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绒“维也纳之声”是如何产生的?这一块“音乐黄金”是如何在175年铸造的?我们可以从专家学者的叙述中窥见一斑。
“天鹅绒”音色
在国际乐坛,维也纳爱乐乐团有自己的音色。
简单的比喻内涵丰富。
“像天鹅绒”,它的音乐质感一定要细腻、圆润、柔和。正如中提琴演奏家、乐评人景作仁所描述的,维也纳爱乐乐团“每一个声音都是一种带有装饰感的声音,就像被金丝包裹的美”。“更有价值的是,这种美是一种自然的、原始的表现,而不是人为的机械呈现。”
在细腻的质感上,我们可以呈现和谐的和谐。在维也纳爱乐乐团,每个声部的音色都是相互“依赖”的:木管乐器的声音有着弦一样的美和歌声;琴弦也有木管的流畅性和光彩;铜管的声音介于两者之间,声音既威慑力又柔和,柔和又柔和。
因此,当琴弦、木管、铜管和谐和谐地发出声音时,不会有爆裂的效果,也不会有粗糙的痕迹。无论演奏什么样的乐句,都是高度控制,与优雅的音色紧密配合,如丝绒般纯净,自然无瑕。
此外,维也纳爱乐乐团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色。截至目前,乐团坚持使用双簧管、圆号等地方特产,这些也是“维也纳音色”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韩斌看来,天鹅绒般的“维也纳之声”令人惊叹,但事实上,“事出有因”。
“维也纳爱乐乐团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常设乐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没有自己的乐队。在表演歌剧和舞剧时,他由维也纳爱乐乐团伴奏。演出大型交响乐作品、大型歌舞剧需要伴奏,对乐团要求很高。”
因此,维也纳爱乐不仅掌握了各种音乐作品,还在与歌手合作的过程中加深了对音乐和人声的深刻理解。乐团非常重视音色的和谐统一。乐手虽然技艺高超,但不是炫耀技艺的关键,而是要注意每一种乐器与每一种声音以及整个乐队的协调。
世代相传的传统保留地
作为享誉世界的老牌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已有175年的悠久历史。
维也纳作为哈布斯王朝的政治文化中心,早在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时期就创立了宫廷管弦乐团,但直到1833年,弗朗茨-拉赫纳才创立了最早的“艺术家协会”,应维也纳市民的要求,举办了一些具有保留性质的音乐会。之后,在歌剧《温莎的风流女子》中大受欢迎的作曲家奥托·尼古拉,成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并于1842年3月28日举办了第一场音乐会。
维也纳爱乐乐团脱胎于宫廷乐团,但此后一直在职业化、现代化的道路上前行,成为世界上的标杆乐团。既长期保持较高的音乐水准,又形成了保障乐团发展的有效机制。
没有固定指挥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独特传统。起初,音乐家投票选举乐队指挥,任期为一年。然而,在1933年之前,常任指挥经常离开维也纳到各地巡回演出,观众希望听到更多指挥的诠释,于是乐团放弃了常任指挥制度。乐团可以和世界顶级指挥家双向选择,“爱上多位指挥家,却不嫁给一位指挥家”。在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历史上,李希特、马勒、莫特、沙尔克、穆克、尼基什、理查·施特劳斯、阿多帕、索蒂、小泽征尔等名字都曾闪耀一时,留下了自己鲜明的艺术印记。
与选择和指挥的国际化不同,维也纳爱乐音乐人的作曲颇具本土化。乐队成员大多是奥地利人,外国人基本都在奥地利学习过。甚至还有很多父子、父女,甚至双胞胎,一家三代,体现了家风传承。当然,乐团并没有因为音乐家的“家庭化”而降低门槛。维也纳爱乐乐团对音乐家的选拔和考核机制非常严格。一旦出现空短缺,就会公开招聘。被选中的人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有两年的实习期。实习期结束后,他可以参加维也纳爱乐乐团的一些活动,然后三年后可以申请成为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成员。
在维也纳,音乐教育与音乐实践密切相关,形成良性循环。卞祖山的朋友毕业于维也纳音乐学院,曾任维也纳爱乐乐团第二小提琴首席,后回到维也纳音乐学院担任乐队课程教授。边祖山说,很多像他这样的人,从维也纳音乐学院毕业,进入维也纳爱乐乐团后,在多年的表演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回到学校教书育人,把优良传统传承给下一代。
正如指挥家沃尔特曾经说过的那样:“当时组建剧团的音乐人都走了,现在的音乐人是一个新的群体。然而,维也纳爱乐乐团仍然是维也纳爱乐乐团,它已经保存了几代人。”
德奥音乐的文化自信
在西方音乐史上,很多说德语的一流作曲家都留下了英名,他们的作品也繁荣至今。自巴赫和亨德尔之后,德奥家族成为公认的音乐艺术领袖,其光辉的名字像指挥棒一样代代相传:海顿、莫札特、贝多芬、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瓦格纳、布鲁克纳、勃拉姆斯、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勋伯格、魏博恩、伯杰...这些名字贯穿了三个世纪,在漫长的岁月里,它们与德国联系在一起
据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教授介绍,“德奥音乐”给人的感觉真的和意大利、法国、俄罗斯音乐不一样。它强调深刻性、彻底性、复杂性和内在性,这与意大利人的唱腔、法国音乐的色彩和俄罗斯人擅长的长线抒情有着明显的区别。杨认为,德奥音乐的“诗性哲学”是其自身优秀的秘密基因:“德意志民族近300年来音乐、哲学、诗歌的丰富,在这三个最抽象、最精神的人文领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成为了著名的‘音乐民族’和‘诗性哲学民族’。”
维也纳爱乐根植于“音乐之城”深厚的音乐土壤,自然流淌着德奥音乐的血液。所以在解读德奥音乐时,往往呈现出惊人的深刻、精准、自由、流畅。以贝多芬为例,与世界其他一流乐团不同的是,维也纳爱乐乐团强调的是贝多芬作品中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人文特色,而不是激烈的矛盾和斗争,从而给观众带来了非凡的聆听享受。
“很少有人把‘创新’和‘改革’这两个词与维也纳爱乐乐团联系在一起。”韩斌说。维也纳爱乐乐团并不保守,经常演奏其他国家作曲家的作品。但它始终牢牢扎根传统,稳步前行,随时随地展现着“正宗”“大家”的自信与从容。只有这样,天鹅绒般的“维也纳之声”才能代代相传,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