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记载了一件事。春秋时期,齐景公去裴迪打猎,派人在这里召唤“危险人物”。“于人”是古代的官职,掌管山泽园。人们在于人的监督下打猎和砍柴。
当时,君主召见官员使用代币。按照《礼记》的说法,它需要一个“皮冠”,也就是皮帽子。齐景公和他的随从可能没有皮王冠,所以齐景公让人们带着自己的弓去寻找危险的人。
相关影视图片
这个危险的人很有原则。当他看到信使没有戴王冠时,他没有接受命令去见君主。齐景公非常生气,派人去逮捕他,惩罚他。虞人告诉,按照官制,国王应该用王冠作为信物,我怎么了?齐景公受了委屈,不得不让别人走。
孔子知道这件事后,说了一句话:“守道不如守官,君子必迎之。”意思是说,虞人遵守“官制”,这是得到君子肯定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孔子的“守道”之说呢?
笔者认为,这里的“道”不应该理解为儒家提倡的“道”,而应该理解为世俗的“为官之道”,也就是简单的服从上级。因为孔子认可“守官”,守官就是按照官制的规定去遵守制度和原则,而不是听命于君主。
齐景公问孔子关于政治的问题
如果说“守道”指的是遵循儒家提倡的“道德”,那么孔子说的这句话就有一个矛盾。孔孟都以“道”为核心。如果一个官员想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他宁愿辞职。因此,圣人所说的话应该放在上下文中看待。孔子对“守官”的认可,是儒家思想的一种体现。
“齐景公招人自危”的背景发生在周朝衰微时期,天下礼仪之乱导致思想混乱,这离更加混乱的战国时代已经不远了。历史学家和孔子都称赞于人坚持原则的能力。
不管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道”成了儒家大道的意思,“守道”与孔子赞赏的原则并不冲突。作为一个坚守道德的官员,如果上级官员做错了事,能够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当然是值得称赞的。
让我们继续讨论。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危害人是对的吗?在当时的情况下,齐景公只召集了危险人物进行狩猎,危险人物用自己的方式提醒齐景公,不要忽视官方制度。自然,危险的人没有问题。
孔子
一分为二地看一切。虽然身处险境的人的行为得到了圣人孔子的肯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官员应该模仿身处险境的人的行为。事情有轻重缓急,做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做。
春秋时期,君主用来召唤医生的令牌是“方”,一种旗帜。如果君主不按礼仪用“坤”召唤大夫,大夫也可以不服。如果在另一种情况下,出现紧急情况,君主需要立即召唤医生或危险人物,而手头又没有相应的令牌,那么医生和危险人物都不能以此为由拒绝前往。
所以,除了世俗的“为官之道”以服从上级为目的,没有原则之外,“守道”和“守官”并不矛盾。并在必要时,根据情况,采取权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