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淼中京联微创业 黑中介“吸血”中小微 套路满满企业维权艰难

栏目:体育 2021-09-28 10:16:51
分享到:

融资贵、融资难的中小微企业可能没有想到,有人会借助融资作为诱饵,将它们推向深渊。

“回想起来还是觉得不真实。”一位小企业主在交钱时回忆起当时的场景。

近年来,一批中介抓住中小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痛点,巧用上市、孵化基地、出海项目等名称,前期广泛宣传骗取信任及相关费用,后期得手后带着钱跑了。而这种行为,还是已经涉嫌诈骗。

据记者了解,这种套路已经遍布全国,受骗企业也不少。他们中的一些人仍然蒙在鼓里,而一些知道真相的企业主正在努力恢复。但中介机构换马甲,实际控制人躲在幕后,企业主维权前路渺茫。

中小企业是市场创新活力的源泉,但现在却被泼了冷水。这些喊着要帮助小企业的黑中介,用反手把他们推向了深渊。

陷阱中的手

2019年初秋,广东小企业主蒋超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对方自称是华创企业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业务员,可以为上市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并邀请姜超参与线下介绍活动。

姜超专程去了深圳一家酒店的会议中心。但他没想到的是,这是进入陷阱的第一步。

据姜超回忆,在活动现场,主持人侃侃侃侃而谈,表示可以帮助公司在类似国内新三板的香港股权交易中心,又称“港交所”挂牌;上市后可以帮助企业获得融资,上市企业会得到政府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华创要求有意向的企业立即签订合同,表示现场签约可以提供优惠价格,服务费每家企业6万元,后续上市费每年3000元。当时华创还出示了公司的营业执照和香港证券交易所的委托书。

蒋超被感动了。他没有太多时间思考。“我觉得他们很有吸引力。本人拥有多项发明专利,但投资周期长,融资难。我没有带足够的钱。我当场付了6000块,跟他们签了协议,剩下的以后再补。”

但在随后的半年时间里,姜超再也没有接到华创的任何联系,对方也没有提供任何服务。只有少数小额贷款机构打电话来推销他们的业务。

蒋超意识到不对劲。他回忆起事件的现场。这几十个人大部分都像华创自己的员工,实际签约的公司只有两三家。他找到当时联系的业务员要求退款,但对方只是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所以他以各种理由推脱。

钱打到水漂,华创也去了楼空。工商信息显示,华创已于今年2月完成注销手续。

这只是很多有类似经历的小微企业的一个缩影。在香港证券交易所的网站上,有135家上市公司。记者发现,大部分都是注册资本在10万到几十万左右的小微企业,涉及各个行业,遍布全国。

交出6万元的挂牌费后,部分企业主被安排了敲锣仪式并拍照,其余企业主只在网站上得到了企业介绍。但更多的,可能是深深的遗憾和怨恨。

上市混乱

香港联交所网站显示,香港EE于2017年4月21日在香港成立。其前身为香港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发起的“HKEE Limited港交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9月更名为“HKEE”。定位为中小企业股权转让和定向增资国际服务平台,是无边界股权转让服务中心。

虽然官方介绍覆盖了一个国际平台,但《证券时报》记者在Alexa全球网站流量排名中找不到HKEE信息,这意味着这个网站的流量低得可怜;而上述企业的上市信息,页面浏览量大多只有300左右。

据报道,申请在港股上市需要联系保荐机构。据港交所网站介绍,对于推荐机构成员未推荐的企业,港交所不直接受理其上市申请,只负责指定上市企业的简称和代码,发放证书和牌匾,并在官网展示企业的自报文件,其他服务由推荐机构承担。

华创是众多推荐机构之一。目前通过网站搜索功能可以找到4家推荐机构,分别是深圳市前海国创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融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前海中天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重庆新丰能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证券时报记者以小企业主身份联系前海国创负责人李,询问上市服务流程。听完意向,对方开始介绍其业务:“中国资本市场是多层次的。发行a股这样的股票门槛比较高,普通企业不可能一下子上去...香港主板也要求前三年盈利5000万。如果达不到,可以在港股上市,只要公司没有诉讼、担保和行政处罚。”

