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营业收入65497万元,净利润30402万元;2019年营业收入78284万元,净利润36622万元,较2016年分别增长19.52%和20.46%。净利润在全国上市出版企业出版社中排名第一。自2016年“振兴四川出版”提出以来,四川教育出版社明确了自己的定位,明确了发展思路,用四年时间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从最初十几个人的小俱乐部,发展成为拥有四家分店的实力俱乐部,年销售代码超14亿元,利润超3亿元。在四川教育出版社社长雷华看来,这一成绩的取得,有赖于四川教育锐意进取、团结协作、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让四川省教育学会在2020年第一季度,面对全国图书零售市场断崖式下跌的不利局面,逆势成长。与去年同期相比,营业收入增长12.46%,净利润增长2.29%,在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的销售排名同比上升101位。
回顾四川省教育学会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四年来,我们勇于打破既有格局,不断调整定位,使四川省教育学会的发展路径越来越清晰。2018年,新华文轩为四川省教育学会做出新定位:充分发挥新华文轩教育出版平台作用,为教育出版产业链提供有力支撑;积极探索市场化文教出版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线,做大做强教育出版;以“教育出版+互联网”的思路,创新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推动教育融合出版向纵深发展。这一系列举措为四川教育学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自“振兴四川出版”以来,四川教育学会的品牌力有了很大提升。《四川教育年鉴》获第四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三等奖,《青春灾难自救丛书》获世界中文科普奖银奖,《踏上教师职业之路》等3本书被评为中国影响力图书,列入中国品牌助教50强;”《生态文明论》入选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重点课题,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教育家画》等5本书;多种图书出版项目获行业、省级各类奖项;地理AR教育探究解决方案荣获中国智慧教育联合会“中国最佳教学应用奖”,基于AR技术的助教解决方案被第十一届新闻出版行业互联网发展大会评为“融合出版创新项目”,被第四届“教育出版互联”高峰论坛评为“小学英语智慧教育平台”评为“K12出版融合质量创新项目”。四川省教育学会在我国出版界和教育出版界的影响力大大提升。《2019年新闻出版行业分析报告》显示,四川省教育学会整体经济规模在全国图书出版单位中排名第十,在全国地方图书出版单位中排名第三。
总统致辞
雷华
四川教育出版社社长
2016年以来,四川教育出版社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引领发展,推进以分科制为核心的运行机制改革,汇聚优质教育资源、目录教育产品和市场化图书“双轮驱动”,树立“教育出版+互联网”思维,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系列化、立体化、数字化的“大教育”出版格局,博取社会更可喜的是在本质、精神、精神上的变化。市场排名、品牌形象、美誉度不断提升,自信心增强,热情高涨,求事求发展的动力更强,为下一步持续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个
构建支部机制,通过改革激发活力
出版业竞争非常激烈。四川省教育学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雷华毫不犹豫地回答:创新的体制机制和优秀的人才队伍是我们出版社发展活力和动力的不竭源泉。
业务下沉,充分发挥分支机构的主动性。2019年,四川省教育学会推进运行机制改革,成立基础教育、文化教育、学术、北京四个分会,将业务下沉到各个分会,增强活力,释放新动能,鼓励各分会为教育细分市场独立运营,抢占出版资源,打造优质教育产品。其中,基础教育科巩固了以各学科资质为基础的教材和辅助出版体系,持续完善国家级、省级、地方级区域级、校本级等梯级教材和辅助出版体系,满足更加多样化的教育教学需求;文教部门坚持创新,打造有竞争力的市场化产品矩阵;北京分公司充分利用北京的信息资源优势,坚持专业出版、优势出版、有效出版,拓展全国市场;学术分馆坚持“高质量、精细化、创新化”特色,抢占重点出版物高地,高度重视教育出版与主题出版的有机融合,密切关注中共宣传部、四川省委主题出版思路和时政热点,更有针对性地策划出版相关图书。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员工搭建多元化的职业发展通道。“内培”与“外引”并重,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为职称评审、职业发展、参与行业竞争提供机会和制度保障。据雷华介绍,四川省教育学会有30多人拥有高级职称,其中四川出版社比例最高。同时,四川省教育学会推广产品经理制,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大力推进绩效改革。借助新华文轩人才成长计划,设置行政职务、职称、主编、编辑导师、产品经理、创新创业项目负责人等多元化职业发展渠道,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造一支具有市场思维、创新精神、高素质理念、基础扎实的编辑出版团队。
