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达艺人
全台在哔哩哔哩短暂的倒闭就能迅速登上热搜,证明了其目前在视频娱乐领域的地位。至少很多人真的在半夜刷哔哩哔哩。
从这个角度来看,已经践行了半年“中国视频”战略的西瓜视频,会有些心酸,因为它在公众层面的认知度,无论是平台本身还是内容,真的是低得离谱。
当然,这大概与字节系统完全可以依靠Tik Tok和头条实现流量的内部循环有关。西瓜视频官方微博,几乎是唯一的对外渠道,似乎早就被抛弃了,抛弃前粉丝数量只有12万。擅长卖萌的已经在微博上成为百万V。
经过这几年的反复搬家,前产品经理任空,放下西瓜视频,在去年的西瓜PLAY好奇心大会上隆重推出了一个新概念——中国视频。任花了大量篇幅为“中视频”帧定义了一个异常宽泛的概念:“时长1-30分钟”,“形式上以横屏为主”,“制作上占比更高”。
2020西瓜玩法好奇心大会
然而,这种新的“概念”对创作者和用户来说都没有意义。前者只在乎什么内容能吸引人,产生效益,后者只在乎好看不好看。30秒内有趣的内容和3小时内有趣的内容有什么区别?
时光荏苒,在字节跳动20亿的投资和流量加持下,西瓜视频的内容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提升,反而陷入了沉寂。
用户不能只被概念吸引。
正面挑战哔哩哔哩效应为零
其实除了一些完全依靠算法推荐,可以通过强烈刺激来利用用户人性弱点的短视频之外,其他任何视频类别毕竟都需要有一个主题,可以是烹饪,也可以是游戏解说,全包式的Vlog也没问题。尤其是对于PUGC内容来说,当用户会更加主动搜索的时候,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就更加重要了,因为几乎没有人会准时去寻找自己想看的内容。王刚一个菜只能煮五分钟,但对于晚上急着吃饭的人来说已经足够了。
这是“中国视频”最尴尬的部分,因为这个概念看似包含了很多元素,但实际上,它根本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方向性内容范式。甚至可以说,这只是PUGC内容的强制重新包装,因为PUGC至少指向“生产内容的专业用户”,无论是制作方还是消费者都不知道视频针对的是谁。
西瓜视频截图
如果你想先用概念或形式来框定内容创作,几乎没有成功的先例。Tik Tok和Aauto faster的短视频或许可以算是难得的赢家,但这更多是基于短视频彻底降低创作门槛,进而实现所谓的全民短视频创作的前提。PUGC和PGC都是从“专业”开始,专业是门槛。门槛以上,任何创作者实际上都需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完成内容。
数据也证明了西瓜视频的视频革命已经进行了半年,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波澜。据极光大数据统计,去年3月至今年3月,西瓜视频的DAU从4300万降至3400万,几乎每个月都呈现环比下降。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西瓜视频的最高DAU在2018年达到了5000万。
而西瓜视频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哔哩哔哩则进一步享受到了出圈的红利。根据去年第四季度的财务报告,其DAU为5400万,但第一季度数据突破6000万,这进一步拉大了与西瓜视频的差距。
新用户方面,极光大数据显示,西瓜视频以字节高价购买的《迷失在俄罗斯》去年3月增加了2600万用户,但11月降至只有900万用户,进入今年后才恢复到1000万新用户。
《迷失在俄罗斯》是Tik Tok在线和西瓜视频
更重要的留存率并不总是西瓜视频的强项。过去一年,西瓜视频七天留存率一直稳定在75%左右,去年11月甚至提高到82.4%。然而,“中国视频”战略推出后,今年2月,其留存率降至65%左右,为一年来的最低点。平均每天的使用时间一直在下降。今年3月,跌破60分钟大关,大幅回落至49.8分钟。
除了数据,我们还能在传播层面直观感受到西瓜视频的单薄存在。的确,西瓜视频曾经有一个像美食作家王刚这样的代表性创作者,但现在王刚显然已经成为了自己的品牌,他的视频将在所有平台上发布,这并不是西瓜视频的专属。而且,同样内容在哔哩哔哩的播放量明显比西瓜视频高出一个数量级。像、老番茄、奥厂长这样的知名UP车主,都是在的帮助下成名的,并进一步拓展到大众的视野。
西瓜视频也以重金挖人的方式短时间赢了过去。但在内容调性和互动效果上,西瓜视频明显不如哔哩哔哩。最后,敖导演选择在合同结束后彻底回到哔哩哔哩。其实即使重金雇人,双方也没有完全达成独家供货协议,西瓜视频就是敖导演设计的所谓“独家系列”。看互动率差,就能看出运营团队对游戏内容的了解有多浅。
与哔哩哔哩正面交锋的巫师财经,本身也是低人一等的,即使转投西瓜视频后有官方支持,每个月也只能出一个视频。播放量越来越差。今年前三个月,播放量还在几千万,4月份暴跌到100多万。最近两个月,它仍然主导着所谓的“资本游戏”快速移动的财经相声,甚至数百万的广播都无法播放。很难说西瓜视频的用户是否厌倦了这种自我重复的戏码,也很难说西瓜视频作为一个平台,是否对被高价挖来的“创作者”失去了信心。
“威客财经”西瓜视频主页
