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作家 新生代作家四人谈 都谈了啥

栏目:国际 2021-11-25 22:54:43
分享到:

事情发生后,李二、张清华、毕飞宇和艾薇合影留念

“我和毕飞宇交流的时候经常吵架,今天也不算太大。”

在第二轮演讲中,毕飞宇和艾薇对不同时代精神资源的差距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毕飞宇并不认同艾薇“进入90年代后,因为失去了80年代的精神资源,达不到80年代的文学地位”的观点。他认为,对于中国的作家、批评家和知识分子来说,精神资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成长并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在毕飞宇看来,先锋小说对中国文学最大的贡献就是语言实践。他们在寻找一个真正表达中国的汉语,并在摆脱无效汉语后提供一种语言实践。但是,要用真正的汉语表达和发展中国社会和经验,他认为新生代作家在这一行动中做得更好。

“艾薇有一点我很赞同,那就是90年代的知识分子与中国人民社会的精神状态脱节。当一群人奔向物质的时候,90年代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是平静的。”毕飞宇补充道。

艾薇回应说:“我们不是说90年代的文学成就和80年代相比,而是说作家除了个人的志向之外,还有时代的信任。构成时代信任的,是这个时代人们共同的价值取向。”

艾薇认为,整个时代的精神会对作家的精神和写作产生影响。到目前为止,90年代的写作逻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价值,而60年代出生的作家有历史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代又一代作家的历史感正在逐渐减弱。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经历,所以产生了代际问题。

“我在新生代的写作中看到了现实的反弹。”

就事物而言,他在新生代的写作中看到了现实的反弹。事实上,新生代作家并没有放弃对现实的入侵和摩擦,而是有了正面攻击的自然性。新生代的小说真的是从个人经历出发,就像事物本身一样,往往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然而,他们从未放弃现实的感觉。现实越强,作家的韧性越大。

“我也意识到一个问题。每一代人都有历史感。”

李二接着说了一句话:“刚才讲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很有意思。”他认为,这是新生代作家的一个特点。在李洱看来,20世纪90年代的创作是中国文学新的逻辑起点,写作不再主要是一种文学追求,而是更为内在。

李二说,80年代的历史感并不是独一无二的。90年代也有历史感,因为历史是重复的,最重要的是建立现实与文学的直接联系。

“有些评论家把我们当成代际作家,以代际作家的身份去面对,这让我们感受到很多情感。我还是说,没有这样的代际划分,我们四个人的书写就不会有改变,历史也不会为我们四个人减分。但是经过这次会议,我觉得学习和发展整个一代人的所有意义都将在今晚开始。所以,我觉得我们四个人很幸运。今天所有参加的学生也很幸运。无论今天是大历史事件还是小历史事件,今天在座的各位都参与了一段历史。”讨论结束时,毕飞宇总结道。

毕飞宇

你的小说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城市、农村和残疾人。这类学科的多样性有内在的变化规律吗?

作家也老了,年龄对一个作家的影响很大。总的来说,评论家对此并不太重视,总觉得强调年龄会削弱作家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我认为我的改变是由我的年龄带来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身份也会改变。比如其中一个变化就是从儿子变成了父亲,这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年龄的变化也会带来品味的变化,对于我们来说,审美的品味也会发生变化。这是颠覆性的。年龄的变化也会带来心理区域的变化。说得好听一点,它开阔了心胸。当然,也有技术的成熟和激情的弱化。

我的改变没有什么独特之处。我的小说就是我的脸,一年比一年老。它在改变,仅此而已。我欢迎这种不同,这让我知道生活的丰富性和可能性。我无法拒绝沧桑和透明。

很多人评论说你的小说课是教阅读,提高阅读审美的杰作。在严峻的阅读环境下,你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学生看很多经典小说吗?

小说班能有这样的影响力,出乎我的意料。谁能想到呢?生活充满了惊喜。对我来说,小说课就是。如果《小说类》真的有什么特点,那也不是“科研”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我小说写作中的一个题外话。这么多年不写,写不到现在的水平,这本书就站不住脚了。

关于小说我没有什么秘密,只是有一些个人经历。如果《小说类》没有得到这样的回应,我会说这只是个人经历。既然有影响,不妨高调一点,希望个人经历能带来一些宣传。

丽儿

你的“吴颖兄弟”主要是基于传统文化的改造。Xi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四个自信,其中之一就是“文化自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一个作家,你认为你能为文化自信做些什么?

作家必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写作真的涉及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与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关系。

你在问答中提到“难”一直是你的追求,你会写出难的东西。那么如何用语言来呈现和实现这个难点呢?

这种困难是现实中任何一个作家都会遇到的。一般来说,这种语言不仅指句子本身,还包括结构。

在你看来,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精神诉求更重要,还是审美呈现更重要?

它们同样重要,在书面上不能分开。

艾薇

众所周知,你的许多作品坚持一种伦理追问和伦理批判,具有敏锐而坚定的批判意识。请问你如何看待自己的批判意识和伦理质疑?

人类很容易概念化。但是小说是一个人的生活史,需要打破我们现有的观念,给人真正的自由。小说呈现的不是概念本身,而是鲜活的生命。在此基础上,小说的批判性得以彰显。一部好的小说往往是从一个人物的立场来看待这个世界的。

据了解,你在大学学的是建筑学。这个工程教育背景对你的文学创作有影响吗?