2
聚集优质资源,构建教育生态系统
作为专业教育出版社,在构建教育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如何构建闭环系统?如何让四川特色在产业链上下游延伸?雷华向记者介绍了四川省教育学会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近年来,通过举办教育论坛、教育理事论坛、教育理事论坛、校长论坛,组织幼儿园社团、小学社团、初中社团、职业教育社团等活动,与中国教育科学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新华社、金苹果教育集团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参与了西部教育出版社联合体的启动。首届天府书展开幕当天,联合发布《成都宣言》,开展区域合作,助力平衡教育,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设世界一流中学的中国范式”、四川省通识教育研究资助项目重大项目“优质学校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等研究项目。从举办高端论坛,到深度教育活动,再到与行业内其他品牌合作,四川省教育学会为教育出版社的布局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
提升用户体验,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教育产品。近年来,四川省教育学会精心组织,不断修订、优化、升级《幼儿园综合课程》《可爱四川》《信息技术》《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小学学习园地》《新课程实践与探究系列》等地方教材,充分考虑用户体验,提高产品内容、编辑、装订、印刷质量。
紧跟改革步伐,推出具有品牌引领示范效应的图书。紧跟时代主题、教育政策调整、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四川高考改革、市场需求,四川省教育学会出版了《书法实践指南》《中小学人居外学旅行手册》《中学创客教育》《创新作文同步训练》《名校及格评定》等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教材、课外读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文件,我们策划了《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等系列教育产品。
同时,四川省教育学会积极服务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和地方教育发展,紧跟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学术前沿,以名校、名家、名师为核心,出版《大数据时代极限课程教育创新研究纪实》等教育学术书籍,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或重要影响力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书籍,在教育领域形成影响力和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由于国家教材政策的重大调整和教材信息的确定较晚,教育产品的稿件姗姗来迟且集中。部分稿件不符合“工整、清晰、明确”的要求,部分修改后的稿件混乱粘贴在纸质文档中,电子文档未规范打包,稿件质量差,导致出版时间严重不足。在编辑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全社会上下一盘棋,克服重重困难,科学合理安排,加强协调,实行错位制作,尽快重印和少量改版品种印刷,为后期稿件预留人力和时间,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目录教育产品的制作,确保教育产品课前到校。
三
双轮驱动进入市场化图书开发
“在国家对出版社出版资质的审查中,四川省教育学会成为四川省唯一一家获得各学科中小学教材出版资质,学科编辑人员配备齐全,具备专业教育出版能力的出版社。”雷华自豪地说。然而,四川省教育学会并没有仅仅守着“金饭碗”,而是主动进入市场化的图书市场,由以往的单轮驱动转变为双轮驱动,提升了市场影响力。这一举措也为四川省教育学会带来了更多的利润:2019年四川省教育学会市场化图书销售2199万元,利润337万元。
以“泛在阅读”为切口,针对痛点开发产品。四川省教育学会在做好教育产品编目工作的同时,以全民阅读理念为基础,结合泛在学习理念,提出“泛在阅读”理念,即普适时代、普适场景、普适范畴,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开发市场化图书。对此,雷华进一步解释,“泛在阅读”关注读者永无止境的阅读状态、无处不在的阅读习惯、广泛丰富的阅读品味,强调阅读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在市场图书的开发中,四川省教育学会借鉴渠道教育产品的销售思路,最大限度降低库存退货,降低经营风险。一方面,编辑加强与市场的联系和经销部的联动,采取多种形式了解市场和客户需求,多次与经销商赴北京、陕西等地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信息,策划选题,征集投稿。另一方面,针对当前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教学的重点难点、中考中考的变化、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学生阅读需求和考试的痛点,策划了“快乐阅读吧”“语文阅读名课统一系列”等名著阅读系列,以及有趣好玩的儿童科普读物系列, 并在短短几个月内出版了100多种市场化图书,在2019年上海书展等展会期间大力宣传,吸引了市场关注。
