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石硕出版的
交大成人的第53个故事。
“我的学生都知道,晚上10点来实验室,肯定能找到我。”
1995年起,张伟从Xi交通大学本硕博专业毕业后,前往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攻读博士后并留校。历任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微电子系主任、副院长、执行院长,2019年5月起正式担任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
除了出差,张伟每天早上7点到8点一直工作到深夜,即使是周末或者寒暑假期间也是如此。
2020年,张伟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
说到荣誉,张伟很谦虚,觉得“没什么好谈的”;但谈起自己的工作,张伟突然开了声:“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不仅要瞄准中国产业的重大需求进行前瞻性研究,还要真正把高校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张伟说:“科研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爱好”。
01
一个复旦王牌院长是怎么做出来的
1995年6月至1997年4月,张伟进入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做博士后,成为上海市优秀博士后。
1995年以来,主持并参与了“863”高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项目基金、教育部重点教师资助计划等10个项目的研究工作。
1997年5月至1999年4月,任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
1999年5月,他担任第一届亚洲化学气相沉积国际会议主席。
1999年5月,年仅31岁的张伟成为复旦大学最年轻的教授。那一年,张伟被授予上海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也是复旦大学华福奖获得者。
2007年6月,39岁的张伟成为复旦大学微电子系主任。2008年7月至8月,任德国莱布尼茨-汉诺威大学访问学者。
微电子是复旦大学的王牌专业。
早在1956年8月,北京大学的黄坤、复旦大学的谢喜德等学者就率先在北京大学举办了一场约100人的半导体专业化培训班,为我国半导体产业未来的发展准备了人才。此后,中国高校陆续开设半导体物理、半导体材料等相关课程,甚至在物理系开设半导体专业。
1958年,“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前身“复旦大学半导体物理专业”成立。创始人是谢喜德教授,后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复旦大学校长。谢喜德长期从事半导体物理和表面物理的理论研究,是我国这两个领域科学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和组织者之一。
20世纪60年代,复旦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正式启动。1969年复旦大学半导体物理专业恢复时,除了原物理系扩充人力物力外,还从化学系抽调了一批人成立了多晶硅和半导体材料课题组。
微电子系一直隶属于信息学院电子工程系等。2013年4月,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由原微电子学院、信息学院微电子系、985微纳电子科技创新平台合并正式成立,张伟担任微电子学院副院长。
这也是复旦大学第一个积极响应“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号召的改革试点单位,是学校直属的教学科研实体。
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张伟开始担任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执行院长。
复旦微电子学院有“微电子与固态电子”学科。其前身是谢喜德教授于1958年创立的半导体物理专业。1984年设立博士点,1988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学院拥有“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复旦大学作为我国微电子学的奠基人之一,位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最集中的地区上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据复旦微电子学院官方介绍,该院承担着推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任务,带动基础研究、先导研究、应用研究与科学前沿和重大需求有机衔接,着力培养世界一流的集成电路先进技术人才,解决集成电路领域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问题,努力打造国际先进水平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平台。
02
理工十年魏的沙坡
1984年,16岁的张伟进入Xi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学习绝缘。
80年代的Xi交通大学校园
在Xi交通大学西北角的一楼,这座建于1956年的砖红色屋顶的苏式建筑,一口气呆了11年,直到获得博士学位。
1984年9月至1988年7月,Xi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本科
1988年9月至1991年6月,Xi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硕士研究生
1991年9月至1995年5月,Xi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博士生
上图为20世纪80年代Xi交通大学校门,1986年首届国际数值优化与应用会议,1986年女排领队孙晋芳、张房融、郎平来到Xi交通大学。
Xi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是Xi交通大学的王牌学校。前身为电气工程学院,1908年创办于南洋公学,是中国高等教育中最早的电气工程学科。主要学科为电气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涵盖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拥有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他为代表的优秀学生有很多,蒋正华、郑南宁、雷清泉、程世杰、邱爱慈、王希凡。
Xi交通大学是我国电气工程教育的先行者,其电气专业长期位居全国第一。
年轻时,他花了十年时间学习,张伟对交大有着深厚的感情。
张伟还是Xi交通大学微电子校友会、Xi交通大学上海校友会副会长。他一有时间就会参加母校Xi交通大学上海校友会的活动。
03
不仅仅是复旦教授
20多年来,除了孜孜不倦地从事科学研究,他还活跃在课堂上。他坚持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总课时超过1000。
