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可心 留俄女学生抗疫日记:囤百斤大米和食物 安心居家隔离

栏目:旅游 2021-09-18 23:12:17
分享到:

“在莫斯科居家隔离的第十四天,终于,通行证旅行政策将在下周实施。”北京时间4月11日凌晨3点,24岁的中国女留学生刘可欣更新了最新的抗疫日记。

截至莫斯科时间10日10时30分,俄罗斯累计确诊11917例,其中莫斯科确诊7822例,是俄罗斯疫情最严重的地区。

按照俄联邦政府的统一部署,所有在俄人员都要待在家里,自我隔离到4月30日。

▲在俄罗斯政府宣布居家隔离之前,当地大部分人出行都没有戴口罩。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材料:挂面10包,大米100斤,鸡蛋200个

刘可欣介绍,疫情对她的生活影响不大,她只想记录下自己在这个特殊时期的生活。

今年春节期间,刘可欣没有回家,而是留在了莫斯科。当时,她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方面,我注意到了中国不明原因肺炎的新闻。因为身体不好,不得不经过武汉中转回家,所以因为安全问题没有回家。学校自2月份开学以来一直正常上课,有些作业要在学校网站上提交。

3月19日,第一例死亡发生在莫斯科。3月底,俄罗斯疫情加速,俄罗斯联邦政府升级防控措施。按照统一部署,所有在俄人员应在家中隔离至4月30日。

几乎与此同时,黑龙江省边境小镇绥芬河突然成为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截至4月9日24时,黑龙江省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55例,均来自俄罗斯。绥芬河口岸从7日起暂时关闭一周,恢复日期另行约定。因此,邻国俄罗斯的疫情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莫斯科商家提供的洗手液等消毒产品。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此外,俄罗斯一些人拒绝当地的医疗,认为如果他们被感染了,就不能得到良好的治疗。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建议轻度疾病在家隔离,不治疗。

随着防控措施的升级,刘可欣的学校已经停课,但为学生提供在线课程。此外,学校为年后返回莫斯科的国际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宿舍区作为隔离场所,提供食物和住所,并配备了医疗队。

刘可欣不住在学校的宿舍里,而是住在学校附近的公寓里,所以隔离的地方也在公寓里。

北京时间3月30日凌晨,她写下抗疫日记的第一句话:“封城前一天,房子明天开工”。

在家隔离前,刘可欣做好了一切准备:“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在城里买不到吃的。买了10袋挂面,100斤大米,200个鸡蛋,重要的是还有盐。最糟糕的计划是,如果没有食物吃,就在拌饭里加盐。”

她感慨地说,在她印象中,家里买的食材都是一整头牛一整头猪买的。没想到,2020年,我还是这样购买了食材。

▲俄罗斯店铺用料充足,价格波动不大。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回国还是留在国内:就地隔离安全,回国途中感染风险高

目前,俄罗斯累计确诊病例11917例,其中70%以上集中在莫斯科和莫斯科州。在俄罗斯疫情蔓延之初,很多中国人选择回国。

在莫斯科居家隔离的第五天,刘可欣说,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人要去15楼吹吹风了。我和我的猫有点无聊,日子也不好过。2020年真的是休息太多的一年。

4月7日是刘可欣居家隔离的第十天。刘可欣父母在俄罗斯的商业朋友计划出国,问她是否想一起回国。

考虑到她既要兼顾学业又要兼顾工作,刘可欣和家人认为就地隔离更安全,路上感染风险更大,她没有回去。刘可欣选择留下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家里还有一只猫,不能丢下它不管。像刘可欣一样,一些国际学生因为猫而留下。他们经常在一个“莫斯科猫交换群”里聊天。

在抗疫日记中,刘可欣用文字安慰自己,“其实在莫斯科也有优势。比如我现在住的地方,其实已经住了一年多了。家庭很温暖,更容易静下心来做事。”

