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怎么读 4.苏洵:育儿不是简单事 时时处处须用心。

栏目:美食 2021-09-25 08:30:09
分享到:

苏洵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细读细读,你会发现他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而是离我们很近。我们甚至可以从他身上读到很多自己的影子,甚至觉得他有很多和我们一样难以忍受的感受:

第一,我小时候不是“好孩子”。

苏洵小时候一点都不喜欢读书学习,但却喜欢在山水中遨游。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游侠,这与他聪明好学的哥哥苏欢完全不同。我弟弟苏欢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被苏家附近的亲戚朋友奉为教育孩子的楷模。我弟弟苏洵,就是苏家附近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天差地别,街坊的亲戚朋友提醒苏洵的父亲苏旭要多管教苏洵。

第二,他婚后不是“好丈夫”。

苏欢24岁上中学当了秀才后,名声传遍了蜀地。作为弟弟,苏洵要么不服气,要么试图证明自己不是“熊海子”。16岁时,他也参加了进士考试,成绩显而易见。失败后,苏洵对科举更加反感,跑回家结婚。按说结了婚,苏洵应该承担起做儿子做丈夫的责任。可惜的是,还在用心玩耍的苏洵,根本无法关心妻子,常年奔波。石成,一个情不自禁的妻子,只能肩负起持家的重任。

第三,生孩子不是“好爸爸”。

苏洵和他的妻子石成有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除了苏轼和苏辙,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相继去世。其中,大女儿不到一岁就去世了。她去世时,苏洵还在外面旅行,空把妻子一个人留在家里承受丧亲之痛。后来大儿子和二女儿还没等苏洵悔过就去世了。三女儿苏八娘,从未活过十八岁。

苏洵虽然有那么多不幸,但仔细想想,就不会觉得你看不起苏洵。毕竟,在做孩子、做丈夫、做父亲的早期,每个人都会有这些不幸。有什么说法?第一次做儿子,做丈夫,做父亲。他们都在摸索。犯错不是很正常吗?

关键是犯错后怎么办。

这就是为什么苏洵比我们很多人都伟大。他可以犯错并改正,在犯错的过程中,他做得很好,甚至很棒。

别的先不说,先说说苏洵在育儿方面的“犯错改错”。前面我用了苏轼的父亲:父子同林鸟,却同甘共苦,告诉苏洵要做好榜样,苏轼的父亲:育儿捷径在哪里,却又严谨肯定,简单讲了苏洵明确育儿责任后的做法。现在,我想多谈谈苏洵的育儿方法:

1.学术训练首先要注意读历史。

苏门的理论特别注重历史研究,这是从苏洵开始的。据史料记载,苏洵特别喜欢历史书《战国策》。从父亲苏旭的葬礼回家后,他正式开始教育苏轼和苏辙兄弟,并亲自撰写了数千卷古籍,作为教科书,教育苏轼和苏辙兄弟学习。

有了课本后,苏洵经常指导和要求苏轼、苏辙背诵和抄写。苏洵说,他想“记住祖先的行程,并把它藏起来作为展示后代的家”。苏洵的话,意思是我要收藏大量的书籍,建一个家庭图书馆,让我的儿孙能够“读万卷书”。据史书记载,苏轼跟随父亲苏洵读书时,天天抄韩曙。

得益于小时候读了几千本书,苏轼对各种典故都很熟悉,甚至能活学活用。苏轼曾在考试中引用一个典故,说在尧舜时代,一个人犯罪了。作为一名司法官员,皋陶三次提议杀了这个人,但帝尧三次赦免了他。作为文学领袖,考官欧阳修一生博览群书,但他对这个典故很陌生,于是他问同为考官的梅。梅也不知道,只好用“为什么源”回答。后来苏轼去祭奠考官欧阳修时,欧阳修还在不停地问苏轼。苏轼回答说,典故出自《后汉书·孔融传》。欧阳修是个认真的人。他仔细阅读了孔融的传记和他所有的参考资料几次,但都没有找到。他还问苏轼。苏轼说,孔融在说服曹操时,根据曹操的事情编了一个典故,而他写这个典故时,严格按照尧帝的宽容和皋陶的执法。欧阳修被这个解释惊了又惊。他和朋友们谈论这件事时,多次称赞苏轼。“这个人可以说是读书好学,善用书,他的文章在其他日子里也将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欧阳修的判断非常准确。后来,苏轼接替欧阳修成为大宋朝的文学领袖,即使在苏轼去世后,他仍然闻名于世。

