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向通讯员林杨辉
百年艰辛,百年星光。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在红色热土怀化,也曾发生过“通道调兵”等重大历史事件,其中蕴含着“提着皮筐”、“钟其龙随母随兄当红军”等诸多红色故事。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更加闪耀,成为我们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通道开关
通道专兵纪念馆
1934年12月1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及直属机关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但在湘江战役中,中央红军损失惨重,部队损失过半,只剩下三万多人。
从1934年12月9日起,中央红军开始向湘桂交界的龙胜县、城步县通道进军。同一天,右翼前锋红军兵团第二师从城步长安营用木脚进入木渡地区。十日黄昏,红二师五团攻占渠县。12日,红军各部遵照朱德11日的电报,集结景贤及其附近的通道。
1934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首长在走廊召开临时紧急会议。会议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改变原来北上湘西的计划,向敌人薄弱的贵州进军。当晚19时30分,军委向各团、纵队首长发出“绝对紧急”的电报。13日,中央红军遵照军委命令,从海峡分两路西进。红军突然放弃了原来参加二、六军团的方针,转而采取在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行军的策略。这一行动使蒋介石的主力和湖南敌人的大部分部队远远落在湖南西部地区,摆脱了困境,化险为夷。这是中央红军第一次在长征中调兵遣将,这就是所谓的通道。
12月14日,红军攻克黎平。这时,中央军委纵队和红三、五、八军团由双江、雅屯堡集结到博阳,再经贵州洪州师到达黎平。18日,在周恩来主持下,在黎平召开政治局会议,作出《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的决定》。
此次通道调兵,是第五次反“围剿”以来,毛泽东的正确意见第一次得到中央领导的尊重和回应。它不仅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而且为遵义会议奠定了重要基础,遵义会议成为我们党长征路上伟大转折的历史开端。
中国共产党麻阳特别支部的诞生
黄羲山位于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部,被麻阳人称为“父亲山”、“英雄山”和“福寿山”。大革命时期,在西黄山周边的双河口、潘田、尼西龙等地,上演红色故事,由年轻的麻阳先民领衔,点燃革命胜利的火炬。
这些年轻的先辈们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和时代使命,是麻阳历史上第一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热血男儿。金河旋风村的孙嘉欣就是其中一个领头的年轻人。1924年2月,在长沙杜泽中学读书的孙家新经陈友奎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7月,经陈友奎、夏介绍,孙嘉欣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一批麻阳进步青年在长沙、常德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
1924年8月,刚从长沙杜泽中学毕业的孙家新,受中共湖南区执行委员会直接派遣,由长沙调至常德,途经辰溪。他肩负起组织重任,回到家乡麻阳县,也就是现在的金河镇,在那里,他作为县第一所高等小学的教师,从事党组织的创建工作。孙嘉欣一到金河,就立即着手创建党组织。通过培养青年积极分子,成立学生会,发展骨干,开展活动,谨慎秘密地建立地下党组织。11月,孙家新发展学生龚本清、聂入党,是麻阳发展起来的第一批地方共产党员。12月,经中共湘西区委批准,由孙家新领导的“中国共产党麻阳特别支部”在他的家乡——金河镇孙嘉巷正式成立。
中共麻阳特委是麻阳历史上第一个党支部,湖南第二个区域性基层党组织,湘西第一个。孙嘉欣担任特别支部书记,龚本清、聂分别担任组委会委员、宣传委员。后来,这个特别支部发展了郭等人在学生中入党。从此,麻阳的革命斗争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一个皮革篮子的故事
一车皮革篮子。
1934年冬天的一个晚上,12岁的杨长斌和父亲正在家里做饭。突然,一个拄着拐杖、衣衫褴褛的年轻人推开了门,还没等他说完,就晕倒在地上。从他帽子上的五角星,可以隐约认出他的红军身份。原来他是湘江战役中受伤的红军战士,名叫邱显达,22岁,江西瑞金人。
杨长斌和他的父亲知道红军是为穷人而战,所以他们悄悄地收留了受了重伤的邱显达。为了不被国民党官兵发现,父子俩每天偷偷上山采药,治疗邱显达的伤势。有一次,父子俩上山采药,不小心同时滚下山坡。杨长斌的大腿被石头擦掉,腿上沾满了鲜血,父亲的左手也断了。第二天,父子俩忍着疼痛继续上山采药。康复的日子里,杨长斌想起了红军和共产党。
两个多月后,邱显达溃烂的伤口慢慢愈合。有一天,他拉着杨长斌父子的手,深情的说他要追到部队了,没有什么可以报答他们的。他以前是泥瓦匠,所以织了一个皮筐作为纪念。一周后,一车皮革芦苇被织成。
邱显达走的那天,在村口的大树下,杨长斌父子砸了三个头,哽咽着说:“等革命胜利了,我一定回来看你。”说完,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杨长斌看着哥哥远去的背影,泣不成声,大喊:“哥哥,你一定要回来!”
多年来,杨长斌一直珍藏着这个皮筐。每当看到皮筐,往事涌上心头,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他常说:“保留了皮筐,就保留了红军的精神,保留了侗乡人民对红军的热爱,保留了侗乡人民对共产党的支持。”
灯笼的故事
谷仓灯
红军长征进入通道前,国民党军到处散布关于红军的谣言。芋头村的侗族村民听说红军来了,都躲进了山里。只有一个叫杨在能的年轻人,因为身手好,胆子大,就悄悄留在村里观察情况。
几乎所有的村庄都被封锁和封闭,红军战士在董村的鼓楼、凉亭、风雨桥和屋檐下休息。偶尔有几栋房子还没来得及关门。红军进去用米用柴,会留下银元,绝不白拿。杨再能从他的眼神中看出红军是一支不一样的队伍。于是,我小心翼翼地走出去,向我的家走去。一名红军战士拦住了他,亲切地请他帮忙带路去贵州。杨又看了看红军战士,看到他诚恳的样子,点头答应了。
当时红军要翻越芋头世界最高峰太平山,海拔1000多米,走路非常困难。杨看红军累得透不过气来,便主动要求挑担子,把红军送到几十里外的黄门冲。夜幕降临时,杨灿准备再次回家。红军排长不放心,就送了他一个马灯和一些防身物件。看到杨再能不就把小马灯塞到他手里了。
我到家时已经是深夜了。第二天早上,杨再次上山,给大家讲了红军的故事,然后和大家一起回到了村子里。
就在这一天,另一批红军来到了芋头的侗寨。村民们把大米、红薯和其他食物送给了红军。杨再能还组织了一批村民,提着这个小灯笼,把红军分批送到太平山...
从那时起,杨灿把这个小马灯挂在自己的屋顶梁上。后来,杨在能的小儿子杨正毅17岁报名参军,孙子杨彪18岁参军,成为杨家第二代军人。2008年,杨彪退伍回乡后,经常在“调兵过通道”纪念馆担任志愿者讲师,给游客讲述红军长征过通道的历史,讲述这个小灯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