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有三急”,听起来很难呼吁,但也是人的本能。自古以来,从王公到利民百姓,都要去一个地方解决个人问题,那就是厕所。在我的印象中有很多关于宏伟宫殿遗址的报道,但是你见过古代厕所是什么样子的吗?近日,山东枣庄国家重大工程李庄水库竣工,考古队在此挖出汉代厕所,也被评为2018年山东省考古发现前五名。今天,我们就通过这个“好吃”的站点来说说汉代的厕所。
千年大计,考古为先——海子遗址发掘背景
李庄水库位于山东枣庄,是山东省近30年来唯一规划建设的大型水库,堪称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最大的丘陵水库。李庄水库库区位于南四湖东部跨河地区,总库容1.33亿立方米,据说能抵挡2000年一次的洪水。这个项目是一个大项目,包括大坝、泄洪道、南北泄洪洞、水电站、管理区和移民安置项目。涉及拆迁的村庄有十八个,分别是:坝头村、东江村、海子村、李庄村、横岭港、西江村、卧里村、小河垭村、古山村、杨子峪村、南庄村、南岭村。
打仗要注意“军马不动粮草先动”的原则,而干工程则是“考古工程不动先动”。这么大的工程,要用多少机械,首先要按规定进行考古调查甚至发掘。如果“先上车,后买票”,那么很多破土能力强的挖掘机一发现什么就会把很多挖掘机处理掉。
于是,接到通知的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立即对李庄库区展开考古调查。考古学家在海子村东北部发现了这个遗址。这里是山前平原,东面不远处是薛河的支流西江。由于抵御自然的能力有限,早期的古人大多喜欢沿河而居,山前沿江平原是古人定居的最佳选择。果不其然,考古学家在这个面积约5万平方米的地区,收集了许多汉代陶罐、陶罐、管状瓦、板瓦等器物的残片。此外,从河岸的悬崖上可以观察到,耕作土层下的文化层厚度为0.5 ~ 1m。
海子遗址航拍图
根据水库总体规划,海子遗址所在区域确定为李庄水库取料场,需要进行大规模机械取料。而水库建成后,由于蓄水,该区域将被完全淹没。为避免破坏地下文物信息,最大限度保存文物信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郑州大学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两次对海子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两次发掘共发现并清理出2条沟渠、2间房屋、7处地穴式建筑遗存、2条道路、4条窄基槽、2个炉具、118个灰坑、2座墓葬、1条沟渠、4个炉具、82个灰坑、7座墓葬、4座清代墓葬。
看似“平平无奇”的遗址却入选了2018年山东省五大考古发现?
2019年初,山东省评选出去年五大考古发现,海子遗址发掘榜上有名。如上所述,前后挖了两次的不是沟就是坑。没听说出土过什么精美的文物。它是如何成为“五大发现”的?考古队有没有保密,选的时候公布?不完全是。这些是考古队在这里挖掘出来的东西。
其实考古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古人遗留下来的信息,而这些遗址都是古人活动遗留下来的。许多信息可以通过科学手段提取出来,可以反映当时生活的方方面面。当遗址被破坏时,必须挖掘它来提取这些信息。这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就是最大程度的保留文物的信息。所以能挖出金银财宝的不是考古,入围几项重大考古发现的项目,也不是像海昏侯墓一样全是金盖的。这个海子遗址有什么优势?
