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其出色的性能,当时英国很多工厂都用来生产兰开斯特,使得其最终产量达到了7734辆。作为英国战时最大的战略轰炸机,“兰开斯特”以夜间空攻击为主要作战手段,几乎横扫所有重要战役和作战任务,损失较小,取得了巨大成功,为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一个装备兰开斯特的是第44轰炸机中队,它在1940年底接收了第一架飞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是这种飞机最重要的用户。阿根廷还从英国购买了少量兰开斯特,成为他们唯一使用的战略轰炸机。二战后,法国继续使用兰开斯特直到20世纪60年代。
结构特点
整体结构
兰开斯特轰炸机采用常规布局,长梯形悬臂中间单翼,四个发动机全部放置在相对较厚的机翼上。机身为厚皮硬壳式,上蒙皮加强。机身前部是空乘员集中的驾驶舱,机身下部是宽大的弹舱。自卫机枪炮塔安装在机头、机尾和后机身上部。下水平尾翼两端安装双垂直尾翼,主起落架可回收至发动机内舱后部。
武器装备
兰开斯特的弹舱大,可以灵活选择和悬挂各种炸弹。除了113公斤的常规炸弹外,它还可以半裸悬挂1814公斤、3628公斤、5443公斤或10160公斤的巨型炸弹,用于打击特殊目标。这架飞机的自卫武器是机枪。机头炮塔安装2挺7.62毫米勃朗宁机枪,机身后炮塔安装2挺7.62毫米勃朗宁机枪,尾炮塔安装4挺7.62毫米勃朗宁机枪。早期型号的机腹炮塔上还安装了一挺7.62毫米勃朗宁机枪。
模型概述
战斗经验
1942年3月3日,“兰开斯特”号参与了对德国赫里戈兰的轰炸,随后又在3个月内参与了对德国鲁尔埃森、科隆、杜伊斯堡和杜塞尔多夫的夜间灯光轰炸,尤其是对科隆、埃森和不来梅的3次“千机轰炸”,这在战争史上尚属首次。
1942年5月30日晚,英军轰炸科隆,出动飞机1046架,一次空投1455吨,历时90分钟。其中三分之二是燃烧弹,40万平方米的科隆被夷为平地。这是英军将目标轰炸改为区域轰炸后最明显的效果。它标志着英国开始大规模轰炸德国,迫使德国加强本土防御空部队,从而使得空部队的使用极其分散,互相照顾。
1943年5月,“兰开斯特”号进行了二战中最著名的攻击。当月16日、17日晚,第617轰炸机中队的兰开斯特MK ⅲ轰炸机执行代号为“惩罚行动”的飞行任务——攻击德国工业中心周围的大坝,从而破坏了德国的军工生产。这一动作需要使用新设计的圆柱形炸弹,轰炸飞机必须以超低速空飞行,以确保圆柱形炸弹在水面上弹跳并沿着坝体下降到坝底爆炸。在成功轰炸了三座德国水坝后,“兰开斯特”轰炸机被戏称为“水坝克星”。
1944年11月12日,英国皇家/该战列舰自1941年建造以来,英国皇家空陆军、皇家海军和前苏联潜艇部队对其进行了不下10次攻击,均不成功。德国海军称它为永不沉没的船。因此,在这艘船被击沉后,英国皇家空陆军参谋长阿奇博尔德·辛克莱爵士说,“皇家空陆军击沉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顽强的军舰”。
1945年4月,英国皇家空轰炸机司令部有56个一线战斗中队,装备745架轰炸机,另有296架飞机用于训练。随着欧洲战争接近尾声,兰开斯特轰炸机也深入到了德国的心脏地带。停战后,大部分飞机被用来运送战俘,总共运送了75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