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很多新手父母在养育孩子时得到的一种感觉。
最近,因为孩子们逃学,琳琳每天都很着急生气和流泪。昨天做饭的时候,因为想多了忘了关煤气,不小心把锅里的汤煮干了。结果瓦罐爆炸了,厨房一片狼藉。
看到房子里乱七八糟,孩子们不听话,琳琳蹲下来哭了。琳琳觉得很委屈,一怒之下收拾行李跑回了家。她不想继续照顾家里坏掉的东西,所以她可以和他们一起制造麻烦。
回到家,眼尖的妈妈突然看到女儿红红的眼睛,瞬间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当琳琳仔细看到母亲的询问时,她不禁感到难过。她伤心地说:“西溪逃学,整天只知道去网吧。我不知道他奶奶是怎么带来的。反正我控制不了他!”
看到女儿三十多岁还像个孩子,琳琳的妈妈安慰她:“你多大了,还生孩子的气,至于吗?再说,你小时候每天,你和他爸都在忙工作。谁照顾孩子?你婆婆不是把他们都养大了吗?现在你抱怨婆婆带不好,不是你自己造成的。”
当琳琳听到她母亲问她时,她更加愤愤不平。刚生完孩子的时候,妈妈说孩子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这样才会有安全感,更听父母的话。但是当时工作稳定,不想辞职照顾宝宝,就把宝宝给了婆婆4个月。
当他想到自己的孩子上一年级时,他开始厌倦学习,没有回家。他听到父母的诵经声就想逃跑,但他对奶奶很孝顺。没有人可以批评或责骂。
其实青春期的孩子有这种行为是很正常的。毕竟他们感受不到亲生父母的陪伴和管教,所以会用一些不好的行为吸引父母的注意。我们必须知道,社会上这样的孩子太多了。
根据青少年犯罪学家李玫瑾教授的说法,父母如果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就不能错过这三个时期。
在一岁或一岁前带上自己的孩子
生活中,很多父母会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就把孩子交给老人,但众所周知,这个阶段的孩子最依赖的是母亲和家人。就像有些孩子不喜欢陌生人靠近一样,因为不熟悉他们的脸和气味会让孩子感到害怕和不安全。
特别明显的是,当妈妈抱着孩子的时候,会开心地笑,看起来很满足,这是别人给不了的。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如果父母在孩子一岁之前不能很好地照顾孩子,长大后会变得更加敏感和暴躁,这对他们的成长非常不利。
工作可以随时做,但孩子的安全感是无法替代的。最好母亲能在1岁前照顾好孩子,这样不仅孩子的身体发育会更好,而且和母亲的亲密度也会更强。
对两岁或六岁前的孩子说不
现在大部分家庭经济条件都比较好,而且因为孩子是独生子女,所以会一直服从所有的孩子。尤其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会比父母更宠孩子。要知道,中国自古就有“隔代亲”的说法。
但是,6岁之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模仿吸收最关键的阶段。如果父母一味溺爱,只会变得霸道自私。所以,家长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勇敢地对孩子说“不”,让孩子明白有些底线是不能打破的。
社会上之所以有这么多“啃老族”孩子,是因为父母的过度放纵。所以,父母要想有一个安稳的晚年,一定不要溺爱孩子。
第三,重视孩子12岁前的心理教育
我们常说,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要知道给孩子几百万的零花钱,不如读书和和孩子聊天有价值。
因为工作环境的原因,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日夜加班,却一不小心忽略了对孩子心理教育和陪伴的重视。作为父母,我们必须明白,12岁之前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是孤独的,是自卑的。
因此,即使你工作很忙,父母也不应该忘记陪伴孩子。当然,一点陪伴也不会影响父母的工作,比如下班后回家和孩子一起吃饭,听听学校里发生的小趣事,周末出去逛逛游乐园,这样孩子的心理发展就不会缺少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