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迪恩 60年后的今天 我们为什么还在谈论詹姆斯·迪恩

栏目:国内 2021-09-25 12:01:11
分享到:

这部电影在香港还有另一个译名——《阿飞正传》。

无缘无故的反抗1955

导演:尼古拉斯·雷

主演:詹姆斯·迪恩·娜塔莉·伍德

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国内以麦卡锡主义为风潮,打压左派势力,在国外与苏联展开冷战,核战争阴云密布。国内外政治形势的急剧变化极大地刺激和影响了社会文化。这时,人们不再相信过去传统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

尤其是战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他们不喜欢父母一贯的虚伪和粉饰。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把父母当作榜样和标准,而是开始质疑和反抗。

但是,他们缺乏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反抗往往只是一种消极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沮丧和怨恨。50年代这群年轻人的反叛与未来十年更为著名的反叛运动,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有明确的政治文化诉求,而前者只反对日常生活水平。因此,他们的反叛被认为是“没有理由的”。

然而,他们并不是真的想彻底打破社会的刻板印象,而是试图与社会协调。就像《无缘无故的反叛》中的主角吉姆一样,他以父亲为榜样,渴望与他交流,获得指导,但父亲独断专行,从未给过吉姆这样的机会。

吉姆的初衷不是成为社会的敌人,这一点在电影开播后不久的一个场景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来到新学校的第一天,吉姆就踩到了地上的校徽,这无疑意味着叛逆,但这显然是他粗心的错误。当家庭和社会不能满足他们的愿望时,以吉姆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只能用冷嘲热讽掩盖他们的敏感和脆弱,逃避和暴力成为他们发泄情绪、否定既定秩序的窗口。

无缘无故的叛逆有意识地把主人公设定为中产阶级的孩子,因为他们的挣扎和流浪更为复杂和典型。他们的痛苦更多来自精神而不是物质。他们热情,但充满暴力,他们的矛盾成为他们悲剧的根源。

影片高潮时,普拉托在象征着规则和秩序的学校天文馆前举起了空枪。面对这一举动,对面的警察几乎毫无征兆地开枪打死了他。吉姆以前救朋友的努力化为乌有。这个偶然的“意外”其实预示着两代人之间不愉快的隔阂和不可调和的矛盾,年轻人的叛逆最终会以残酷的结局收场。

这种残酷的现实几乎成了所有美国年轻人的共同特征和通病,每个青少年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有这样的困惑和迷茫。在《无缘无故的叛逆》之后,“残酷的青春”主题成为美国电影中频繁涉及的一个主要类型。

《无缘无故的叛逆》在当年上映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毫无疑问,它准确地捕捉到了当时美国新一代社会的思潮和趋势,标志着时代的脉搏。然而,这部电影的成功也与主演詹姆斯·迪恩密切相关。

院长的任性、孤僻和MoMo气质几乎是天生的吉姆。他短暂的一生也是当年叛逆文化的最好体现。他在电影中穿的牛仔裤和t恤已经成为年轻人在20世纪50年代试图模仿的时髦服装。

在《无缘无故的反叛》中,迪恩在悬崖上有一场赛车戏,对手毫不犹豫地冲下悬崖。这一幕也是影片中最震撼的一幕。但现实中,死在车里的是迪恩。迪恩一生热爱赛车。在加州的一条高速公路上,他开着心爱的保时捷跑车去参加一场赛车比赛,却因为超速行驶遭遇了严重的车祸。他24岁就去世了。

迪恩一生只拍过三部电影,但他在美国电影史乃至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很多人把他和马龙·白兰度、玛丽莲·梦露、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相提并论,他们都是20世纪50年代崛起的,被年轻人奉为那个时代最重要的文化偶像。

白兰度和门罗象征着打破刻板印象的野性与性感,猫王代表着流行艺术中时尚对传统的挑战,迪恩则成为年轻一代迷茫与叛逆的化身。它们的共同点是都体现了当时年轻人挑战传统的决心和愿望。每年在迪安的忌日,都会有大量的年轻人来到他出车祸的地方祭奠他的鲜花。

英年早逝的迪安,用他短暂却精彩的一生为整整一代人做了注脚。他的名字,加上他为数不多的深入人心的银幕形象,也成为了一个在时间浸润下永不老去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