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白石 “当一个人问读书有什么用时 他在问什么 ”

栏目:教育 2021-09-19 15:19:48
分享到:

“小时候吃了很多东西,大部分都没了,忘了。现在我不记得吃了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一些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肉。读书对我也是如此。我读过的书,我结交的人,最终都会安定下来,成为我的骨头和肉。”

作者谢丹如

图:王白石珍

1.

今天,我的父母仍然感到内疚,因为我在上大学之前就辍学了。在他们看来,我目前的不幸与上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我已经反复解释过了,这与他们无关,所以没有必要为此感到内疚。然而,你可以想象,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会听,他们只会认为我说这些只是为了安慰他们。但是,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出令人信服的事实,向他们证明,即使我不学习,我仍然可以过得很好。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一遍又一遍地问读书有什么用。他们问读书和好好生活真的有关系吗,还是有直接关系。

当然,如果大家都认为教育没有意义。那么,第一个跳出来的人可能不是家长,而是教育者。父母并不真正懂得教育的意义,尤其是在文明还没有开化的落后地区。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住在同一个地方。对他们来说,依靠这片土地,自给自足,可以过一辈子。他们的老一辈也是。因此,他们可能没有真正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如果这个观点成立,作为教育者,他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失业。然后找工作,他们的优势就会变得微妙。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他们奋斗了几十年甚至几十年,然后你告诉他们这样的奋斗这样的生活毫无意义。我想这是任何人都难以接受的。说白了,有点像上帝的审判,宣告你白活了几十年,否定了你所有的功过得失,悲欢离合。与其说这是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否定,不如说是一种讽刺甚至荒谬。所以,大多数真正热爱学习的人不会问,上学有什么用?读书有什么用?因为他们必然会从中获得一些东西,而这种获得给了他们信念的力量,坚定、务实,或多或少符合实际利益。

2.

你能想象有一天,当教育不再有用,阅读不再流行,甚至大学毕业,你会面临找不到工作的困境吗?其实这样的事情可能不会缺席。在一些落后的城市,他们没有体验到精神需求的必要性,更没有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相反,他们只用最基本的劳动力作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这时,教育就成了负担,甚至连聪明都被认为是狡猾、心机和邪恶的化身。甚至知识被认为是一种疾病,可以感染甚至影响正常生活。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然而,为什么人们仍然怀疑阅读是否有用?我想,之所以有这样的怀疑,大概是基于他类似的情况。

想象一下,当你处在一个知识不重要的情况下,你不需要思考,你只需要服从命令,这样你自然就能安于现状。为什么不呢?这是没有选择的结果,除非你跳出这个圈子,适应另一种生活。而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极其困难的。这就像我的父母一样,他们仍然认为互联网对今天的人有害。原因是有人曾经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从而生活得一塌糊涂。有了这一课,我到高中才接触到互联网。其实我初中就有这个条件,甚至更小的时候,网络就存在了。

到现在,当互联网变得如此普遍的时候,父母的观点也在慢慢逆转。当然他们还是觉得玩手机不好,不如好好学习。然而,当我可以通过写作赚钱时,他们并不反对。是的,我想说的是,你需要证据来说服他们,你需要强有力的证据来说服他们。而这个标准是基于他们的标准。父母眼里在乎钱,背后是赚钱的能力或方法。同样,如果你身边都是高学历的人,他们在父母眼里都过着不错的生活,那么父母很容易想到学历的重要性。所以,读书的重要性是一样的。主要依据,很大程度上是以某人为参照物,以某人的生活状况为事实。如果我们把这个放在一边,当然无法说服没有经历过精神需求的人,更不用说给他们令人信服的理由了。所以,当一个人问读书有什么用的时候,我觉得他应该问自己能不能拿出令人信服的事实。

3.

归根结底,社会是一个人的社会,其中包含了很多人性的放大。其中“五大要求”尤为重要,当然之后还有“七大要求”。其实都一样。你逃不掉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就个人而言,我们可能直接从最高层的需求去索取。现在基本的温饱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但会有一定程度的牵扯。毕竟生理需求也包括婚姻和生育的需求。如果你从事一个阻止你结婚的行业,会让人感到遗憾,即使在父母眼里,也是不值得的。甚至,他们可能会建议你重新规划你的职业生涯。相信我,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事情。但事实上,有本质的联系吗?可能不会,但父母不在乎。

而阅读和这些需求有什么联系呢?可以说它包含了这些内容,除了生理需求之外,并不能与之直接挂钩,其他的需求只要你愿意从书中去寻找,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知识可以带来安全感,社会交往需要知识的支撑。至于尊重,天生充满学问的人,如果能将所学融会贯通,结合自己的需求,就可以做到这一点。自我实现,自然可以受到书中很多方法的启发,最终达到这个目的。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些事情并实现它们,那么婚姻就不会成为问题,这样这些需求就能得到满足。所以,你还能说读书不重要吗?