4月8日,刘可欣和她的母亲接到了中国国家移民局的电话。问问他们有没有返乡的意愿,能不能买到防疫物资,生活用品是否短缺。

为了分开生活,刘可欣储备了大量瓶装水、土豆等适合长期储存的食材,并把冰箱塞满了。

刘可欣告诉记者,护目镜和防护服只能高价购买,他只买了一些口罩和手套,“但考虑到不出门,没必要花高价准备防护服”。

对于许多担心留在莫斯科的风险的人,刘可欣说:“对我来说,采取最基本的防护措施,尽量不出门,要安全得多。对莫斯科的中国人来说,通过远东回到中国不是最好的选择。”

▲莫斯科家庭空商场没人。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悄然改变:戴口罩的人多了,物流慢了

4月7日,刘可欣走出家门,因为他要处理无法通过垃圾通道的大块垃圾,还要买一些食物。出门前,她戴上防护手套和口罩,用近视眼镜代替护目镜。

刘可欣告诉记者,俄罗斯的隔离是自愿的,不是强制性的,也没有规定几天出去一次。她所在的小区还没有给居民发出入境证明,也没有人查体温。

当地超市的生活物资可以维持供应,水果种类丰富,价格也和以前相差不大。餐饮也是营业的,但是不允许用餐,只能打包带走。因为家里有一个面朝太阳的阳台,刘可欣还买了生菜在家里种。

▲出租车司机做了简易版的新冠肺炎科普资料,当时很有价值。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刘可欣说,隔离前,只有少数人有防疫意识。即使在地铁、超市等公共场所,也有很多人不戴口罩。在莫斯科确诊人数不到100人的时候,她曾看到一名出租车司机在车门两侧提供消毒湿巾,司机本人戴着口罩,并制作了一份简易版的新冠肺炎科普资料,这在当时实属罕见。她印象很深,用手机录了下来。

根据刘可欣提供的照片,出租车的座椅和门把手后面都贴有警告,包括新冠肺炎的症状以及如何预防。

在隔离后的第一次旅行中,刘可欣发现杂货店的店员开始戴口罩和手套,商店提供了洗手液。支付方式仅支持信用卡和网银,提供上门服务。

令人担忧的是,并不是所有俄罗斯人都有口罩带。一个口罩的单价是25-30卢布。在一些购物网站上,订购了一千个口罩。当地普遍工资水平不高,一个月工资买口罩不现实。

▲隔离期间刘可欣透过窗户拍摄的街景。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居家隔离日:家庭烦恼,看书种菜

另外,刘可欣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网购和配送的速度明显慢。据她介绍,莫斯科美食网站通常提供配送服务。疫情爆发前,他们点的菜白天隔天送一次。最近网购订单明显增多,他们的订单排了几天后,发货时间从晚上9: 00改为11: 00。

刘可欣说:“除了不出去散步,生活基本没有影响,学校也在上网课。”

新型冠状病毒的迅速传播令人震惊,俄罗斯也开始成为关注的焦点。家庭也担心刘可欣的情况。

“最近一直关注莫斯科疫情的各种新闻,老人一夜没睡好觉。”刘可欣说,她把抗疫日记寄给奶奶,告诉她一切都很好。

莫斯科的生活是日复一日的隔离。生活很无聊,但你也可以找到一点惊喜。刘可欣发现邻居家有一架钢琴,有时还有一首欢快的练习曲。

4月10日,刘珂想买一束花,但他仍然没有生意,所以他只能照顾阳台上种植的莴苣。“路上汽车来来往往,我家对面有一个工人工作的建筑工地,而且没有封闭的超市。似乎一切都没有停止过,似乎按下暂停键从来都没有和生存的难度有关。”

伴随着邻居家传来的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读书种菜,日子还在日复一日的循环着。

“等一切都结束了,我就背着小包,去旅行一个月。”刘可欣写道,“在两年没有休假的工作狂模式之后,暂停键突然被按下。是时候考虑我需要什么和想要什么了。我不能浪费这个难以把握的春天。”

上游新闻记者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