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节
八一建军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的成立而设立的。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八一”二字作为解放军军旗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个纪念日被改名为解放军建军节。
八一南昌起义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和汪精卫在南京、武汉发动“清共”后,中共中央决定利用当时共产党控制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任命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专门领导起义。
7月27日,、李、谭平山进入南昌,以南昌市中心的西马池江西大酒店为起义指挥中心,根据中央决定,立即成立前敌委员会,由担任前委书记,李、彭湃、云、谭平山为前委委员策划起义。
准备过程的曲折
几乎被解除军事权力的总司令
几乎与此同时,根据汪精卫的指示,国民党将领张发奎决定安顿叶挺、贺龙等亲共人员的部队。他一边命令叶挺、贺龙集结德安待命,一边以召集叶挺、贺龙到庐山开会为名,密谋解除他们的军权。时任张发奎第四军参谋长的叶剑英,以游览九江市甘棠湖为名,将张的阴谋告诉了叶和何。贺龙和叶挺商定了对策:不去庐山开会,不执行张发奎的命令,集中兵力在德安,部队立即开进南昌。7月26日至27日,贺龙、叶挺先后带兵到南昌。
张发奎 张发奎
起义原定于7月28日,但由于部队刚到,开始准备工作为时已晚,所以7月27日前委决定将起义时间改为7月30日。28日,向贺龙介绍了举行起义的方案,征求了贺龙的意见,任命贺龙为起义总指挥。
邓小平、贺龙、朱德 邓小平、贺龙、朱德
共产国际有一个问题
当时,作为中共中央,共产国际发来的一份电报差点要了起义的命。共产国际发出了模棱两可的指示:“如果我们确信成功,我们认为你的计划是可行的。否则,我们认为让共产党人辞去相应的军事工作,用他们来做政治工作,是比较合适的。”为此,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委张被专门派往南昌传达这一指示。7月30日,张抵达南昌。在向原委员会传达共产国际的指示后,他强调:“目前,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争取张发奎,并得到张的同意,否则我们不能擅自行动。”但是等大多数同志认为,“现在的目标应该是党中央站在领导地位,不能再依靠张”。结果,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周恩来也为此拍了一张桌子。20多年后,周恩来在谈到南昌起义时说:“拍桌子的举动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李和谭平山也很生气,但30天起义的计划无法实施。
这时,得知叶、何部队动向的张发奎,决定严令贺龙、叶挺限期撤回九江;并决定在二方面军中“开展清共”,并逮捕了共产党员云、廖干武、高等。叶剑英立刻偷偷把这些情况告诉了几人。惠、廖干武、高连夜从庐山赶到南昌,向前委报告紧急情况。
面对严峻的形势和前委多数人的强烈要求,共产国际代表张最终妥协:鉴于南昌实际情况,不能改变暴动计划,亲自同意举行暴动,作为中央常委和委员,负责向中央和共产国际解释。31日,前委决定8月1日凌晨4时举行起义。
朱德设宴款待,滇军叛徒差点出大事
7月31日下午,贺龙召开二十军军官会议,宣布起义决定。根据起义指挥部的部署,当天下午,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总队团长、南昌市公安局局长的朱德设宴招待了在南昌设防的滇军第三军的两位首长,然后请他们打牌,意图拖住他们,配合起义。当晚,来自云南的20军副营长赵偷偷跑去给云南的两位领导和朱德的宴会讲故事。两位领导人立即找借口离开了营地。朱德赶到二十军司令部,把这件事告诉了总司令贺龙。总部立即决定提前2小时举行起义。
叛乱分子戴着“红领巾”
在很多电影、书画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南昌的起义军戴着红领巾,这是因为南昌起义期间,起义部队仍然穿着国民革命军的军服。国民革命军的服装当时前敌指挥部部署起义队伍,脖子上戴着臂章,围着红领巾,以区别敌我。
战斗过程
8月1日2时,起义军连开三枪,猛攻南昌城内外守敌。这时,江西省主席、国民党武汉政府第五军总司令朱培德在外领兵,仅第五军警卫团和第三、六、九军驻守南昌及其郊区,共三千多人。
起义军第二十军第一师两个团在贺龙、刘伯承的指挥下,向八路军总部发起进攻。驻扎在指挥部的守备团是朱培德的精锐部队,已经提前获得了叛逃副营长的举报信,并做好了战斗准备。战斗异常激烈,敌人集中火力切断了叛军进攻部队的必经之路。第一师师长何金寨、第一团团长刘大武率队,利用私宅攀爬占领制高点,以猛烈火力压制敌人,掩护正面进攻。他们还组织部队过街进入小巷,翻墙爬岭,从背后包抄敌人。最后,他们把敌人压进了他们的总部大院,迫使他们投降。在清理俘虏时,叛变的副营长赵被抓枪决。
叶挺指挥二十四师两个团,向驻守在天主教堂、匡庐中学、宫媛的敌人发起进攻。由于事先仔细调查和了解了敌人的情况和地形,战斗进行得很顺利。该团团长廖回忆说:“我以夜间行军为借口,带领72团悄悄逼近23团、24团,然后突然上交了警卫员的武器。迅速冲进第24团营房。7月底,南昌天气闷热,许多敌军官兵睡在铺着地垫的院子里。当起义军冲进来时,这些毫无准备的“只穿短裤的大白条”都毫不费力地投降了。第71团的战斗也很顺利。时任团连长的肖克回忆说:“三营攻打天主教堂,我们二营攻打匡路中学。在营长廖快虎的带领下,我们冲进了学校。敌人撑不住了,所以他匆忙爬上墙,试图逃跑。墙上已经装饰了工人纠察队和我们公安局的人。他们一停下来,敌人就回到了原来的位置。这时,我们将紧紧包围敌人。拂晓时,敌人所有的营都被解除了武装。"
第20军教导团、第11军第10师第2师第1师迅速包围了小营和大营。大营守军的一个团慌慌张张抵抗了一会儿,因为无法突围逃跑,只好放下武器。叛军冲进了另一个敌军团驻扎的小营。大部分敌人大喊:“别误会!别误会!”他交出了他的枪。在城北的牛行火车站,二十军三团三营营长王炳南听到枪声,迅速将埋伏在敌人宿舍外的部队摆开。敌人睡得迷迷糊糊时,他交出了枪。
战斗至天亮,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枪支5000余支,子弹70余万发,大炮若干门。同一天下午,马晖玲第25师73团全体、75团三个营、74团机枪连在聂荣臻、周士第的率领下起义,第二天到达南昌。起义终于成功了!
南昌起义的意义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第一次反国民党武装斗争,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鲜明的武装斗争旗帜,揭示了共和国的革命趋势。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在1955年授予的十大元帅中,朱德、刘伯承、贺龙、陈毅、聂荣臻、林彪参加了南昌起义。叶剑英虽然没有直接参加起义,但为起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十大将领中,苏羽、陈赓、张、许光达等直接或间接参加了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突出贡献的叶挺、彭湃、云戴颖、廖干等都参加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产生了如此多的将领,这在世界战争史上是罕见的。由于南昌起义的重要作用,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个纪念日被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建军节。
梵蒂冈观点:枪杆子里出政权,南昌起义就是开始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