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农 60年代 那名宁愿放弃上北大也要回乡务农的董加耕 如今怎样了

栏目:军事 2021-09-19 16:12:14
分享到:

20世纪60年代,中国农业领域出现了大量先进模式,董加耕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与大多数去农村的受过教育的年轻人不同,高中毕业后,董加耕本可以被送到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深造。然而,他却在想去农村的愿望里填上了“回农村种地,下决心努力”八个字。

学校老师、他的亲戚朋友听了之后,都纷纷反对,质疑的声音不断。但是,董加耕没有动摇,仍然坚持光荣劳动的思想,并毅然回到了村里。

周总理会见先进典型

在随后的岁月里,他不畏艰难,不改初衷,不求名利,与乡亲们一起劳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随着国内权威媒体《人民日报》等地方媒体对董加耕事迹的报道,他很快成为中国年轻人学习的榜样,甚至毛主席还特意请他吃饭,一时备受关注。

转眼间,距离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董加耕现在过着怎样的生活?当时,他在农村工作时取得了什么成就?

董加耕

关于劳动模范董加耕的故事,始于他放弃上北大,主动回国。

“回到农村当农民,决心努力工作”

董加耕原名董加耕,1940年2月14日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县吴歌乡东胡村的一个贫困家庭。因为当时国内动荡,他从小就帮父母在家干农活,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开始上小学。

虽然董加耕上学比同龄人晚得多,但他才华横溢,努力学习,学习成绩很快就名列全班第一。

董加耕对学习文学非常感兴趣,尤其是文学,所以他在学校更加努力,希望能考上一所好的高中,这样他将来就能考上一所名牌大学。果然,有志者事竟成。1958年秋天,董加耕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龙岗中学。

龙岗中学近照

在学校,董加耕很活跃。别人休息时,他在学习。别人在吃的时候,他在边吃边学。即使是放假回家种地,他也会在下班后拿起一些书来读。老师和家长对他寄予厚望。

不到两年,董加耕经学校推荐入党,成为预备党员。他还在学校担任班长、团支部书记,成为学校名副其实的楷模。

1959年,盐城市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经历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产量急剧下降。暑假回家时,董加耕目睹了村里田地产量的急剧下降,他经常挨饿。

当时的农民

这时,董加耕的梦想第一次改变了。他开始想为农村做点什么。他渴望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因此,他开始更加重视农业的发展。

一年后,中共中央发出“大搞农业、大搞粮食”的号召。董加耕看到后深受鼓舞。他决定毕业后回到农村,但他并没有完全改变态度,因为他的学术成就足以保证他被当时的顶尖大学录取,所以他犹豫了。

当时国家号召全国人民努力从生产中自救,学校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劳动教育。在求学期间,董加耕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农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他回乡的意愿逐渐占了上风。

1961年,董加耕即将高中毕业。在一次毕业考试中,他以各科平均96分以上的成绩遥遥领先于同届毕业生。于是,学校决定送他去北京大学哲学系深造,他的前途一片光明。

“做大农业和粮食”的海报

然而,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董加耕在申请表上写下了“回到农村种地,立志拼搏”八个大字。当这份申请表被送到校长办公室时,校长震惊了。

后来,学校校长和董加耕各科老师都劝他亲自再考虑一下。连他妈妈都流着泪说:“孩子,你还是上大学吧。回到农村能干什么?”

不仅如此,董加耕的女朋友还主动来找他,不满地对他说:“你傻吗,农村没什么可去的!”

面对这些疑虑,董加耕没有改变主意,因为去农村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为此,他解释了一对对立的声音。虽然他和女朋友分手是因为不久后他去了农村,但他仍然不后悔。

董加耕

今年五四青年节,董加耕毅然离开了学校。临走前,党支部书记握着他的手,热情地说:“既然你准备好了,就走吧,那就一条战斗的路,一条光荣的路,希望你能保持初衷,战斗到底!”

就这样,21岁的董加耕带着锄头和笔从学校回到了家乡,被分配到了东港大队第四生产队工作。为了表示自己参加劳动的决心,他亲自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额外耕种”,意思是在农村加倍耕种。

这样的“书呆子”越多越好

“董加耕回来了,董加耕回来了!”当他还在路上的时候,东霍村的村民得知了他回村的消息,村民们聚在一起激烈地讨论这件事。

“我知道他肯定会回来的。我从小就看着孩子喜欢工作。”

“他回来是对的。如果他去读书,将来怎么种!”

当时的农民

“等你上了大学,就可以有出路了。他为什么要回来留在村子里?”

……

村民们虽然意见不一,但还是提前在村头挂上了“欢迎董加耕回家”的标语。毕竟不是任何一个读书人都愿意来农村的,他还是自己村的。

当董加耕回到村子时,他发现困难比他预料的要多。当时农村没有机器,地里的活基本靠双手。

不仅如此,当时东霍村还有很多沤田。人下去,泥水往往过不了膝盖,更别说干活了,连动都很费劲。

涝田/地块

当时,生产队队长建议董加耕不要去外地,换一份稍微轻松一点的工作。董加耕径直走到田里,大声对队长说:“我不是来村里寻欢作乐的,没必要特别照顾。你能吃的苦,我也能吃!”

