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下巴”怎么了?
如何防止“掉下巴”?
医学解释:“下颏”是颞下颌关节脱位
我们常说的下巴脱位、下巴缺失是指颞下颌关节脱位,是由肌肉或韧带劳损引起的一种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据报道,中老年人因笑、吃得太猛、打哈欠而“掉下巴”的现象屡见不鲜。
从病理学角度看,颞下颌关节脱位有别于急性、复发性和陈旧性。
“急性脱位”多发生在笑、醉、吐情况下的关节第一次脱位。
“复发性脱位”是指关节前脱位,且关节囊和韧带的损伤尚未得到妥善控制,因张口过度,再次发生损伤。
“陈旧性脱位”是指急性复发性脱位,未经治疗,已处于脱位状态数周或一个月以上,口不能闭合。
精神压力过大的青少年也会“掉下巴”
据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不完全统计,这些“下巴缺失”患者每月可接诊3至4例,其中60%以上为中老年人。这是因为中老年人下颌关节不稳定,关节韧带松弛,肌肉张力下降。
专家说,一些年轻人也有“下巴脱落”。一是与心理因素有关,如压力、精神紧张、脑垂体分泌的肾上腺激素增多,导致肌肉过度收缩。第二,自身免疫低下是关节脱位的原因之一。
医生建议去医院做手法复位治疗,不要下巴脱臼。
如何防止“掉下巴”
最好少吃硬、韧、大的食物,避免张口过多。
吃饭时最好改变只用一侧牙齿咀嚼食物的习惯,不要盲目用门牙咀嚼,注意两侧后牙的均衡咬合。如果出现蛀牙或牙齿缺损,最好及时治疗。
中老年女性和瘦子更容易下巴脱臼,所以这些人要注意不要太多嘴。
避免长时间嚼口香糖、咬手指甲、磨牙等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的活动。打哈欠时,舌头贴着上颚。避免趴着睡,休息时不要用手托住下巴。
改变一些咬异物的坏习惯,尤其是用牙齿打开葡萄酒瓶盖。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负责编辑:李楠
审计: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