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家族 撼动欧洲的哈布斯堡家族:16、19世纪 奥地利曾两度成为世界中心

栏目:军事 2021-09-21 04:47:06
分享到:

说到奥地利历史,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哈布斯堡家族。你知道这个家族震撼了欧洲,但你可能不知道,他们甚至让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成为了欧洲乃至半个世界的中心。

为什么说半个世界?这源于维也纳体系,一个由奥地利总理梅特涅在19世纪创立的国际秩序。梅特涅曾说:“亚洲始于我的豪宅背后。”这半个世界指的是欧亚大陆。

当然,从地理角度来看,欧洲和亚洲的分界线不可能在奥地利。梅特涅的话更有象征意义。

梅特涅画像 梅特涅画像

奥地利的起源

奥地利的词源来自德语“OstMark”,原意为“边防地区”。

公元1世纪末,远在东方的东汉彻底打败了匈奴,迫使他们向西迁徙到巴尔喀什湖蛰伏备用。大约两百年后,匈奴再次强大起来,公元4世纪跨过伏尔加河入侵欧洲。勇敢的匈奴人迫使北欧和中欧的日耳曼人向南和向西迁移。

历史上民族迁徙的原因有很多,如传染病、自然灾害、人口爆炸等。此外,由于政治和人为因素,还有许多被迫移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日耳曼移民,因为正是这种移民形成了现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德国、法国和英国,最终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解体。

众所周知,东欧大部分国家都是斯拉夫民族,但匈奴西迁后,很多亚洲民族也随之进入该地区。一些学者表明,匈牙利人的祖先是一些匈奴人、一些阿瓦尔人和一些马扎尔人。阿瓦尔人和马扎尔人也来自亚洲。其中阿瓦尔人是东晋至十六国时期西迁的柔然人,是鲜卑别部的一支。而马扎尔民族从9世纪开始入侵匈牙利平原。

于是,与匈牙利相邻的奥地利就成了欧洲人抵御东方游牧民族的“边防区”。公元955年,马扎尔人在里奇菲尔德与东法兰克国王奥托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马扎尔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从而获得了在匈牙利定居的权利。

这样,梅特涅的那句话就很容易解释了。历史上,奥地利与东方的亚洲世界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民族遗产而言,不可避免地要说奥地利是欧洲和亚洲的分界线。

日耳曼人大迁徙路线 日耳曼移民路线

哈布斯堡家族利用了这一形势

哈布斯堡家族不是在奥地利出生长大的,而是来自奥地利西部的瑞士。当时瑞士东北部莱茵河上游有一座“鹰堡”,其声音被误传,成为“哈布斯堡”名称的由来。

奥托后来把东法兰克王国改名为德意志王国。公元962年,教皇在罗马为奥托加冕,奥托为奥托一世成为罗马皇帝,到了腓特烈一世,国名改为“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简称“神圣罗马帝国”。从历史渊源和民族属性来看,神圣罗马帝国实际上是古代德国,或者说是以德国为主的中东欧。

13世纪末,生于哈布斯堡家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一世打败了波希米亚国王,将奥地利作为领土传给了他的儿子,从而哈布斯堡家族移居奥地利。到了14世纪中叶,奥地利晋升为大公国,其君主自称奥地利大公。

几乎与此同时,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查理四世制定了“御玺诏书”,从此,皇帝将从七个选民中选出。

这个制度的目的是防止一个“皇帝”出现在神圣罗马帝国,他可能会侵犯统治者的权利。其实这种制度确实达到了目的,皇帝不再拥有权力,而只是权威的象征。哈布斯堡家族巧妙地利用了这一权威,在德国以外仍然掌握着巨大的权力。

婚姻和战争

15世纪下半叶,奥地利大公马克西米利安继承王位后,嫁给了法国大诸侯勃艮第家族的玛丽。后来,玛丽的父亲查理六世去世,而勃艮第家族的广大领地,包括荷兰和弗兰-孔亚,也成为了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哈布斯堡家族的势头达到了顶峰。

后来,马西米兰的儿子菲利普继承了王位。他娶了西班牙公主胡安娜,生下了查理一世,伊莎贝拉女王的女儿胡安娜,帮助哥伦布结婚,与航海家关系密切。当查理一世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五世皇帝时,哈布斯堡家族扩张到新大陆,奥地利第一次成为世界的中心。

