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仓节 填仓节有什么风俗 它的由来与战神韩信有关

栏目:娱乐 2021-10-07 18:00:39
分享到:

“到处点灯,到处烧香,家家户户把粮食装满谷仓。”正月二十五是补仓节,这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节日,也叫添仓节,所谓补仓节,就是把人们对来年丰收的美好祝愿装满谷仓。

仓廪节在中国历史悠久,宋代就有仓廪节的记载。但是,当时有一句话叫填仓填腹。据说那天吃饱喝足就不会饿肚子。比如北宋孟园的《东京梦里花记》记载:“正月二十五,人的牛、羊、肉在城中,必去集市。”

还有关于填仓节的说法,即收集和储存煤炭,购买日常使用。清代潘荣弼《景帝年间纪胜》记载:“京城百姓不耕不凿,甚少遮遮掩掩,出城日用易。当这个新的节日结束,仓颉是空的,应该重新设置和实现,所以叫做填仓。”

当然,这个节日最常见的说法是祭祀仓神,祈求五谷丰登,五谷丰登。

相传,灌仓节是仓神的生日。旧社会,馒头店、馒头店等与食物有关的店铺,以及五湖四海的米贩,都会在这一天祭祀苍神,放鞭炮,上香纳贡,让苍神保佑四季平安。

这一天的黎明时分,农民们在自家的院子或打谷场上用细木炭灰或柴火灰铺开大小不一的储粮形状,并在里面放上一些全谷物,为新年的五谷满仓祈福。

在这一天,城镇里的人们经常去庙会或粮油商店购买一些米、面、油、盐、煤和柴火作为生活储备,并烹饪美味的食物来安慰家人和招待客人。

充盈节的民俗讲究出入的欢乐。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不能向别人家借东西,即使有人来家里借东西,也必须拒绝;这一天,我们需要在店里添菜,在水箱里加水,在门口放一些煤盖房子,这样才能发财一年;农民也避免在这一天卖粮,但粮店喜欢在这一天购买粮食,以获得一个好兆头。

填仓节有什么习俗?全国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不一样,甚至不一样。

在装满粮仓的那一天,有些地方只是象征性地把粮食装满粮仓;有的地方,在填仓的当天,吃春饼、煎饼、饺子,把这些食物放进粮仓,叫做填仓加仓;有些地方用小米面当面团填仓,用糕点填仓。

有的地方,在填仓当天,我们还用各种餐点在路边祭拜祖先,俗称送祖;在一些地方,他们还会在晚上给仓官画像烧香点灯,纪念仓官,祈求来年丰收。

在一些地方,在填充节日期间应该制作一个“雨灯笼”。灯笼有小碗大小,是玉米粉做的,有十二个捏起来,象征着一年的十二个月。灯的边缘要掐一下,区分具体的月份,比如一月一剜,二月两剜,等等。灯蒸熟后打开锅盖,首先要看灯内积存的苏打量,推断灯对应月份的旱涝情况,作为当年种植的依据。

在其他地方,有一个仓库填充节。家家户户用面条按人口和家庭成员的属数捏出相应生命的核心古迹灯,再捏出两只狗、一只鸡和一条鱼,以及盘子、仓官、酒盅、酒壶、钱、锭、驮炭的驴等。这些面灯晚上上油点着,家里的炕上放着生命的核心纪念物灯,鸡。

补位节反映了老百姓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它的起源是什么?民间传说有很多种。

说是为了纪念那个无名仓库管理员。相传,古代北方连年干旱,农民收不到粮食,守御粮仓的官员在正月二十五开仓赈济百姓,深感惋惜。事后,粮仓官知道自己触犯了国王的法律,就放火烧粮仓,自焚。

为了纪念这位心地善良的无名仓官,后人用精细的炊灰将医院内外的仓库储存并填满,以示对仓官的怀念,祈求新年丰收。就这样,填仓节的习俗代代相传。

另一件事是纪念淳于衍。淳于衍是西汉时期的一名大臣,当过粮仓官。他是诚实的,但他被诬陷,被判处死刑并投入监狱,然后被女儿的上诉赦免。后人为了纪念他,把正月二十五定为填仓节。

西汉著名的战神韩信,也与仓仓节有关。据清少功《燕京旧俗》“相传苍神乃西汉开国元勋韩信,俗称汉王叶。”

苍神,又名济神、苍王、管沧,是天空中最早的苍星,逐渐被拟人化。因为韩信在历史上有口皆碑,是个管粮的小官,被杀了。后人出于对他悲惨遭遇的同情,将他视为苍神和粮店的始祖。

过去很多地方都有仓庙,比如北京朝阳门的兴平仓。现在,北京东岳庙苍庙里有韩信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