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口事件 1938年花园口决堤事件始末

栏目:游戏 2021-09-19 00:55:52
分享到:

花园口大堤决口,又称花园口事件、花园口惨案,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三大悲剧之一,与文溪大火、重庆坊空窑洞惨案齐名。

1938年5月19日,日本侵略者攻占徐州,沿陇海线向西入侵。郑州陷入危机,武汉动摇。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采取“以水代兵”的方法,下令打开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以北17公里处的渡口——花园口,使人工黄河决堤改道,形成一大片黄泛区,史称花园口决堤。关于这一事件,史学界仍有广泛争议。

国民党轰炸花园口黄河大堤后形成的黄泛区

中国军队没能挡住日本人

1938年4月,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取得伟大胜利,蒋介石立即由著名的“三日抗战即亡国”论转变为速战速决论。他赶紧把自己的二十多万中央军转移到徐州战场,计划用李宗仁等胜利的余波在徐州与日军作战。

至于中国军队在徐州地区的大规模集结,日本人认为这只是消灭中国军队主力的好机会。5月初,日军迅速集结10多个师30余万人进攻徐州。

1938年5月15日,日军逐渐包围徐州。眼看主力就要被围困在徐州,蒋介石决定匆忙放弃徐州。就这样,所谓的徐州会战一开始就失败了。而且全国各地部署的机动部队都是这样被拉来拉去,无所作为,对全国的战局造成了不利影响。

这时,日军土肥原贤二第十四师约2万人渡过黄河,阻止援军在战区增援徐州。就这样,土肥原师在陇海线附近形成了一股孤军深入的趋势。

蒋介石急忙赶到郑州程潜第一战区司令部,决定亲自指挥豫东战役。这时,豫东有6个中国军队,12万人被2万人包围在多哈拉的一个师里。程潜积极做了作战部署,说“连吃都可以吃土肥原贤二”。

1938年5月23日,土肥原贤二开始突围,并把重点放在蓝凤身上。镇守兰峰的是蒋介石的爱将桂永清。桂系蒋介石自己的第27军装备精良,甚至有德式战车营支援,连日军师团都未必有,桂永清军只守了不到一天,蓝凤就倒了。日军步兵冲锋前,桂永清及其部下开始全线撤退,逃往兰峰以西。

在多哈拉跳出包围圈后,程潜不得不再次调兵遣将围攻多哈拉。战斗正在激烈进行。按照程潜的预测,再过两三天就有可能歼灭多原。没想到,就在这个紧要关头,镇守商丘的第八军黄杰再次不战而逃。守军还没有与日军先头部队交火,就一枪未发地弃守商丘,使商丘和兰峰的中国军队面临被日军从东向西进攻的危险。黄杰逃跑的“原因”是电台被炸,他无法联系到第一战区。

蒋介石自己的两个部队不听指挥逃跑,彻底打乱了程潜的战略部署,摧毁了多原宝贵的战斗机。中国军队在这次战役前后投入了15万多人,但未能在多哈拉消灭2万人。连蒋介石本人也不得不承认,蓝凤之战是“战争史上的笑柄”。

程潜一退,土肥原贤二就重新占领了兰峰,并立即进攻了距此仅50公里的开封。开封失守已成定局。

郑州有危险。蒋介石没想到这么快就被土肥原贤二推到了大门口。蒋介石决定孤注一掷,把黄河推到一边。

1938年6月3日,土肥原贤二攻占开封。蒋介石怕开封失陷,挖黄河也来不及了。他连忙打电话,命令程潜去挖堤坝,并警告他“打破一切顾虑,坚决去做,并赢得一切工作”,没有任何犹豫。

挖掘花园入口

破花园口河岸的任务是由守卫黄河的国军商震的部队执行的。选址首先选在了中牟县大堤较薄的赵口,但赵口流沙太多,打不开。蒋介石知道赵的嘴没有被推开的希望,于是指示换个地方,再次决堤。驻守黄河附近的新八师经过紧急协商,初步选定了赵口以西花园口附近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蒋介石担心自己被消极处决,多次通过口头诏令和电报敦促部下挖堤,以免有“女性的柔软天性”。

