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蒸九晒 为什么有些药材需要“九蒸九晒”

栏目:军事 2021-09-28 18:06:31
分享到:

什么是九蒸九晒

“九蒸九晒”是指古代通过反复蒸晒加工中药的方法。具体细节因药材品种不同而异,主要是为了修正药性或增加有效成分,减少有毒成分。

蒸一般是指用水蒸气蒸药材,需要柴火、容器、煮的时间和季节。比如李时珍说:“桑葚能利关节,滋养津液。得了火,会吸毒气,但会摆脱风寒,可以去腐再生”;包朴子说:“所有的仙药都不能用桑葚炒。桑葚是济兴的精华,可以助药。”。

蒸药的时候,一般都是先蒸透,然后把药拿出来摊开晾干。雾天或雨雪后不宜立即晾晒,早晨露水较重时不宜晾晒。必须确保药物完全干燥。

“九”是数字还是泛指?

所谓“九”只是意味着更多,并不一定意味着九倍。可以是九次,也可以是九次以上,也可以是两到九次之间。中草药的蒸晒次数是通过颜色、光泽和形状来判断的。

哪些药材需要“九蒸九晒”

1.何首乌

《本草纲目》中描述“其性温苦,益肾苦,暖肝涩,收敛精气,故能养血益肝,强肾强筋骨,乌发,为滋补之药”。何首乌。已经在临床上使用了几百年,所需的加工方法是“蒸九次,晒九次”。制何首乌。颜色为黑色,有光泽且角质。

古代中医也明确记载了何首乌经过九蒸九晒后的切割工具。宋《证本草经》记载“九蒸九曝可纳,忌铁器,用铜刀切片,与酒调和,黑豆入九蒸九晒为药”。

2.地黄

地黄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是“四大怀药”之一。在《地黄》这首诗中,有两句诗:“四物为八味之首,九蒸九燥必精”。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说:“用好酒端砂仁,蒸柳甑于瓦罐中使空气彻底暴露,故蒸九是必经之路”。

“九蒸九晒”应该是黑黑甜甜的。比如宋代《本草经》记载“汁黑味甘”。

3.黄精

明《本草纲目》记载的黄经“九蒸九照”即“单服九蒸九照,留谷补虚,止寒热,填精,下三尸”;在《新本草经》中,“黄精须蒸九次,晒干九次,每次蒸须泡半个月”。黄精“九蒸九晒”后的标准应为黑、甜、润。

传统工艺背后的现代论证

何首乌

现代研究表明,何首乌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明显减少,泻下效果减弱。随着大黄素含量的降低,何首乌的毒性增强。对肝脏的损害也会减少。这说明何首乌。“蒸九次,晒九次”即可减毒。此外,生何首乌中还原糖的含量。明显增加其滋补作用。是滋补肝肾的良药,对治疗头发早白也有很好的疗效。

地黄

生地黄性寒,性寒。反复蒸干后,可使药性温和,味甘。它具有益精补髓、滋阴补血的作用。借助酒更有利于补血。

研究发现,地黄的核心成分能够作用于免疫和神经系统,尤其是对老年病和免疫性疾病,同时还具有保肝、补肾、壮阳的作用,这说明地黄“蒸九次,晒九次”后,药性得到了放松。此外,地黄反复蒸干后,重气散失,消除了湿腻之性,增强了滋补效果。

黄精

生黄精中粘液含量很高,对咽喉有明显的刺激性。现代实验发现,粘液在反复蒸干过程中会分解,多糖含量逐渐降低,从而降低毒性。经过反复蒸晒,黄精的功效增强,能健脾润肺,温肾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