多渠道多平台营销,实现单量投放。四川省教育学会在加强与现有渠道和销售单位合作的同时,高度重视线上销售渠道和新的宣传营销方式,如在JD.COM、当当、微信等设立线上自营店。,并在Tik Tok和Aauto faster进行试水V、社区营销和直播投放,利用除夕、春节等网购狂欢节以及寒暑假销售旺季开展促销活动,重点增加单本图书销量,培育畅销图书和常销图书,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图书排名。
四
五个平台探索集成开发模式
四川省教育学会依托技术赋能教育出版,树立“教育出版+互联网”的思维,将教育出版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AR、VR、3D、AI等新兴技术紧密结合,推出一系列数字化教育产品和服务。以最少的投入,快速完成四川省教育学会数字业务基础建设,实现百万元净利润,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数字出版业务模式。
开发有声读物实现数字化资源二次挖掘。四川省教育学会梳理成立以来积累的优质内容资源,进行数字化开发管理,以有声书等多种形式为孩子们打造有声阅读盛宴。小学英语教材音频资源数字化开发利用投资小见效快,四川英语APP用户数千万,年均净利润百万元。融合传统经典、古诗词、历史、童谣、民俗等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已在喜马拉雅FM、蜻蜓FM、懒人听众、优酷等平台推出《小学生必背古诗75+80》《小学生必背古诗129》等有声书。
利用二维码技术为教育图书提供数字增值服务。绝大多数助教和教育学术书籍都嵌入了二维码。通过扫码,可以获得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丰富的在线资源,获得个性化服务,为读者提供更广泛的内容资源和更好的阅读体验。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教学辅助学科教材整体解决方案”R&D让书面知识“活”起来。目前,四川省教育学会开发的相关解决方案在初中地理试点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已经落地全国各省市,拥有数千万学生、百万以上教师,被业界称为技术与教育出版深度融合的典型范例,开启了从单一教辅出版到整体教学解决方案的新时代。四川省教育学会在地理学科的基础上,进一步将AR、VR、3D视频技术应用于历史、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帮助教师实现互动教学,让枯燥的平面知识“活”起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育公平。基于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四川省教育学会还开发了基于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助教书《AR备考作弊初中地理》。
高中AI融媒体助教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为适应高中课程标准、教材修订和高考改革,满足“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要求,四川省教育学会开发了高中AI融媒体教辅“智学智训”和数字化学习平台,可通过图像识别、语音合成、机器学习、自适应算法引擎等技术,实现自动批改作业、智能生成问题/试卷、个性化学习程序等功能。
推出“四川教育学习”学习平台。四川省教育学会以国家课程标准教材《四川教育版小学英语》为基础,开发了与教材完全同步的《四川教育英语》APP,提供丰富的课外资源、课程资源和1000多个正版绘本资源,具备英语口语练习、智能阅读、趣味配音、复读课文、作业、背单词、学习报告、课前准备、早读、课后巩固、听力等功能。随着四川省教育学会的不断优化升级和产品迭代,已更新发展成为涵盖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43大功能的“四川教育学习”学习平台。
如果把四川教育学会比作一个航母舰队,那么基础教育分会、文教分会、北京分会、学术分会就像四艘主船,将正式起航,聚焦各自的专业方向,形成业务板块相互支撑、良性竞争的局面。体制机制理顺,人员到位,进一步激发活力,释放新动能,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作为这支舰队的掌舵人,雷华还提出了改革目标:到2022年,四川省教育学会力争入选10个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获得7个国家级、省级奖项;四川省教育学会销售额超过20亿元,利润超过4亿元,真正成为新华文宣出版新的增长极。
记者/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