1938年6月9日凌晨,经过两天两夜的连续挖掘,距离郑州30公里的中牟陷落了,与此同时,花园口也终于被挖了出来。

花园口决口后,黄河水迅速流下贾鲁河。第二天,黄河中上游下了一场大雨。黄河水量暴涨,园口决口被冲走。与此同时,堵塞的赵口也被洪水冲走了。两条溪流在赵口和花园口汇合后,贾鲁河开始泛滥,泛滥的河水冲走了陇海铁路,浩浩荡荡地流向豫东南。

日军被黄水封锁后,放弃了从平汉线进攻武汉的计划。退守徐州后,南下蚌埠,渡过淮河,再到合肥与其他日军会合,开始从长江北岸进攻武汉。

黄河虽然改道,为国民政府争取了喘口气的时间,但在1938年10月,花园门打开4个月后,武汉还是失守了。毕竟,花园口并没有挽救武汉沦陷的命运。

双方都遭受了重大损失

中国:

由于人们未能及时撤离以及洪水造成的瘟疫,许多人在洪水中丧生。比如,根据颜的回忆,“6月9日中午,突然洪水来了。几分钟后,海水会涨到齐腰深。没过多久,大水呼啸而下,几米高的海浪跳了起来。我姑姑家的七口人一眨眼就被黄河水卷走了……”1938年7月5日的《申报》又报道了一个例子:“黄水肆虐,到处都是土坑,蚊子和尸体很多,难民经常露宿,导致瘟疫流行。霍乱、伤寒、痢疾的人很多,特别是霍乱、呕吐、腹泻,有的人半天就死了。花园口决堤后不久,黄水环绕的开封发生霍乱,死亡人数众多。”

大片地区被洪水淹没

根据1948年出版的韩、南仲万《黄泛区的破坏与善后》提供的数字,从花园口决口到1947年淤塞,9年间,黄泛区河南死于黄泛的人数为325598人,江苏死于黄泛的人数为160200人。由于安徽省没有详细的统计数据,他们根据河南、江苏两地灾区的死亡比例计算出安徽的死亡人口,根据1945年12月国民政府进行的灾情调查,“到1944年底,河南省黄泛20个县有325037人被淹,约631070人逃亡。”由此可见,韩通奇、南中湾引用的河南、江苏死亡人数是相当准确的。但是,他们对安徽死亡人数的计算并不准确,因为安徽的受灾面积、程度和人数都比河南小,但计算出来的死亡人数却比河南高8万,有些夸张。至于安徽死了多少人,目前还无法核实。然而,1938年,由于当时调查环境有限,黄河决堤造成的直接死亡人数无法核实。

无数人流离失所

日本方面:

决堤后,闯入豫东的日军被奔涌而来的黄河打了个措手不及,有的被淹,有的因伤弃守,有的被中国军队歼灭,有的则不得不停止追击,向黄河以东的水患区集结。

董是当时侵华日军豫东第16师第20联队的一名高级战士。据他发表的《董日记》记载,早晨,他正准备吃早饭时,部队传来“敌人炸毁黄河大坝,大队及时撤离”的命令。士兵们紧急转移,没有跑两步。他们发现汹涌的浊流滚滚而来,冲走了一个村庄...

在随后十天的日记中,董详细记录了日军与后勤部队失去联系,切断补给,被中国军队追击的情况。

惊魂未定的董、等,登上火车,一路退至皖中。

花园口决堤后不到一个月,中国军队发起反攻,豫东日军基本被消灭,被迫逃往豫皖边境。

后来,在谈到黄河决口造成的伤亡时,日军承认自己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根据中国和日本披露的材料,数量从7000到20000不等。

黄河决口给日军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不仅表现在占领区的缩小和兵力的减少上,更表现在日军预期的进攻路线被打破的深远影响上。豫东战场逐渐降温,豫东穿越大平原的新黄河成为军事分界线,挡住了来自黄河以东的日军。郑州直到1944年才被日本占领,当时日本发起了开放大陆交通线的运动。

历史灾难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中国面临着一个困境:一是中原沦陷,导致整个大后方沦陷,中国亡国;二、炸园入口守中原。在这两个糟糕的选择之间,只有“两害相权取其轻”。但当时花园口决堤时淹死饿死的人多达89万,是南京大屠杀中日军杀害的中国军民的3倍,占八年抗战中中国损失3500万人口的2.5%,而日军仅伤亡1000多人。花园口的决口,造成了历史上的人为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