但是,坦率地说,这似乎有点牵强。因为即使不学习,这些需求还是可以从其他地方获得的。事实上,只要你愿意采取行动,一步一步来,这些需求就会以其他方式回到你身上。这就是目的感,你知道它的存在,你为之努力,你总能或多或少从它那里得到相应的反馈。但是,在这里,思想的作用不容忽视,而书籍可以说是最接近思想的形式。涵盖了很多“大家”的思维过程,从历史到个人传记,从诗歌到哲学,都是思想的结晶,都是个人无法企及的巨人的肩膀。所以,当一个人问读书有什么用,要看他能不能意识到思想的重要性!

4.

很多年后,当阅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不知道别人会不会面临像我这样的困境:“我读了相当多的书,却忘得更多。”如果你所学的东西长期不起作用,那显然是值得怀疑的。然而,遗忘远比没有发挥它的作用更麻烦。就像做了一个梦,历经千辛万苦才醒来空。阅读也是如此。如果你读了成千上万本书,却发现你已经把它们全忘了,那么那些从书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就都没了。那么,为什么不让人怀疑呢?

后来,我想到去上学。当然,我不能忽视教育背后的光环。因为我没有,我自然会特别注意这一点。我总结了一下,为什么上学的时候学到的知识能牢牢记住?或者,当你使用它的时候,你总是可以得心应手。后来我苦苦思索,终于想到了。我做到了,结果令人满意。没有别的招数,无非是“只有手熟悉”。那就是多用,学以致用,多用,多练。我的方法是读完之后写一本书,或者复习,或者想办法把它运用到现实中,运用到谈话中,或者反复阅读,背诵,琢磨,学习,按照它的格式自己写,等等。我的“有爱才有爱”就是这样产生的。虽然价格没有3.5元那么高,但已经让我很乐意签合同了。而这样一来,自然是不容易被遗忘的。

另外,因为想到自己教育背景背后的光环,不能忽视背后能力或价值的象征。为什么一个企业家,或者一个公司,要关注它?它的依据是什么?这不就是背后的制度吗?或者说,结构、坚实的基础、完整的体系、全局的视野和格局。这有点像图书目录。你最终呈现的状态是目录本身。看到这样一个结构合理、层次递进、扎实的目录,为什么不能让人安心?现实中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并没有这种想法。他可能只是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一面,但结果是,他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本末倒置的可能性很大,用不好也是不可能的。所以用这种方式读的书只在某些方面有用?所以,当一个人问读书有什么用,很可能他读的书都是自己喜欢的,自然功能有限。我们应该反思的是如何研究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把你读过的书分类系统化,学习完整的结构,就像目录一样。然后,多使用,消化所学。

5.

学以致用是关键,学是必须,怎么用才是方法。阅读时尤其如此。如果你只是阅读而忘记思考,那你还不如不读这样的书。如果你只是思考而不使用它,不要担心这样思考。如果学的东西不会用,不去反思,学的东西自然不能发挥它的价值,那么这种学习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快感,它的作用自然是有限的。言传身教比言传身教好,读书时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更好。前提是你要思考,你要先读书。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或者前提是错误的,那么即使你没有得到你想要的,你也不能责怪别人,更不用说书了。

说到读书,自然也是读书的关键。我的建议是按需分配,什么样的需求,找什么样的书,这是最直接的效果。但是不要忘了补充完备性,否则它所学所用终究会是空中的城堡,如果你知道却不知道为什么,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这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没有胳膊和腿就不完整,不健全的身体最终导致畸形的本体。幸运的是,知识可以有这样的完整性,书籍也可以。至于有没有时间,我还是相信总会有时间挤压的。关键在于你愿不愿意。

每一个取舍本身,都有得有失,这就不用说了,关键在于你是否看重它。如果你觉得值得,那就去做,然后向所有人证明你值得,值得。如果你患得患失,它本身不会解决任何问题。既然做选择是必然的,那么做好自己的选择就足够了。读书也是。不管你说阅读有用还是没用,关键是你是否知道如何阅读,你是否真的在阅读,你是如何阅读的,然后你是如何使用它的。成功或失败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成功的珍贵在于你是否知道自己为什么成功,是否抓住了这个关键点,失败的珍贵在于你是否知道要抓住哪些关键点,这样你才能成功,抓住这个点。读书也是如此,看着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