谈话中,李对港交所与港交所的关系含糊其辞。在介绍这项服务时,他声称:“因为国内交易所不能注册,都是全国性的,所以只能去香港。港交所的背景是私人的。他们建立交易所后,拉上了一些关系。我们有交换关系。比如你想去纳斯达克,我们可以通过合伙人让你见纳斯达克的总裁,见高盛的总经理。香港证券交易所有一个负责人是我们的合伙人。还有新加坡交易所,很多负责人都是我们负责人的同学。”

然而,当记者再次询问时,对方表示“港交所与港交所无关。我们没有列在这里。”

其实港股的换股只是上市乱象的一个缩影。证券时报记者发现,近年来此类中介机构推荐的港股上市地包括香港三板、香港场外、香港科创板、香港国际板等。这些上市板的“玩法”都差不多。他们都是通过对接融资、市场拓展、企业增值的包装,委托一批中介机构推荐小微企业上市并收取服务费,但后续服务内容名不副实。

香港证监会对此关注已久,并在官网公示了《无牌公司及可疑网站名单》,其中列出了未在香港取得牌照的公司,引起证监会关注。这些公司被怀疑或一直以香港投资者为目标,或声称与香港有联系。前面提到的一些平台已经列出。

无数的套路

在香港上市只是这些中介的套路之一。在中国,他们推出了更加多元化的业务。不仅有类似的上市服务,还有所谓的创业孵化基地、海选产品发布会等。,这其中往往承载着“依托国企”和“响应国家双创政策”的大旗。核心是抓住小微企业融资、扩大销售的需求,引诱他们上钩后再收取服务费。

在证券时报记者接触的众多中介机构中,亚太股权报价系统是一个被频繁推荐的上市平台。其声称主要经营者为北京时尚铜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其网站上展示的上市企业有54家。

在很多宣传资料中,亚太股权报价系统号称有国企背景。据调查,北京铜牛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时尚铜牛40%的股份,后者股权穿透后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全资拥有。

但《证券时报》记者致电通牛集团,其营业部负责人表示不了解亚太股权报价系统业务。“我们没有授权他们这样做,我们也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除了虚构的上市平台外,一些中介机构还自称依靠正规上市平台,但开展虚假业务。一家名为中联双创企业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机构表示,曾经为小微企业提供上市服务。双创板名为中国青年创新成长企业市场,由共青团中央、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主办。

然而,付了钱之后,空的剧本又继续了。据报道,中联双创未能兑现上市承诺。从那以后,它被转移到许多办公室,小企业主也没能收回这笔钱。双创董事会和证监会均否定了中联双创的保荐机构资格。

此外,上述前海国创、前海中天也宣传国内新四板上市业务。一家位于母三角的股权交易中心向记者证实,两家中介机构没有推荐上市资格;今年4月,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也发布声明称,前海中天以深交所名义进行虚假宣传。

中介手中的诱饵不仅仅是上市,更是对创业者有吸引力的孵化基地。自2018年起,上述华创还从事“大唐双创孵化基地”的中介业务,声称该基地依托大型高科技央企大唐电信,以创业孵化、创投等服务吸引小微企业,签约并现场支付,而后销声匿迹。

“我其实很谨慎。当时我在现场只给了他们少量的钱。后来我相信了‘大唐电信’的旗号,放松了警惕。”从事IT行业的企业家徐帆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他想通过入驻基地,为公司产品打开销路。“现在想想,这么多公司对接,他们怎么都入驻?”