查理一世 查理一世

15世纪末,意大利战争爆发,一直持续到16世纪初。这是法国瓦卢瓦家族和统治意大利南部的哈布斯堡家族之间的战争。与法国结盟的奥斯曼帝国也参加了这场战争。

1526年,莫哈奇战役打响,匈牙利国王去世,匈牙利领土被奥地利和奥斯曼帝国瓜分。匈牙利自10世纪以来经历了纷争,但仍设法维持了王室政权,随后失去了领土。西北三分之一属于奥地利,东南三分之二属于奥斯曼帝国,这使得匈牙利成为基督徒和穆斯林对峙的前线。

1555年,查理一世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在《奥格斯堡和约》中承认“一个国家,一个宗教,一个宗教将跟随这个国家”。但是随着查理一世的去世,哈布斯堡家族分裂成了西班牙部落和奥地利部落。前者由查理一世的儿子腓力二世统治,后者由腓力二世的兄弟斐迪南一世统治。哈布斯堡家族开始了,它的势头下降了。

当哈布斯堡家族瓜分家业时,荷兰领土被西班牙部落继承,很快荷兰独立战争爆发,这让腓力二世深感苦恼。之后,比利时仍由西班牙统治,而荷兰则开始以独立国家的身份进入世界舞台。

到了1699年,奥地利和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卡尔洛切夫条约》,原本由奥斯曼帝国统治的匈牙利、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也并入了奥地利。

对于哈布斯堡家族来说,北方的波西米亚,现在的捷克,也是一块肥肉。

该地区是卢森堡家族的传统领地,也是“金印字母”的制造者,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的诞生地波希米亚国王卡雷尔一世的出生地。在他的时代,波希米亚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了周边地区,包括奥地利。后来爆发的三十年战争被称为历史上最大的宗教战争,其导火索是新教徒在波希米亚首都布拉格发起的叛乱。

到1620年,波希米亚军队被奥地利军队击败,波希米亚被奥地利吞并。

1700年,欧洲大陆爆发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最终,西班牙的卢森堡家族灭绝了,而奥地利赢得了比利时和卢森堡,以及米兰王国、那不勒斯王国和撒丁王国。

1732年,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再次爆发。奥地利吞并了以翠绿色为中心的托斯卡纳公国,在波兰分裂时获得了波兰西南部的加利西亚地区。这时候,奥地利正式诞生为一个多民族国家。自三十年战争以来明显衰落的奥地利再次复苏,甚至赶超普鲁士,并与普鲁士并驾齐驱。

通过婚姻和战争,哈布斯堡家族继续扩张领土。从此,它的手段就离不开婚姻和战争。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外交革命:从与法国的分歧到联手

在奥地利西征的同时,中欧的另一个国家也在迅速崛起,成为奥地利的新威胁。这个国家就是普鲁士,它是最具代表性的德意志民族国家。

普鲁士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获得“国王”称号后,在欧洲大陆的地位得到提升。波兰分裂时,普鲁士和奥地利一样,趁机扩张领土。1740年,玛丽亚·特蕾莎即位,成为奥地利女王。普鲁士与萨克森等国站在同一战线,对玛丽亚的王位提出了异议,随后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爆发。

波希米亚周边地区叫西里西亚,奥地利继位战争的主战场就在这里。普鲁士赢得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随后的七年战争,从而将西里西亚从奥地利手中夺走。

另一方面,哈布斯堡家族与法国的纷争由来已久。从意大利与瓦卢瓦家族的战争到波旁王朝的建立,他们始终处于对立状态。然而,当普鲁士成为新的主要敌人时,奥地利不得不重新调整与法国的关系,以对抗它。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结束后,在总理考尼茨的劝诫下,哈布斯堡家族向法国抛出了橄榄枝,玛利亚·特蕾莎将女儿玛丽·安托瓦内特嫁给了法国王储。也是出于阻止普鲁士扩张的考虑,法国迅速与奥地利达成和解,结成军事同盟。

哈布斯堡家族对法兰西王国政策的这一巨大变化,后来被称为“外交革命”。然而,奥地利和法国的友好关系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拿破仑的旋风很快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

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 俾斯麦,普鲁士铁血大臣

奥匈帝国诞生了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爆发,奥地利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当时,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丈夫已经继承了王位,即路易十六,而成为王后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很快受到革命者的惩罚而去世。同时,如果法国大革命的精神传入奥地利,肯定会让人工作,奥地利王国必须防范。