事实上,内容与平台调性的不匹配,以及大部分用户只看不互动,是西瓜视频一直无法解决的大问题。对于像女巫财经这样的泛财经视频创作,你甚至在西瓜视频里找不到它属于哪个版块,因为它的首页特色频道里没有财经或者泛知识频道。首当其冲的是影视评论的类型。当然,如今,当版权由长视频联合推广以维护正版时,生活显然不会太好。
可以说,西瓜视频长期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中国视频的概念所能解决的,因为形式永远跟随着内容。但目前大部分有兴趣出圈的视频创作者都不会把西瓜视频作为首选,因为西瓜视频始终停留在字节跳动的流量泡沫中,从未真正进入大众的视野。
砸钱提高内容品味,
这是字节尚未赢得的一场战斗
火速引入中国视频的概念更像是西瓜视频,想要迫切改善其用户的年龄结构,进一步提升内容品味,以进一步向长期被哔哩哔哩占领的一二线城市的用户拓展。
根据开源证券今年1月在爱优腾、芒果TV、哔哩哔哩、西瓜视频等国内六大主流视频平台的调研报告:“西瓜视频因为经典电影、农民美食等‘接地气’内容,加上字节的引流,更加成熟。近6名用户年龄超过30岁。"
根据QuestMobile的统计,可以进一步看出,被认为是最受欢迎的品牌广告的Z世代群体,占西瓜视频用户的比例不到20%。相比之下,哔哩哔哩的人数接近80%。如果从用户的年龄层来看,西瓜视频更直接的竞争对手大概只有百度出品的好看视频,这表达了其高调专注于为匹配的年龄层制作普适知识视频内容。
来源:QuestMobile
另一点不利于西瓜视频给品牌广告讲故事的是其在下沉市场的用户占比高,用户的消费能力有限。六大平台中,西瓜视频在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整体用户占比最低,四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平台。
根据QuestMobile分析,芒果TV消费千元以上用户比例最高,达到22.3%,西瓜视频仅为15.0%;除西瓜视频外,其他五大平台在200-1000元区间消费用户占比最大,约为45%-51%;哔哩哔哩消费200元以下的用户占比最小,占29.0%,西瓜视频占比最大,占45.7%。
目前国内各大PUGC平台都无法通过平台级广告分享提供足够的广告收入,所以大部分没有平台签约收入的视频博主基本都需要直接联系品牌进行合作,从而获得收入来维持自己的创作。基于这种模式,品牌自然要考虑视频投放平台本身的调性,以及用户分层和覆盖区域。
最典型的就是科技数字视频的博主,比如“我的老师好,我叫何”。2019年,他还同步上传了两个西瓜视频,然后果断放弃了。两年后,他在哔哩哔哩拥有700多万粉丝,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能直接拿到苹果测试产品的科技视频博主。今年年初,他还成功采访了苹果CEO库克,但很难想象苹果会选择西瓜视频技术频道的创作者来做这件事。
“老师你好,我叫何同学”哔哩哔哩主页
即使是以冲击高端市场为目标的国内手机厂商,似乎也没有把西瓜视频作为主要的投放渠道。比如7月15日vivo7的新产品发布还在哔哩哔哩直播,品牌的倾向可以从侧面解释大部分问题。
在半年没有太大实质性进展之后,西瓜视频发布的最后一个“大招”,就是试图依靠Tik Tok和今日头条庞大的流量池和广告收入,变相提供更多的流量收入,留住品类不够丰富的创意群体。6月初,西瓜视频与Tik Tok联合推出“中国视频合作伙伴计划”,创作者也可以在Tik Tok发布中文视频内容。加入该计划后,中国视频创作者可以从这三个平台获得流量收入。这也是Tik Tok首次开启流量共享计划。
最矛盾的一点是,西瓜视频一开始强调的“中国视频”的关键元素是横屏,而Tik Tok本身就是一个高度依赖竖屏内容的产品。这种矛盾使得西瓜视频不得不正式回答,即这些视频在Tik Tok呈现时,只能是竖屏,导致上下出现巨大的黑边,这也意味着西瓜视频最终需要容纳Tik Tok。
然而,这终究还是没能跳出之前提到的“字节流量泡沫”。经过几年的发展,能够通过Tik Tok和头条回到西瓜视频的用户非常少。事实上,就连Tik Tok和头条本身也已经遇到了用户见顶甚至下跌的问题。甚至根据路透社7月16日的报道,从去年9月开始,今天的头条就被监管部门要求不允许新用户注册创作者,这意味着他们的“中国视频合作伙伴计划”从一开始就有所欠缺。
今日头条注册页面
而这恰恰印证了前几天LatePost中提到的今日头条正计划推出高端版,显然字节也在考虑另起炉灶。
但是,困扰西瓜视频的问题迟早需要今天的头条来面对,那就是今天的头条早已经和冠名党挂钩了,那么如何提升内容品味,勇攀高端呢?
可以说,对字节内部流动的依赖更像是一种戒不掉的瘾。依靠今日头条和Tik Tok的实力,前期确实助力了西瓜视频的快速崛起,但同时调性和受众也是确定的。现在原来的方向变了,但是因为数据层面的不乐观,又回到了老路。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也许看西瓜视频又活跃起来没用。如今,其他以PUGC内容为主的平台都不想和中国视频有太多瓜葛,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泛知识内容的竞争上。
在TikTok乃至海外的抖音不断放开其视频创作的时限后,西瓜视频的地位只会越来越尴尬,在客观环境不再允许字节跳动肆无忌惮烧钱后,中国视频的最后一搏很可能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救命稻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