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玄江甲。com”进行订阅!
我今天的话题是“吃的是延安村民的饭,喝的是延安河里的水,流的是延安人的血”。抗日战争时期,父亲参加了许多著名的战役,如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这些战役在我军历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今天重点讲一下抗战时期父亲总结的地雷战和地道战两种战术。我有一个小小的序言: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全面践踏了中国的土地,中国共产党提出要捍卫领土主权,进行抗日斗争。我父亲王耀南在与日本军队的战争中多次受伤。经过战争的洗礼,他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游击战指导思想,提出了实战中的地雷战、地道战战术。
第一,在延安建机场
1938年9月,父亲接到命令,要尽快带两个工程师到延安。父亲迅速做了一个简短的动员,然后日夜跋涉1000多里,及时赶到了延安。
到达延安后,中央行政局局长杨接待了父亲一行。杨局长对我父亲说:“王耀南,我们发电报就是想见你。”父亲说:“如果你这么想见我,你可以派一架飞机。”父亲讲完后,杨局长说:“你太聪明了,什么问题都瞒不住你。我会带你去见副总统周恩来。”然后杨主任带着我父亲去见周副校长。周恩来副主席召集有关部门开会。在上周的会议上,周恩来副主席说:“王耀南,我知道你正忙于前方作战,但党中央决定把你调到延安。为了打通南北交通,延安应该建一个机场。蒋介石在南方,苏联在北方,所以这个任务很重要,也是政治任务,我们相信你们一定能完成。红军时期,你带领工程师建机场。虽然比较简单,但你很有经验。”随后,周副主席向大家一一介绍了他所看到的多个国家的机场。最后,他说:“王耀南,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问题,请巩俐同志解决;工作上有问题,去找陆军部、联络部,让他们和当地政府沟通解决。”然后周副校长也说:“,你有什么问题吗?”父亲说:“周副校长,我先勘察一下地形,再向您详细汇报。”
会议解散后,父亲带着工兵连长和陆军部的同志们骑马绕延安。过了几天,父亲觉得延安西北20多里的沿河河岸比较理想,因为地势比较平坦,周围没有山,土壤比较硬,工程量比较小,回延安的路也比较平坦,而且河床一年四季都是干的,即使送水也离机场跑道很远,不会影响飞行。选择这个地方后,我父亲会找到一座石山。延安山多,但爆破后,只有一部分石头,其余都是黄土,采石量不够。然后,我的父亲调查了一个地方,许多石头可以被炸毁,即使它被炸开。
视察结束后,父亲和陆军部的同志们向周副主席作了汇报。父亲说:“周副主席,他们之前也有计划,说要建的机场长1500米,宽15米,我觉得不合适。勘测地形后,我认为我们应该建造一个长2000米,宽20米的机场。此外,建造这个机场需要两步。因为很快就会结冰,施工会影响工程质量,所以第一步就是准备石材,因为需要大量的石材。然后冬天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完成。第二步,明年土地回暖后,我们再建机场,这样机场就容易建了。”周副校长回答我父亲说:“你是工程专家。这个问题我现在可以做决定,照你说的去做。”因此,根据父亲的建议,修建了一条长2000米,宽20米的简易机场。父亲说机场大概花了半年时间才建成,有几件事让他印象特别深刻。
首先是采石。在机场附近的群山中,我父亲选择了一座石头质量很好的山。石山爆炸后,有的石头重达几吨,有的重达十几吨。如果这个时候用炸药,我父亲觉得有点浪费。我该怎么办?当地村民告诉我父亲要用“铁牛”。我父亲从未见过铁牛,他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延安的老乡们说:“铁牛是一个平顶、底有斧的方形小铁结。在十几吨或几吨的石头上放一些小沟渠,然后在上面放一只小铁牛。每个人都会锤,石头会裂开。”父亲说:“那就试试吧!”结果这些小铁牛被搭起来了,当大家抡起大锤,一个十几吨重的石头瞬间被劈成了两半。后来爸爸说:“这个方法好,省炸药!”父亲说机场对石头要求很严格,有的长50厘米,宽35厘米,有的长20厘米,宽15厘米,跑道上用的材料不同。这种方法至少解决了很多人力物力问题。不过大家还是要带个铁钻,把石头按规格打好再运输。
第二件事,我父亲遇到了一个问题。这些工兵的士兵和干部大多来自南方,没有熬过北方寒冷的天气。所以11月和12月之后,大部分士兵的手都冻僵了,脚也冻僵了,耳朵也冻僵了,有的鼻子也冻僵了,肿得很厉害。这时,我特别感谢延安的阿姨们,她们去地里捡辣椒根,然后煮成水,让战士们泡脚、泡手、泡耳朵。我父亲说很有效。没过多久肿胀就消失了,也没有复发。因为当时延安很困难,没有医生,更不用说没有药了,所以问题就用这种土办法解决了。
第三件事,萧司令员非常重视这项工作。他骑了几次马,带着他的工作人员去工地看望指挥官和战士。在部队动员会上,肖司令员说:“为了尽快建成延安机场,除战备值班和留岗人员外,所有人员将分批参加建设工作。我们必须把这项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第二天,肖司令员带着干部战士们向工地走去。他一见面就说:“王耀南,我带来了部队,你分配任务。”父亲说:“司令,你可以指挥指挥。”萧司令说,“这怎么可能?建机场是延安的一件大事,不必客气。这几百个人来找你,不管他们的位置,他们都是军人,听你的指挥,你就可以发号施令。”然后他说:“我们自带工具、炊具和干粮。”萧司令的话给我父亲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本文节选自独家稿件《王太和:抗战时期王耀南神父的几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