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像
新品种、新技术助推传统产业升级
近年来,我县深挖资源优势,通过绿化荒山唤醒“沉睡资源”,让闲置的荒山“活”起来,成为老百姓用之不竭的“金山银山”。
宇泰乡王家安村是我县第一批荒山绿化试点村,也是传统的红枣种植区。原来,村里的枣都是天上掉下来的,管理模式落后,老百姓的收入微乎其微。2015年,平山葫芦峪公司对该村荒山进行了全面开发,但因管理不善未能对荒山进行绿化。
2019年,扶余公司接手王家庵村荒山绿化工程,并聘请专家反复调查论证。王嘉安项目区地势高,干旱缺水。公司根据地域特点,选择了耐旱耐瘠薄的枣树。为确保项目成功,首先进行土壤改造,施用有机肥,然后选择优良品种,采用现代栽培技术对园区进行管理,建成集旅游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精品园区。王家安村民高洪星:“扶余公司接管项目区后,大力开发建设配套设施,引水上山,引进新品种,三年后就会有结果。”
豫玉公司王家安项目区负责人邢:“今年是种植。种植完成后,成活率相当高。明年就能结果了。第三年,普通人可以分红。一亩地的人过去是一亩800元。分红,一亩地可以达到1000,也可以达到1500。”
王家安村种植的枣树主要有赞皇枣、富平枣和沧州枣。根据其生长特点,种植一年后,改为具有抗缩性、抗裂性的曙光鲜食系列,以保证红枣的品质和效益。今年春天种植的5.1万多棵枣树长势良好,种植成功。两年后,果树将进入盛果期,预计红枣年产量将超过130万公斤。
阜平有枣之乡的美誉,红枣一直是我县的名片。但由于传统品种和产量的限制以及市场的影响,近年来红枣产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市场上只有新疆红枣,市场受到严重冲击。福平坡早,品种单一,按照传统的一户经营模式,生长缓慢,结果较晚。一般受高温、降雨等天气因素影响,连续5年未能收获,严重挫伤了农户经营枣树的积极性。此外,消费者对蜜枣产品的需求下降,导致青枣难以销售,也影响了种植枣树的积极性。
红枣是阜平的传统产业,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管理经验,群众至今仍有浓厚的红枣情结。阜平红枣要振兴,占领市场,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我们必须努力改进老品种,种植新品种,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在这方面,扶余公司在很多地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白雅果树种植区,一片片枣树长势喜人,一颗颗枣树披上了枝头,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枣业协会会长、高级农艺师陈德亭说:“这种枣是新引进的甜罐鲜果,口感脆甜,口感好。该品种挂果率高,能尽快高产。这是17年种下的树,今年是第三年。我们的亩产可以达到500-1000公斤,第一年种植,第二年结果,第三年第四年都有一定的产量,第五年亩产2000-3000公斤,从而进入五年丰产期。改变了过去老的栽培模式,10多年亩产达不到2000公斤,品质差。此外,我们扶余公司还引进了10多个品种,其中冬枣是主要品种,包括蜜罐、葫芦枣,以及冰銮蜜、北京白枣等一系列鲜食品种。这些鲜食品种经过优化,产量高,口感好,8-10月成熟,延长了鲜枣的供应期,解决了不吃鲜枣的问题。”
引进新品种提高枣的品质和效益,种植干粮、鲜食、干鲜菜并重的三种枣,将弥补品种单一、上市晚、鲜食期短的缺点,将有效提高枣的市场竞争力。
在技术管理方面,要重视旅游采摘,实现机械化耕作、机械化割草、雾天喷药、水肥一体化、绿色无公害栽培,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枣业协会会长、高级农艺师陈德亭说:“是绿篱管理,宽行密植的栽培方法,一棵树由中心枝直接领着结果,光照好,果实多,效益好。实现了现代化的培养模式。一是树高纺锤形修剪,二是地被栽培,三是水肥一体化。施用有机肥实现绿色栽培。这是提高效率的关键措施。通过种草,可以降低果园温度,避免病虫害,从而使红枣的品质和价格高,效益好。现代耕作模式真正满足了新的土地开垦需求。我们县从事土地整治。在水果远离村庄、缺水、地势较高的地方,可以种植枣树,为滦平红枣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
多品种栽培、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和现代化先进技术管理将为红枣种植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扶余公司4个试种项目,已种植枣树4600亩,水肥充足,生长快,结果期早,产量是原来的50%甚至两倍。新种植的果树进入盛果期后,红枣年产量将达到830多万斤,产值将达到2000万元,大大提高了红枣产业的效益,助推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
来源:富平县媒体中心
全媒体记者:顾金锁
编辑:王萌
编辑:张宏伟
审核人:张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