张伟的“高产”也是出了名的。在Science等国际著名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申请国内发明专利122项,美国专利15项。
但是张伟不仅仅是张伟教授和张志远伟。
与许多大学教授和院长不同,张伟一头扎进了行业的第一线。
张伟不仅扎根实验室,还致力于将高校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积极与国家战略对接,服务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如今,在复旦大学张江校区,在学校与国内两家领先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和华虹集团联合成立的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张带领团队积极投入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共性技术的研发。
对于这个连接高校科研与企业的枢纽平台,他充满尴尬:“希望通过人才培养、成果扩散、产业服务、国际合作等方式,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不断实现集成电路共性技术的突破。”
张伟认为,他的使命是培养未来的行业领袖,为产业创新发展筑起蓄水池。
“教育的基础是李德树人。培养一批核心技术的开拓者、交叉领域的探索者、集成电路行业的领军人物,必须激发青少年深厚的家国情怀,激发他们以教育报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张伟在中国完成了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学业。他经常告诉学生,不仅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还要立志成为中国微电子行业的领导者。20年来,张伟培养了30多名博士、60多名研究生。其中,不少已成为国内知名集成电路企业的技术骨干。
张炜的家国情怀显然不是来自空。
在张伟任职十年的本硕博母校——电气工程学院门口,矗立着中国电气工业奠基人钟兆林教授的雕像。
在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对面的丁字路口,有16个1926年交大杰出校友陆题写的雄壮大字,每天熙熙攘攘,学生教授不计其数。“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政务实,艰苦朴素”。有趣的是,陆和张伟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毕业于同一个专业,即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陆,男,1906年6月9日出生于江苏无锡。他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宣传思想战线的杰出领袖。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27年起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干事、共青团驻共青团国际代表。长征期间,在红军第一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后担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七、八、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56年,他的母校交通大学庆祝建校60周年。在百忙之中,鲁大四学生亲自出席了庆祝活动,并在纪念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鼓舞人心的讲话。
1986年,Xi交通大学庆祝建校90周年和搬迁30周年。鲁大四学生因病未能出席典礼,但他仍向师生们发去了热情真挚的致辞。讲话中提到,国家的发展靠人才,靠教育,希望母校人才辈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服务。
1996年,他的母校Xi交通大学庆祝建校100周年。大鲁已经90岁了,在病床上几乎坐不起来。不过,他还是很关心母校的工作,答应为校庆做书面发言。截至目前,交通大学档案馆珍藏着鲁为百年校庆题词和讲话。
2021年7月,在Xi交通大学的毕业典礼上,Xi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打动了所有人的心。
Xi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向毕业生寄语:我们要不断增强雄心和信心
2021年7月,中国Xi交通大学
“野心来源于家国情怀,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贡献。骨气来源于文化自信和奋斗成果。没有自信的人没有骨气,孬种受不了民族骨气。只有有能力、有贡献、有成绩的人才有信心。
同学们要传承西迁精神,承担起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成长为民族的脊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王树国Xi交通大学校长
“让我们的学生走出校园,到行业中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被行业认可的创新人才。”平时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外,张伟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除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外,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伟还担任国家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创新中心总经理、“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完整工艺”国家重大专项专家组副技术大师。
去年,张伟牵头制定并完成了全国“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规划,通过专家论证并正式实施。
这将有助于凝聚力量,实现产教融合,引领集成电路技术源头创新,加快学科发展,促进集成电路领域人才的高质量培养,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打造人才蓄水池。
这是“老师说的。”
第53次讲交大的故事
参考文献:
1.文汇报:张伟:《科研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爱好》作者:褚舒婷2020年12月3日
2.“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的成立——中国科教发展的见证”王科学网博客,2013年7月24日
3.“上海校友会返校参加母校庆祝系列活动”等。,Xi交通大学上海校友会微信微信官方账号,2018年4月15日,
/
分开
说..
新的
知道
/
微信号微信官方账号:i-shapo
教育|未来|概念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