1791年,奥地利转向与普鲁士合作,两国联合发表《皮尔尼茨宣言》,使法国进入战争状态。奥地利的这些外交往来完美诠释了“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这句格言。

1804年,掌握政权的拿破仑加冕为法国皇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几乎与此同时,与之对峙的奥地利王国升级为帝国。随着两国的升级,德国的大部分邻国都因为败给拿破仑而被废除。神圣罗马帝国早已名存实亡,并于1806年宣告灭亡。

当时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站在哈布斯堡家族一边,奥地利再次成为世界中心。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签署的《维也纳协定》允许奥地利获得伦巴第和以米兰为中心的威尼斯,统称伦巴第威尼斯王国。但与此同时,战争也使意大利民族主义初具规模,复兴迎来了契机。

以撒丁王国为中心,复活战随即爆发。虽然意大利人一开始不断失败,但他们在法兰西帝国拿破仑三世的帮助下,于1859年夺回了伦巴第,然后利用1866年的普奥战争夺回了威尼斯。至此,奥地利拥有意大利领土,只剩下南蒂罗尔。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意大利成功赎回了这个地方。

其实,普奥战争的爆发也是另一场统一战争的前戏。当时,德国和意大利一样,正从中世纪的分裂状态积极走向统一。但奥地利显然对此并不高兴。普鲁士首相俾斯麦也明白,德国要统一,必须先把奥地利这个多民族国家赶走,于是他领导并策动了普奥战争。

奥地利被普鲁士打败后,匈牙利也试图脱离它的控制。因此,奥地利被迫调整与匈牙利的关系。一方面承认匈牙利的主权,但同时又要求匈牙利的君主仍然是奥地利皇帝。最终形成了“奥匈双帝国”的政治体系。

这种制度在德语中被称为“Ausleish”,意思是“妥协”。普奥战争后,被迫脱离德国的哈布斯堡家族在与匈牙利妥协后,得以保留“帝国”的全貌。但是在这个帝国里,捷克和克罗地亚并没有获得和匈牙利一样的权利。

1877年,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援助南斯拉夫民族主义势力,发动俄土战争。奥匈帝国借此机会占领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该国现在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一部分。1908年,奥匈帝国利用少壮派革命造成的混乱,彻底吞并了该地区。

奥匈帝国占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后,野心勃勃。他们一定没有想到,这个地区的萨拉热窝城是导致帝国走向灭亡之路的命运之地。

奥匈帝国轮廓及一战形势图 奥匈帝国与一战态势图概述

死亡和毁灭

1914年,奥匈帝国王储法兰兹·费迪南前往波斯尼亚的塞拉热窝视察军事演习,被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暗杀。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最终,奥匈帝国在大战中战败。由于战争时期在位的弗朗茨·约瑟夫二世在战争中去世,继任的卡尔皇帝承担了政治责任并退位。到目前为止,奥匈帝国崩溃了。

战后,巴黎和会确认了“民族自决”精神,即各民族享有归属权和政治自决权,其他民族不得干涉。基于此,各国都与奥地利签订了和约。原本在奥地利统治下的所有民族都独立了,奥地利一夜之间失去了四分之三的领土,大致形成了你今天看到的奥地利领土。

与奥地利的和平条约中也规定奥地利事后不能与德国结盟,但希特勒后来却违反条约,于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奥地利过去利用东欧国家的统治技巧,帮助纳粹统治东欧。二战结束后,奥地利一直被盟军控制。直到1955年,奥地利宣誓永远保持中立,其独立国家的地位才得以恢复。

仅仅过了一年,匈牙利就发生了动乱,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发生了布拉格之春。奥地利是帮助人们的窗口,接收了许多难民。基于奥地利“永久中立”的立场,它从未被承认为瑞士。在奥地利,一个叫康登霍亚·凯洛格的贵族强烈主张欧洲一体化。到1995年,奥地利也加入了欧洲联盟。与瑞士相比,奥地利所谓的“永久中立”极具讽刺意味。

一战后决定奥地利命运的巴黎和会 决定一战后奥地利命运的巴黎和会

蒂罗尔的纠纷

阿尔卑斯山横跨奥地利和意大利,蒂罗尔位于山脉的东部。该地区分为四个部分。北蒂罗尔和东蒂罗尔属于阿尔卑斯山北侧的奥地利领土,南蒂罗尔和特伦蒂诺属于阿尔卑斯山南侧的意大利领土。其中,曾经举办过冬奥会的因斯布鲁克是北蒂罗尔的中心城市,而特伦蒂诺的中心城市特伦托则在16世纪中期举行了反对宗教改革的大议会。