大唐双创孵化基地的实际运营方是以大唐英佳移动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英加公司”..经企业调查,大唐因加由大唐网络有限公司持有10%股权,后者由国有大唐电信科技有限公司持有,持股比例为37.23%。

不过,大唐电信在电话回复中也否认了与该基地的关系。“我们想撤回股份,但他们一直不同意。我们从年初就开始做这项工作。”

“我们公司从头到尾都没有得到任何服务。我了解到有些公司会被叫到一个地方。中介会找一些所谓的投资人,录个视频,相当于路演。路演结束后,我告诉你,项目不合格,没有办法投资。然而,他们在宣传时并没有这样说。当时华创说,拿不到钱就退钱。”许凡说道。

记者前往大唐双创孵化基地所在的深圳市南山区赤湾一号创新谷。物业经理表示,大唐迎驾相关人员去年底已经跑路,还欠水电费15.6万元。“他们很狡猾。自2018年以来,几名员工签订了合同,租用了7间办公室。后来受骗的企业主上门,手里拿着菜刀从外地赶来。”

这个所谓的孵化基地,从来没有引进过一个企业。现在只有一块背景板上有近百个企业Logo,被认为是“入驻”,而中间原本标有“大唐孵化基地”字样,如今斑驳难辨。

但在与中介机构接触的过程中,业务员也积极推荐各种融资业务。前海国创负责人李宣称,“我们可以做产业链融资,平均融资1000万元,成功率基本100%。没有人拿不到钱。”

李说,融资服务费是19.8万元。“至少需要三名专业教师和一名主持人。一个老师的出场费必须是2万元。”

然而,当记者问及投资者停靠在哪里时,李表示,他们不负责寻找投资者。“一般来说,是企业的资源。我们负责用股权把你的产业链上下游、代理商、客户、高管和员工联系在一起。”

领导闪了一下

这些冠冕堂皇的上市融资项目背后,是由数十家中介交织而成的网络,分别“抓”小微企业,通过虚假项目与运营商连接。梳理这些机构,几个常年沉浸在这条路上的领导赫然在目。

在《证券时报》记者接触的案例中,中介机构在推介项目时,往往将横幅、项目经营者、合同上的印章、收款人分散在多家公司,以此来隐藏资金流向,混淆视线。

从事软件行业的程斌也是受害者企业主。他联系了数百家有类似经历的小微企业。他收集统计资料后发现,这100家企业中,每家都有30多家邮票单位和收款单位,有的直接通过私人微信转账。甚至有人发现收款人转账后显示“xxx便利店”。

这些中介就像马甲,遇到麻烦随时可以更换。前述华创已于今年2月办理注销登记。今年3月和7月,两家受害企业因合同纠纷起诉华创,判决显示华创注销后丧失诉讼主体资格,故驳回原告诉讼。

经查,华创成立于2018年11月,注册资本300万元,实际控制人吴雪持股40%,和孙各持股30%。

多位企业主向《证券时报》记者证实,华创实控人吴旭娥是另一位关键人物黄慧飞的妻子。根据中介机构的宣传资料,黄慧飞是中联双创项目部风险控制部主任、大唐孵化基地风险控制部主任。

目前,黄惠飞还投资成立了两家企业。a深圳市雅创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黄持有40%的股份,但工商登记中并无该公司;另一家深圳市亚创汇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2月,即华创刚注销时,注册资本100万元,黄持有80%的股份。其官网地址指向时尚铜牛。

《证券时报》记者实地走访华创的注册地,发现华创的品牌还挂在楼下大堂,但中联双创的铭牌在对应楼层,但办公室门紧闭,空空无一人。对面公司前台说从去年底开始,这个办公室就出来了空。

通过这些背心,孙是这个网站上的关键节点。许多受伤的企业主声称与孙有过接触,并认定他是团队中的重要成员。

“孙郭楠是一个‘惯犯’,多年来一直在做这种套路,”徐帆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微信小程序刚上线的时候,有小企业主被孙联系过。孙说,他可以帮企业做一个小程序。一两千块钱,“最后什么都没有,或者有个小程序不能用。”

据不完全统计,有十多个中间人跟在孙身后。其中一些由孙出资,另一些则通过运营商相互连接。它们频繁出现在香港联交所、亚太股权报价系统、大唐双创孵化基地、早期双创板、香港三板等上述项目中。结合众多企业主提供的信息,孙的关联公司至少包括以下几种:

