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4岁被北京大学录取。她是哈佛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却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25岁的美国老人,真是一个优秀的人。为什么曾经的天才少女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天才少女田晓菲的传奇人生。
田晓菲出生于1971年,是哈尔滨人。田晓菲出生在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她的父母都从事文学工作。在父母的影响下,田晓菲的启蒙时间比大多数同龄人要早得多。三岁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做什么?无非是玩和磕磕绊绊,但当田晓菲3岁的时候,她已经认识了几千个汉字。
在她四岁的时候,因为父母的工作调动,田晓菲和父母来到了天津。在天津,田晓菲接触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工作者。与父母的影响不同,田晓菲在这里的视野要开阔得多。对于其他孩子来说,生活的改变只是很多善良的阿姨和叔叔,但对于田晓菲来说,她也增强了自己的文学基础。五岁时,她开始尝试文学创作。一个五岁的孩子就能写诗,并在《天津日报》上成功发表。她的才华也引起了很多作家的关注,甚至还和一群作家交上了朋友。在文学创作的世界里,文学是不分年龄的。只要你有天赋,年龄永远不是障碍。虽然田晓菲年轻,但她可以和老作家讨论文学创作。
田晓菲读了越来越多的书,他的创作能力日益增强。1983年,年仅12岁的她在天津一所中学读书。她一边学习一边继续她的文学创作。初中第二天,田晓菲已经发表了五首诗。其他人在学习,但她仍在写作。很多初中生甚至高中生都比不上她的成绩。田晓菲在文学方面的天赋也让北大的招生团队看到了这个女孩的闪光点。不久,北京大学英美文学专业录取了田晓菲。
14岁被北大录取的田晓菲,也在北大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人,包括海子。海子15岁考入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美学教授。虽然两人年龄相差七岁,但在专业上还是有共同点的。他们经常一起讨论诗歌创作。田晓菲会问海子关于创作的问题,海子会耐心为田晓菲解答,甚至告诉田晓菲她会是一个伟大的诗人。海子的话激励着田晓菲坚持自己的文学创作。
1988年,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田晓菲写了一篇《十三岁的相遇》,在文中她分享了自己与北京大学的渊源,讲述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和收获,表达了对北京大学的热爱和不情愿。文章的诗意使其入选中国初中语文教材。1989年,田晓菲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田晓菲没有停下脚步。她去了内布拉斯加大学继续她的文学之旅。
但是到了美国不久,我得知曾经鼓励和支持她的海子自杀了。这对田晓菲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田晓菲无法接受,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写诗。田晓菲的心情很复杂,包括震惊、怀疑和悲伤。她无法相信,也无法理解一个鼓励她的人为什么会做出如此极端的选择。但是时间不能给田晓菲一个答案。也许她将来会及时发现。
1991年,田晓菲以英国文学硕士学位毕业。之后,田晓菲去了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那里她遇到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哈佛大学,田晓菲师从史提芬·欧文。他是哈佛大学东亚语音和文明系的系主任。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热爱中国诗歌。后来,为了学习诗歌,他努力学习。他不仅说话流利柔和,还有一个中文名字叫宇文所安。
史提芬·欧文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26岁时获得耶鲁大学博士学位。从他的阅读中也可以看到他的作品,如初唐诗歌、唐生诗歌和《追忆似水年华》。白天黑夜,史提芬·欧文从这个才华横溢的中国女孩身上看到了读诗读书的气质。从第一眼看上去,他对田晓菲有很好的印象。然而,由于师生关系,史提芬·欧文并没有表达对田晓菲的好感,而是在一点一点地学习教她。
1998年,田晓菲获得博士学位,田晓菲成为当时哈佛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田晓菲毕业后,史提芬·欧文邀请田晓菲上山和他一起玩。下山时,史提芬·欧文终于不忍向田晓菲表达爱意,但田晓菲当时没有听清楚。直到史提芬·欧文把田晓菲送回来,问田晓菲为什么下车时不回应他的求婚,田晓菲才意识到史提芬·欧文是在向她求婚。很少有人不喜欢脾气好的人才,田晓菲对史提芬·欧文也有很好的印象。然而,由于他们的年龄和文化差异,田晓菲没有立即同意,而是说出了他的担忧和有追求者的事实。
史提芬·欧文并没有因为田晓菲的坦率而气馁,而是用数学分析的方法把他和别人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但这显然让田晓菲感到反感。但是对待自己喜欢的女生是绝对必要的。史提芬·欧文为田晓菲写了一首诗,这首诗感动了田晓菲。“爱情坚如磐石”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田晓菲坚如磐石的爱。史提芬·欧文的诚实和中国传统观念让田晓菲非常感动,最终同意了史提芬·欧文的告白。
1999年,田晓菲进入康奈尔大学担任助理教授。不久后,史提芬·欧文向田晓菲求婚,但即使在美国,婚姻仍然要经过父母。在了解了田晓菲和史提芬·欧文之后,田晓菲的父母非常反对。反对的原因不是因为史提芬·欧文是美国人,而是因为他的年龄。史提芬·欧文比田晓菲大25岁。然而,面对父母的反对,田晓菲表明他想追求他想要的爱情。
1999年元旦,53岁的史提芬·欧文和28岁的田晓菲在纽约结婚。2000年,田晓菲收到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的邀请,担任讲师。事实上,在哈佛大学当讲师比当助理教授低一级,但田晓菲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哈佛大学的邀请。在田晓菲看来,身份并不那么重要,因为田晓菲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世界一流大学宣传中国文化,是一种自豪感。
史提芬·欧文和田晓菲在婚姻生活中既相互尊重又相互理解,史提芬·欧文对田晓菲也十分关照。看着田晓菲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他很心疼,开始学做中国菜。为了让田晓菲安静地工作,他把书房分成了两个房间。在史提芬·欧文的支持和帮助下,田晓菲出版了《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尘埃录·陶谦》《手书报文化》等。这些作品受到了读者的喜爱和追捧。在此期间,一些大学邀请她当教授,但都被拒绝了。
2005年,田晓菲被提升为哈佛大学副教授,但仅仅一年后,他就被提升为教授。田晓菲35岁时成为哈佛教授。当时美国各大媒体都称田晓菲为东方智慧女神。两年后,田晓菲和史提芬·欧文被邀请到复旦大学和其他学校进行公开演讲。每次讲座后,许多人拿着书,让他们签名。在许多学生面前,他们就像标杆、偶像和目标。
许多中国学生和媒体会问及田晓菲的跨境爱情故事。田晓菲的回答是,在深深热爱自己文化的同时,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伙伴,相互尊重和理解是根本前提。田晓菲说,很多夫妻或者情侣在吃饭的时候和他们不一样,他们的相处模式基本都是学术讨论。
对于他们的爱情,网友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爱情不分国界,不分年龄。遇到一个符合你灵魂的人有多幸运?有人说,从爱情的角度来看,田晓菲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是幸福的。从成就来看,她很幸运能和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相伴一生。从贡献来看,她也在文学上宣传了很多,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她的爱国主义从未改变;然而,有人说,如果你加入美国,你将是一个美国人,你的成就将由美国给予。你如何看待这些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