自14世纪以来,蒂罗尔地区一直是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但事实上,只有北部两个地区有很多说德语的移民,而南部两个地区的共同语言是意大利语。拿破仑战争期间,这些地区被暂时合并,并入法国。但维也纳会议后,它又回到了奥地利。

1861年,当意大利王国成立时,威尼斯和蒂罗尔仍然是奥匈帝国的领土。1866年,在促进德国统一的普奥战争中,意大利收复了威尼斯,但南蒂罗尔仍由奥地利统治。当时,意大利人称南蒂罗尔为“未收复的意大利”,人们呼吁奥地利人通过合并整个蒂罗尔地区来归还它。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表面上宣称中立,但实际上一直痴迷南蒂罗尔,并加入了英法战争。与奥地利签订《和平条约》后,意大利终于实现了目标,合并了南蒂罗尔。

由于许多说德语的移民搬到了南蒂罗尔,墨索里尼时代意大利政府在这一地区强制推行意大利语,许多意大利人搬到了这里。不久,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属于奥地利的北蒂罗尔和东蒂罗尔也成为了德国的领土。之后,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达成协议,让德军离开南蒂罗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奥地利从战败的德国手中收复了蒂罗尔,并试图再次处死蒂罗尔。同时,南蒂罗尔也有一些组织想要回到奥地利,然后他们足够激进,发动各种恐怖袭击。

直到1969年,奥地利和意大利互相妥协,大大提高了整个蒂罗尔地区的自治性,这一地区的争端才暂时告一段落。然而,奥地利和意大利之间的边界问题尚未完全澄清。

如今美丽的奥地利蒂罗尔州 今天,美丽的奥地利蒂罗尔州

哈布斯堡家族与瑞士

奥地利西南与意大利接壤,西与瑞士接壤。除了奥地利和意大利,瑞士还与德国、法国和列支敦士登接壤。

如今,瑞士以其堪称典范的“永久中立国”而闻名。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由于瑞士是欧洲最早的“民族国家”,从很早的时候就与其他国家有很大的不同。

查理曼大帝统一欧洲时,瑞士还在法兰克王国的领土上。后来法兰克王国分裂,被东法兰克王国,即神圣罗马帝国统治。到了13世纪,圣哥达山口被打开,瑞士经济变得更加活跃。很快它就被瑞士血统的哈布斯堡家族接管了。

哈布斯堡家族在瑞士被高压统治,这让瑞士人始终深感不满,再有就是勇敢对抗英雄传奇的神枪手威廉·泰尔,哈布斯堡家族的地方官。

1291年,瑞士人聚集了三个国家的联盟并进行反击。这三个州是乌里州、施维尔茨州和下瓦尔登州,其中施维尔茨州是“瑞士”这个名字的词源。1315年,瑞士农民军在莫尔加战役中击败了哈布斯堡骑兵。从那以后,它赢得了许多战斗,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联盟。1499年,盟军在施瓦本战役中击败了哈布斯堡家族的马克西米利安,从而赢得了实质性的独立。

在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时代,法国神学家约翰·加尔文在日内瓦实行宗教专制,聪明的瑞士人暂时消亡,试图避免在宗教问题上的对抗。这一时期,从独立战争一路走来,创造了英勇善战特点的瑞士人,开始成为各国的网罗力量,加入雇佣兵的行列参与战争。这一历史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但现在瑞士雇佣兵的服务对象主要变成了梵蒂冈。

1648年,瑞士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其自1499年以来的独立地位得到了国际承认。

梅特涅在维也纳会议 梅特涅会议在维也纳举行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伊曼努尔·沃勒斯坦曾提出著名的“世界体系理论”,他对哈布斯堡家族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评价:

继荷兰之后,英国也进行了侵略和殖民以征服世界。然而在两国领土扩张的背后,哈布斯堡家族可以说是守卫欧洲大陆抵御奥斯曼帝国威胁的伟大英雄。

虽然这段话有失偏颇,明显以欧洲为依据,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呼应文章开头梅特涅的话,哈布斯堡家族在历史上的地位已经非常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