我能怎么办?”
孟子回答说:“方圆只要有一百里地,天下就可以征服。王若仁政于民,减轻刑罚,少收税,精耕细作,及时除草;让强者花时间培养孝顺、尊重、忠诚和守信,在家侍奉父母和兄弟,出去尊重长辈和上级。这是让他们制作木棒,也可以用坚固的盔甲和锋利的剑枪攻击秦楚军队。
“因为秦国和楚国的统治者剥夺了老百姓的生产时间,他们无法努力工作来养活父母。父母饥寒交迫,兄弟妻妾东散西散。他们把人民投入深渊,国王去征服他们。谁会跟你作对?所以说:‘仁政者,天下无敌。’国王,请不要怀疑!"
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出发,途经宋国,前往陈国。桓秀听说后,就带兵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在大树下和他的弟子们举行一个锻炼仪式。桓阶砍倒大树杀死孔子,孔子在学生的保护下及时离开了宋国。在逃亡的路上,孔子说,上天给了他仁,桓植不能对他怎么样。
真正仁慈的人,他们在生活中一直很清楚,正在无限地扩展他们本性中的善良,从亲吻到仁慈和一切。当他们活着的时候,他们总是值得被举在天空,面对一切艰难险阻,他们总是无所畏惧。他们内心安全自信,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自然成功。
孔子说:“我有大德,桓志能抗我!”
最后,让我们一起再读一遍:
孔子说:“生而贤惠就是给予,给予是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