其实小说是一个建筑体。写作时,这种工程训练中的建构感启发了我的写作结构。在我看来,一个人能否成为作家,跟他个人的想象力有很大的关系。当你有自我想象的时候,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当我在学工程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过成为一名工程师,而是想成为一名艺术家或作家。

你认为做作家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我认为作家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是好奇心,对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好奇心。

东西

《你的无语人生》展现了桂西北的人性美、人情美、风俗美。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习俗在一定程度上被现代文明所淹没。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事实上,我们对这种乡村习俗及其各种美有想象。比如从沈从文的小说中,我们始终建立起对乡村的美好想象,包括风景之美、人情之美、人性之美。但当我写《没有语言的生活》时,我实际上表达了他们的“坚韧”——他们生活的坚韧。当然,我们村里很多优良传统正在消失,尤其是今天城市里很多文明的落后流动,改变了农村很多地方,所以真的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纯粹。但是你必须相信农村是艰难的。他们就像《我的无语言生活》中的主角,像一个盲人,一个聋人和一个哑巴。他们的坚韧最终克服了所有的困难。所以,我国还是有这种韧劲的。虽然我们承受不起这种消失,但他们依然有韧劲。我觉得那些美好的东西还在人们心中。

你说写作是对现实的模仿,你的作品曲折而富有戏剧性。你如何代入小说角色去体验小说中的现实,从而完成小说?

我觉得模仿只是一种说法,小说应该是现实可能性的书写。我的大部分小说都是荒诞夸张的。所以这些东西不是对现实的模仿,而是现实在我脑海中的一种反应——一种化学反应。我觉得是因为今天的现实太丰富了,有时候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虚构能力,所以我曾经说过:“我们不写小说,我们只要做现实的搬运工就可以了。”但事实上,这种运输也是经过作家大脑思考和心理化学反应后进行的。它不是简单地写现实。我们的写作是深思熟虑的,在我们自己的头脑中有沉淀。代入感是我们从事写作的重要动力,读者会因为代入感而进入小说。我们今天说新生代,不是提到很多作家都是用第一人称写作吗?当我们开始写作的时候,我的兴奋是在今天的风雨中用身体去感受,然后写出我们的感受——用艺术的手法从内心写出我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可以被自己和读者所替代。

现在网络文学盛行,很多二十几岁的学生都是网络文学的作者。那么,你如何看待当代网络文学?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如何把握自己的初衷,沉浸在写作中?

我认为网络文学为更多的作家提供了机会,因为它的出版不需要纸质媒体的检查或把关,所以给了年轻作家一个创作的机会。他们大胆的想象、对创作的新思考和文学创作都有贡献。但只要我们是文学,就必须回归文学的本质。无论是纸媒等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我们的核心都是文学,它会落在文学上。文学有基本的标准,比如我们的思想力量、审美力量、语言优化和概括。所以我觉得网络文学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机会,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优化自己的写作,而不是为了每天上传几千字,为了大家的点击率而写作,而不注重艺术性和文学的基本必要性。所以我觉得现在的读者很浮躁。我们每天看的文章和打开的一样多,但一部好作品中的一个字或一段话胜过千言万语。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这个机会,以开放的态度迎接新的形式,但同时,我也希望青年作家慢慢完善自己,优化自己,让文学成为真正的文学,让文学能够继续保存下去。

张清华

讲座中提到,时代风气是作家的成就。你认为21世纪新生代作家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21世纪后,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是全球化的深化;另一方面,是当前的反全球化。这种环境使中国作家对世界的认知不断调整和变化。他们对当地经验和自己民族历史的理解在不断调整和变化。因此,他们对当代生活的态度和认知也发生了变化,这为写作提供了许多新的可能性。

毕飞宇提到,未来写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原著和历史的回顾。你看呢?

是的,它是。写作和人们回归记忆是一样的。人们会不断回忆过去,但每一次回顾,都会改写和修改记忆。不断回归历史,重写历史,也是对历史的忠实和忠诚。回到历史不是为了回溯,而是为了发现历史,重新解读和认识现实。

今天来听课的四位作家,他们的作品都有很重的历史感,但是作为大学生,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经验。如果年轻一代想从事写作,你有什么建议?

写作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开始。但是如果你想尝试专业写作,你必须“倾诉”你的个人经历,并努力学习历史。不仅要写自己的故事,还要写别人的故事;不仅要写今天人的故事,还要写过去人的故事。但别忘了,所有人的故事都是相通的。每个人的经历,都会有时代的差异,但也会有永恒的东西。就人性而言,人的生存状况,尤其是困境,从未改变。一个人对两千多年前生活的担忧——比如李白对永恒的担忧——和我们今天的感受没有什么不同。

如何看待和评价今天的“三十年,四方”座谈会?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或独特的文学写作和风格,但当他们在一起交谈时,会形成一种对历史认知的和谐,并在对话中形成对历史的理解或对人性的共鸣。这就是沟通本身的意义。它不一定要得到你们每个人的认可,但它会给你启发或参考。每一代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经历,但是当你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自动增加很多东西。什么是附加值?就像1+1+1=3,但不是加法。是道生一,生二,生二,生三,生三。经验的不断叠加会产生类似化学反应的增值。就像粮食蒸馒头一样,是物理反应,而酒出现在粮食中,是化学变化。你的人生经历、历史记忆、个人积累的才能,都会在内部慢慢发生变化,产生创造性的输出。

编辑|邹蒋羽熙王佳琪雅尼

尹高迪森王可盈曾令如贾一凡

摄影|詹文轩蔡杨琪莫王艳华珍

文字排列|闫庆月

审核|王化贞朱珊珊

感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学习文化”的编写已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