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布于2018年11月17日
丹参是中国的传统药用植物。根据《本草纲目》等医学文献记载,其具有“化瘀祛病、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但其有效成分却从未被人们所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一平和他的团队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王一平研制的现代中药丹参多酚酸盐粉,经临床研究证明,能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已在全国5000多家医院推广,为2000万患者带来福音,累计销售额超过200亿元。王一平为中医现代化创造了典范,同时也实现了“成为临床首选新药”的期望。
然而,这位42岁就赢得了一生荣耀的药理学家,却永远停留在了55岁,那是2018年4月11日。25年来,他一直在与一种免疫系统的慢性疾病——克罗斯病作斗争。
面对医学甚至生命,人类就像孩子一样。有时他会为自己迈出的一小步而欣喜,有时又会在遥不可及的终点伤心。即使医学每天进步一点点,这个世界上仍然有数百万种无力感。作为一名药理学家,王一平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一点进步,但他在与医学打交道多年后,已经看到了医学现实的无奈。1993年,王一平被诊断为克罗斯病。这种人体药物是无法治愈的,甚至机制不明的免疫系统终末病也会让你长期与药物待在一起,忍受折磨而逐渐衰退。
也许这也是因为在多年与医学打交道后,王一平知道了自己的病情,但他也清除了心中的疑虑。“大多数人的寿命最多只有一万天。除了吃饭睡觉,真正可以工作的日子只有一万天。在有限的时间内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利用有限的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王一平开始与疾病作斗争,与死亡赛跑,并投入更多精力研发新药。
三十岁后的二十五年,王一平接济病友,奋战在药学第一线。除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的研发,他还主持了抗心律失常新药舒欣硫酸盐的药理研究,心血管药物研发平台体系的完整构建等。直到去世,他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科技部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等多项研究任务。
11月16日,中宣部公开追授王一平“时代楷模”称号。31岁时,他是上海药物研究所最年轻的项目负责人。十年来,他一直在解决关键问题,并开发了惠及数百万患者的新药。他有一次撸起袖子试药:“好药,安全可靠的药,就是你敢用在自己身上!”201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评选时,王一平写下了“脚踏实地,做实人”的人生信条。
患病多年后,王一平很少提及自己的病情,但总是表现出人们的温暖和善良。暗地里,他默默忍受着日益严重的病情,同时不忘记录发病和用药情况。作为博士生导师,他经常坚持站几个小时教研究生,并且总是告诫学生要坚持“再战一轮”。
当天空充满日落时,学生们会想起他们的老师。“你是否还记得,地中海的晚霞见证了你‘成为全世界医生的首选处方药’?”追悼会当天,上海药物研究所党委副书记李俊写道。4月26日,日本是王一平去国家药物检测中心报告新药的日子,幻灯片已经做好了,但他自己却总是躺在过去休息过的沙发上。“在有限的时间内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他的话在我们之间传播,他的药还在惠及更多的患者,他的学生在老师未完成的道路上前行。
一个声音,一个能力,一句话一个行动,一步一个脚印,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