这个团伙通过很多中介,把触角伸到了全国很多地方,布下了一张隐蔽的网。虽然每个企业收费不多,但聚集起来还是赚了不少利润。

北京的几位企业主在北京连欣办公室拍摄了2019年12月的会议日程。一个月内,创新板和中鲸分别出海7次会议。

可以用来算账。假设一个月有7次会议,每次会议有5家企业签字,每家企业收费6万元,那么一个常规项目每个月会给中介公司带来200多万元的收入。类似的中介有几十家,常规项目也有很多种,每年涉及上亿元。

然而,当企业主震惊地感到被骗要账时,孙却在幕后隐退,将责任推卸给了马甲公司。“孙郭楠从来没有出现在各种宣传活动中,后来我们找到了他。我要求他退款。他说钱是前台推荐机构收的。他只是在幕后接受委托。”北京一位企业主说。

证券时报记者多次致电孙,确认其关联公司及业务,但均未接通。

创业心冷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目前,全国各地不少受骗的小企业主都建立了维权组织,从几十个到上百个不等。

然而,他们很难在集体诉讼中团结起来。史静律师事务所张东光律师对此案关注已久。他向《证券时报》记者解释,每个公司都有不同的中介机构,而且他们经常变换主体,导致案件的原告和被告不同。“这是一个棘手的地方。”

单纯的民事诉讼解决不了问题。一些小企业通过申诉或仲裁认定了对方的欺诈行为,但由于对方公司是a 空账户,仍难以实施赔偿;一些企业的上诉被直接驳回,因为中介公司已经被取消。

张东光建议企业主直接向公司股东提起诉讼。有限公司独立法人虽然像面纱一样将公司责任与股东责任分离,但《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张东光表示,这些中介机构存在股东控制过度的问题,可以刺破公司的面纱,股东至少要在出资范围内承担责任,弥补亏损。如果公司股东认购期限未到,可以申请加速到期,让股东尽快缴纳出资。

但在实践中,加速到期应满足吊销营业执照的条件,向工商局申请吊销意味着企业主要花费更多精力,等待时间更长。

除了提起民事诉讼,北京和深圳的一些企业也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目前,北京公安已立案,正在调查阶段;深圳企业主去年报案后,一直在等待公安部门的明确答复。

“这些公司的行为确实处于民事和刑事的交界处,而诈骗和诈骗并没有完全的区别。民事欺诈基本可以认定,而刑事欺诈则取决于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查明资金的具体流向。对方可能的辩解是,确实为企业提供了一些服务,但服务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搞清楚。”张东光说。

张东光认为,这些中介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欺诈特征,但隐藏较深。“如果你最终能核实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是同一个人,并使用这种套路多年,那么恶意会更大,可能会上升到欺诈的高度。”

类似的套路已经猖獗多年。对于其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张东光分析,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大背景。虽然国家有很多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但实际门槛还是很高的;另一方面,小微企业普遍缺乏专业律师提供服务咨询,在投融资中缺乏风险防控意识。

“这些套路也利用了政策和执法上的一些漏洞。公安机关如果没有接触过类似情况,接案时可能会觉得自己不是诈骗,只是合同纠纷。因为资本市场复杂,各种工业园区比较常见,连金融人一上来都不敢说这是骗局。”张东光坦言。

中介也抓住了企业主不熟悉资本市场的弱点。采访中,很多企业主直到记者打电话才意识到这是一个骗局。“不是香港证券交易所吗?我一直跟朋友说我被列入名单了。他们都说在香港上市很难。我以为我的专利被承认了。”一位企业主说。

目前维权组的企业主还在等待公安机关的后续进展。记者了解到,团里很多学生都是创业大学生,还有不少海归。一些企业家失去了启动资金,放弃了创业项目,而一些企业主因为维权成本高,放弃了恢复。

许凡创业的时候,特意在深圳注册了自己的公司。“我觉得深圳是一个创业城市,充满活力,但我现在对深圳很失望。只要去深圳创业,绝对会遇到骗子。”

今年以来,这张大网的重心似乎转移到了南方,“钓鱼”还在继续。直到9月,新企业仍在港交所网站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