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最大的人 这是长征时年龄最大的人 有一个独特身份 天下无人不敬

栏目:国际 2021-09-16 05:26:13
分享到:

众所周知,红军长征走了25000英里。这25000里的路程,不是走平路,而是翻山越岭,不断与敌人作战,对一个人的体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即使是强壮的年轻人也经不起这样的长途旅行,更别说老年人了。

据粗略统计,参加长征的红军平均年龄29岁,其中主席41岁,老板朱48岁,都已经很老了。

但比他们年长的还有四位,即著名的“长征四老”:徐特立、谢觉哉、董、林,他们在1934年长征之初的年龄分别是57岁、50岁、48岁、48岁。

今天,我想介绍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徐特立。

提起徐特立,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是董事长的老师。其实徐特立的人生经历也很传奇。

徐特立,1877年生于湖南长沙。因为家境贫寒,他9岁就开始读私塾。然而,学习不到6年,就被迫辍学回家当老师补贴家用。直到28岁,考入清政府办的长沙市新宁乡快中学,毕业后继续当老师。

虽然生活在旧时代,但徐特立与当时颓废的文人截然不同。他是一个渴望新事物、倾向革命的血腥文人。

1909年,在长沙教育大学讲堂,徐特立慷慨陈词,列举了政府腐败无能、盲目与外界妥协、残酷镇压国内民众的卑劣行径。说到激动,他回到厨房拿了一把刀,当着学生的面砍下左手的一根手指,然后用流血的手指写下了八个大字:“去掉格子呢,恢复中国”,在场的学生都是满血。

辛亥革命后,徐特立回到长沙,担任长沙师范学校校长。同时,他还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担任教育学、教学法和修养课教师。他改变了中国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提倡弹性教学,自己传道授业,提出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思想。这些教学方法对学生影响深远。

徐特立不仅教书育人,还爱活得像个孩子,生活中经常帮助贫困学生。田汉家境贫寒,入学时买不起蚊帐,于是徐特立自掏腰包给他买了一个。但令人惊讶的是,他身无分文。作为校长,他穿着凉鞋和破旧的长袍。很多同学在背后叫他“徐寿华”。

1919年,年过不惑之年的徐特立选择到法国工作和学习。这么大的年纪,他出国留学,还被嘲笑为“拄着拐杖的学生”。然而,徐特立并没有理会这些批评。在法国学习期间,他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回国后,他继续教书,很快成为湖南教育的领军人物。

大革命失败后,50多岁的徐特立再次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加入我们的党。当时很多人都很疑惑。徐特立是湖南教育界的知名人物,革命失败了。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徐特立不这么认为。他说:“革命成功了,多一个人,少一个人都无所谓。正是因为革命失败了,我们才不得不这样做!”

1934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了前所未有的转移。

当时徐特立57岁,是长征队年龄最大的人。许多人怀疑他是否能继续跟随部队转移。然而,徐特立仍然拄着拐杖,扛着红缨枪,迈着坚定的步伐踏上了长征。

出发的时候,组织特意给徐特立换了一匹好马,但徐特立觉得自己还能走,主动把马送给伤病员,自己很少骑。

大家都受不了,经常对他说:“老徐,整个连队都在轮流骑马,你该上马休息了,不然,你的身体会拖垮的!”

徐特立说:“如果你骑过,就背好行李!你放心,我的身体和革命一样,永远不会被拖垮。不信,我们来对比一下。”

1937年,主席改变了不给人过生日的习惯,给60岁的徐特立写了一封信,说:“你20年前是我的丈夫,现在还是我的丈夫,将来也一定还是我的丈夫。”

1947年,在徐特立70大寿之际,主席亲自为他题词:“坚强的老兵”,朱主席题词:“今日之贤者”,周也题词:“人民之光,我党之荣”。

1968年11月28日,徐特立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