2.注重在培养兴趣中激发好奇心。

苏洵煞费苦心地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与现在的父母不同,苏洵不强迫孩子学习。他总是强调“我给你买了这么多书,你为什么不读?”相反,他有他自己的方式,甚至在他的头上说话。

怎么做?

也就是每次苏洵看书的时候,看见苏轼来了就把书藏起来不让兄弟们看。有一两次,兄弟俩并不在意。当次数增加时,两兄弟特别好奇,想办法探究父亲到底在隐藏什么。久而久之,两兄弟对书中的宇宙充满了无限的热情,慢慢爱上了读书。

3.在选老师的时候注意博主的长处。

苏洵不仅自己教两个孩子,还注重给儿子找好老师。

当苏洵在家为父亲苏旭守孝时,他的二哥苏欢也在家。苏洵并没有因为二哥比自己高而疏远他,而是要求苏欢做他两个儿子的老师。苏欢还致力于传授学习方法,并告诫两个侄子,学习的时候,一个人的时候绝不偷懒。苏轼的兄弟们正是在叔父的教导下,学会了谨慎和自省。

除了在亲戚中为孩子寻找好老师,苏洵还带着孩子去眉山拜师。当时眉山有一位叫刘慧芝的先生,非常擅长为老师学习。苏洵带着苏轼的哥哥去请教老师。苏轼的兄弟们在刘老师那里苦读了一整天,收获颇丰。

4.在学习和成长中注重游学。

苏洵一直热衷于在四川的山区学习和旅游。因此,在教育孩子时,他并不追求学习到死。他更喜欢把两个儿子带出书房,出去学习,拓宽知识面。

读书时,苏洵带着儿子们主要去周边地区读书。当我决定带儿子们去北京赶考时,我提前出发,翻越秦岭,通过海关,在游学中结合知识和实践,最终到达汴京,我的两个儿子在进士考试中一鸣惊人。

5.学习考试要注意情况。

虽然苏洵科举失败,但他一生都在孙山出名。不是苏洵考不上,也不是他能力不足,政治不正。他在考试制度和诗歌写作方面更失败。苏洵虽然科举失败,但他始终关注科举,能够敏锐地发现科举考试规则的变化:科举考试从注重诗歌转向注重与现实相关的策略和理论,强调学以致用。

苏洵发现这一变化后,立即将其运用到两个儿子的教育中。他请苏轼、苏辙兄弟背诵、模仿名篇,欧阳修的文章最为重要。果然,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苏轼、苏辙兄弟考科举时,欧阳修是主考官。据说欧阳修在批苏轼试卷的时候特别满意,准备拿第一名。甚至他的弟子也可能是他引以为傲的弟子,曾巩,当发布名单的人引起其他人议论时,他被授予第二名。欧阳修揭开面纱,才知道苏轼不是他的弟子,他后悔了。后来,苏轼坦言,年轻时读书写字都是为科举而设计的。

苏洵不仅在学习考试中提前计划,还担任了两次考试的代理人。他利用多年积累的人脉,不断宣传两个儿子的文学才华,为他们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两个儿子,尤其是长子苏轼,成了欧阳修和韩琦的座上宾。

此外,苏洵对自己的两个儿子成龙非常崇拜,甚至对儿子的研究也隐含着深刻的意义。为了激励两个儿子好学上进,他特意把书房的名字从“南轩”改成了“来凤轩”。苏洵精通《易经》,“来凤”二字取自八卦中“巽”的占卜意图,代表风,希望两个儿子好好学习,最终成就大才。当然,历史上有“来凤轩”的说法,据说是取自“引凤”的意思。无论哪种方式,都体现了苏洵和妻子石成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