汉代房屋遗址F1残墙基础的考古发现
根据现有的发掘结果,海子遗址存在一个基层聚落,其规模可能与汉代行政单位的“里”相对应。我们现在是一个“省-县-乡”的行政区划,有“村”等等。汉代也是如此,除了“郡”和“郡”之外,还有“亭”和“李”之下。在汉代的地方行政体系中,有一句话叫“筑亭筑阁为国”,《续汉百官志》中也有“百户一里”的说法。我们知道刘邦曾经是一个“亭长”,这说明“李”是汉代一个比较基础的聚落组织。
在发掘区的西部,考古队发现了一条奇怪的汉代水沟。这条南北向的海沟长约230米,宽2.5 ~ 3米,深0.3米。沟内有保存完好的石墙基础和铺有陶片的道路。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规模。后来考古队经过勘探,发现这条沟位于遗址的西部边界,所以这条沟的用途很明确——聚落界沟。
汉代的街沟
在聚落内部发现了七座汉代地穴式建筑。它的平面呈规则的长方形,面积35 ~ 70平方米,深度1米以上。有两个相邻,并排分布的现象。考古队复原了这种建筑的建造方法:先将地面上的坑挖出来,然后在坑壁内侧砌石或靠墙立石板。大部分东西两侧都有由两块竖板组成的“通道”,有的两侧都有“通道”,且“通道”底部向内倾斜,大部分还在斜坡上铺石板。坑大部分凹凸不平,中间凹陷或倾斜。
有趣的是,坑内堆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大量的石块和瓦片,下层是含有大量黑灰的深灰褐色堆积。后来考古队将下层土壤样品送到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进行检测,发现其中含有大量来自人和动物粪便的粪固醇。这个地方就是汉代的厕所,学名“Ku厕所”。
清洁“抽水马桶”
聚落边缘以沟渠为界,聚落内部有房屋,也有养殖用的畜圈、仓储单元和小型农业用地。遗址周边2公里半径范围内分布着许多汉代墓地。对这些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对于研究汉代中小聚落具有重要意义。
考古不仅关注王侯将相的大墓葬,这些中小型聚落的信息也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值得一提的是,考古队员表示,本次发掘对所有发现的遗迹都采集了土壤样本,对重要遗迹采集了详细系统的样本,并进行了多学科合作。我相信未来实验室会传来更多的好消息。
汉代的厕所有很多用途——除了养猪,它们还可以逃命。
如果说中小聚落的学术意义,一般大众关注有限,但汉代出土的厕所确实为吃瓜的人准备了一个“好瓜”。因为汉代的厕所远比现在的厕所“实用”。
汉代人追求“死如生者”,死前得到治疗,死后被按比例恢复到另一个世界。因此,汉代人以陶塑的方式将以前的亭台楼阁、鸡、狗、鹅、鸭带到墓中,称之为“随葬品”。
汉代陶制厕所与祁鸣的考古发现
汉墓中的随葬品极其丰富,成为反映汉代生活的有力证据。汉墓中出土了许多陶制厕所。从这些“厕所模型”中不难看出,当时的厕所主要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和今天的厕所一样,下层是猪圈。猪圈有圆形、椭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墙。厕所门外有坡道通道,供人们上下。马桶内部的地板上也可以看到长方形的马桶坑。这些坑直接通向下层猪圈,粪便可以从这里落入猪圈。可以用多用途来形容。
这种厕所无疑是“有品位”的。因为,当时人们养猪的时候,食物和饲料没有现代那么丰富,也没有今天那么卫生。大家都知道“吃屎改不了”这句话。能圈养的猪也会把人的排泄物当成“美味”。当然,一些上了年纪的朋友可能知道,这种把厕所和猪圈连接起来的做法在上个世纪在很多农村地区还是很流行的。
上世纪的猪厕所据说上厕所很容易被猪咬到
当然,把厕所和猪圈连接起来,并不意味着猪只会喂人的排泄物,还会喂食物和草。然而,用这种方式喂养的猪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寄生虫很多。当然,在物质匮乏的时期,人们也忘记了这些禁忌。毕竟在一个很难填饱肚子的年代,吃到美味的猪肉就足够了。
除了解决“内部紧急情况”,厕所也是一个可以出去的地方,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迫切的需求。目前在聚会上有一种特殊的行为,那就是借厕所来逃避付账。在汉代,当时的人们也有借厕所脱身的习惯。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鸿门宴”,香庄剑舞就是给裴公的。刘邦躲过许多杀机后,终于以“上厕所”为借口,带着樊哙等人逃走了。
除此之外,曹操在历史上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建安元年,狄咸在许都大摆宴席,曹操发现杨彪面露愁容,临危不惧。他连饭都没吃,所以“照顾好自己的病,上了厕所,但因为出去了,又回到了营地”。。
学术界讨论过这个有趣的话题。有人认为,从厕所逃生的途径之一就是“翻墙逃生”。所谓“上墙”,就是猪圈的院墙。不难发现,卫生间的平面与猪圈墙的高度基本一致。厕所入口处有一个斜梯。通过梯子后,你可以到达猪圈的院墙,轻松脱身。
有“猪窦”的陶制马桶
还有一条路线是走“猪窦”,就是在猪圈的墙壁上凿出上圈以下的洞,目的是清理粪便。国家博物馆里的这个绿色釉陶厕所可以清楚地看到“猪窦”的位置。虽然这里气味浓烈,环境恶劣,但也是危机时刻可以钻爬的逃生通道。
如今,我们正在经历“厕所革命”,许多农村地区的旱厕正在消失。不过,通过这些考古发现来了解汉代的厕所还是蛮有意思的。尤其是刘邦在过去的时候,很有可能翻过猪圈墙逃命,就更“有品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