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送人的礼品特产 热闻 今天 一份贵重“天外礼品”送出 谁分到了月球“土特产”

栏目:民生 2021-09-18 18:28:18
分享到:

今天,一份珍贵的“外太空礼物”送出!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科研正式启动,13家科研机构的31项申请经审核通过。

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表示祝贺。“祖国越来越好了!”

然而与此同时,很多人也产生了疑问,这种月球“土特产”到底是分发给谁的?用来做什么?

向13个科研机构分发了“土特产”

说起这个“土特产”,图中是这样的。

嫦娥五号采取地面采样和钻探的方式进行采样,本次发布的所有样本均为地面采样。

去年12月17日,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回收月壤1731克。

今年4月,国家航天局发布首批44个月球样品,总重量56.8812g,开始接受贷款申请。来自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院、核工业集团、航天科技集团等23家科研机构的37位用户提交了85份申请。

第一届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全体成员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借用申请进行集中评审,37人现场答辩。

经审核,13家科研机构31项申请获批,对应21个样品,共计17.4764g,其中光学样品6个,重量157.6mg,岩屑样品13个,重量868.8mg。

这13家科研机构是谁?

据《中国航天报》报道,来自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北京核工业地质研究所、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获得首批样品研究资质。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航天局介绍,正计划组织部分月球样品赴西藏毛主席故里湖南韶山异地进行灾难恢复,以慰毛主席“赏月九天”的夙愿。

此前《新闻网》报道,据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专家介绍,异地存放灾备的原因是,如果所有样本都存放在一个地方,一旦被污染或保存环境受损,所有样本都将无用武之地,需要另找地方储备一份作为第二保险。未来,随着月球样品数量的增加,将会有更多的保护地和展览地。

月球“土特产”有三大用途

今年1月18日,国家航天局首次发布《月球样品管理办法》,明确提出月球样品原则上可分为永久存储、备份永久存储、研究和公益四种基本用途。月球样品的管理和使用遵循中国缔结和加入的相关国际公约,国家航天局鼓励基于月球样品的国际联合科学研究空以促进成果的国际共享。

嫦娥五号探测器月面自动采样。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燕华曾表示,月球样品包括三种用途:

第一类:主要目的是进行科学研究;

第二类:部分样品将进入西藏国家博物馆向公众展示,进行科普教育;

第三类:一般根据国际合作公约和多边双边合作协议,将月球样品和数据管理方法发布并与相关国家和世界的科学家分享,根据国际惯例,其中一些可能作为国家礼物赠送。

今天,在月球“土特产”分配会上,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刘继忠说:“每一个样品都是珍贵的,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保护好样品,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样品。减少研究中的样本损失。”

据了解,研究样品的借用期原则上不超过一年,这些月球样品应用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月面过程、火山活动年龄、月球演化过程等。

此外,据此前报道,这些对月球土壤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人类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还可以为月面机械设计与操作、宇航员服装设计、着陆点选择等提供依据。中国航天后续月球和深空空探测任务。

其获得的月球样品将为未来载人登月和月球基地选址提供数据,为人类在Tai 空探索其他星球奠定坚实基础,是人类向Tai 空进军的一大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主任朱日祥说,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样品与过去美国和苏联获得的月球样品不同。通过对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样品的研究,将对月球和行星的演化以及行星的宜居性产生新的认识。

苏联带头,美国大肆“挖掘”

回望历史,人类在登月“挖土”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

早在40多年前的美苏太空竞赛中,美苏两国都热衷于去月球采样。苏联可以说是先行者,这可能与苏联放弃载人登月有关,于是转向无人空探测器采集月球样本。

1970年9月12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人月球采样返回探测器“月球16号”。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后,它使用自动钻机收集月球样本,然后将样本封装在返回舱中。随后,上部升级舱从月球表面起飞返回地球,最终返回舱于1970年9月24日在苏联着陆。它从丰富的月球海洋中提取了101克的小样本。

1972年2月14日发射的月球20号遇到了玄武岩,从阿波罗尼亚斯高地只采集到55克月球样品。1976年8月18日,“月球24号”在月球危险海域南部软着陆。它从2米深的地方挖掘月球岩石,从月球危险的海洋中总共获得了170克样本。

上世纪50年代末,苏联率先发射火箭和人造卫星,因此也率先进行探月,美国也不甘示弱。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通过阿波罗计划实现了载人登月的目标。从1969年7月到1972年12月,美国进行了7次载人登月任务,成功地将12名宇航员送上了月球。虽然载人探月采样返回技术更复杂、成本更高,但由于宇航员可以在舱外活动,走很远的路,通过月球车采集月球样品,载人飞船从月球采样返回不仅采集量大、选择性强,而且采集范围广。从阿波罗11号到17号,带回的月球土壤和岩石样本总计约381.7公斤。

这次中国采集月球样品,意味着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的国家,这对中国提高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和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40多年前一克,现在1731克样品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本来自月球上一个叫风暴洋的地方,与美苏采集的月球样本不同。

为什么选择在这里挖“土”?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李春来表示,选择这个地方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考虑我们进行样品检索和原位探测的科学价值因素。李春来说,俄罗斯和美国在月球上的9个采样点都在月球纬度30度范围内。嫦娥五号的采样点选择了纬度为43度的风暴洋东北角的玄武岩区域。“这是一个全新的采样区。新样品研究要对月球表面的风化作用、火山作用、区域地质背景和区域地质演化做出大量的科学研究贡献。”

40多年前,中国从美国接收1克月球样品用于研究;如今,中国自主采集月球样品1731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从月球取回样品的国家,也是人类时隔44年后第二次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这一过程既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和伟大飞跃的直接体现。

中国科学院院士、天体化学和地球化学家欧阳自远,在整个过程中经历并见证了这一伟大飞跃。他带领团队研究了40多年前美国捐赠的1克月球样品的一半,并在10多年前担任中国探月工程第一任首席科学家。此后担任中国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高级顾问。

他回忆说,当他奉命组织一个团队研究美国赠送的1g月球样品时,他说样品被密封在有机玻璃中,看起来像拇指那么大。拿出来之后,他发现其实只有小黄豆那么大。研究团队用一半样品的0.5g进行研究,另一半送到北京天文馆保存展览。“获得所有结果大约需要三到四个月,我们发表了一篇又一篇论文。我们就这0.5克样品发表了14篇科学论文。”美国同行也认为中国科学家在研究方面做得很好。

针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研究,欧阳自远指出,要动员全国力量,求实务实,发挥各自优势,全面解剖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做到有价值。他说,中国这次从月球取回了1700多克样品,建成了专门的月球样品实验室,拥有大量相关科研人才和一系列先进的科研设备,必将取得越来越大的研究成果。

中国的航天事业正一步一步稳步向前发展。

我们的目标是星星和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