10天后,制作组的成员发现董加耕的工作进度和他们差不多,甚至超过了一些进度慢的。

原来,自从第二天董加耕去了外地,他就是团队里每天早出晚归的那个人。因为他之前有干农活的经验,一旦上手,很快就会掌握相应的技能。

董加耕

村里的一些老人通常早上起得很早,因为他们很少睡觉。他们经常看到董加耕拿着锄头走向田野。每个人都欣赏这个年轻人。

今年秋天,村里刚收完粮,天上就下起了连绵的雨,而董加耕正在照看粮食。

收割谷物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董加耕日夜待在这里,在有渗水可能的地方,他及时用砖头加固。当时村子地势低洼,雨一直下,路上积水很多。

看到一个放着食物的房间即将倒塌,董加耕匆忙地看着它,但他也很平静。他迅速转过头,思考解决办法。突然,一道光闪过他的脑海。

当时,早年废弃的风车是村里留下的,风车用木板加固。于是,董加耕一步冲了出去,然后冒着大雨,迎面爬上了风车。然后,他拆下两块木板加固风车,迅速跑回来,迅速用木板顶住墙壁。在一些行动中,近1万公斤的谷物得到了安全保护。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董加耕一天24小时盯着这里,所有的饭菜都是从家里送来的。即使风雨使所有人都无法前来,他也宁愿挨饿,也不愿去碰仓库里的一粒粮食。

70年代的粮库

有一次,他妹妹冒雨来,焦急地对他说:“哥哥,快回去。家里的房子快要被雨压塌了。别担心。回家帮忙。”

董加耕激动地说:“姐姐,先回去吧,注意安全,哥哥不能离开,这饭菜是我们村的希望!”

暴风雨过后,风平浪静,董加耕和两个成员去镇上给国家缴纳公粮,因为从家里来回要花好几天时间。早饭后,董加耕和他们一起出发了。

一群人护送着食物走在路上。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董加耕拿出他准备好的口粮,正准备吃饭。旁边的两个成员笑了:“你要留下来吗?你为什么带口粮来?”

董加耕

董加耕一脸迷惑不解,莫名其妙地问道:“这么远的路不吃东西,你不会饿的!”

只见两个成员一起指着车上的食物,略带讽刺的说道:“真不知道你是装傻还是真的傻。这不是菜,就吃吧,反正少了也没人知道。”

董加耕听后非常生气,但耐心地劝道:“这是要交给国家的食物,但你不能私下享用。碰巧我带了很多口粮。如果你饿了,你可以吃我的!”

在董加耕的劝说下,两位成员没有动车里的食物。最后,三人成功将其安全交付。由于董加耕的积极表现,他们很快被公社评为“模范社员”。

1962年4月,董加耕因为是村里极少数的知识分子,被公社群众一致推选为生产队的会计。看到大家都选择了自己,虽然董加耕对生产队的会计工作还不熟悉,但他还是下定决心要做好,一定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

当时的劳动模范不是董加耕

董加耕成为会计师后,他总是公平、诚实、严格要求自己。有一次,他去镇上给公社买东西。当他回来时,他口袋里只剩下几分钱了。当她妈妈给他洗衣服时,她发现那是他儿子的工资。对了,她拿着钱买了几袋盐。

这时,董加耕刚刚回到俱乐部,发现和解过程中少了几根头发。他仔细记起了每一笔开销,很快就想起来,剩下的钱都被送到了他的夹克口袋里,于是他飞快地跑回家,看到自己的衣服挂在院子里的绳子上。他知道他妈妈给她洗过澡了。

于是,董加耕跑到厨房,问正在做饭的母亲钱去了哪里。她告诉他买盐的事。他知道她母亲是情有可原的,但她永远也花不完集体的钱,哪怕只有几毛钱。

当时,董加耕一心为公,额外的工资都给了村里的贫困户。家里没有钱。刚好早上,家里的老母鸡下了几个鸡蛋,他拿着鸡蛋去卖钱,以弥补空的不足。

当时的人民公社

即便如此,董加耕还是觉得自己给公社添了麻烦,主动向社长说明情况,要求处分。旁边的成员听了之后笑着说:“加农,你有点发呆,既然已经把钱补上了,为什么还这么认真?”

听完大家的话,校长严肃地说:“嘉庚同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最近很多人说他留下,但我觉得这样的‘书呆子’越多越好!”

参加毛主席的“生日宴会”

董加耕的事迹很快传遍了十里八巷。今年8月,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在头版刊登了《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一文,分六个部分详细介绍了董加耕从放弃上北大,到主动回到家乡,再到努力工作、无私奉献的全过程。

此后,董加耕的事迹被全国各大媒体报道。特别是《人民日报》在1964年3月20日指出,“董加耕道路是毛泽东时代知识青年应该走的道路”。从此,董加耕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人物和先进典型。

关于董加耕事迹的相关报道

凭借着巨大的声望和更多的采访,董加耕的能力自然引起了中央领导的注意。短短几年,他的职位越来越高,但无一例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快速适应,能按时完成组织交给他的任务。

1964年12月,董加耕、邢延子、侯娟等先进典型应邀出席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董加耕还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受到毛主席的亲自接见。

26日,是毛主席71岁生日。为了进一步塑造典型,交流思想,加深感情,毛主席亲自邀请董加耕参加当晚的晚宴,知道主席最后一次请人吃饭是在延安过生日。

当晚,周恩来总理亲自带董加耕参加晚宴。不仅有陈永贵、邢延子、王进喜、钱学森等各界典型代表,还有朱德总司令、周恩来总理等多位国家领导人,奉承董加耕。

周恩来总理

董加耕一到现场,毛主席就请他在自己的左边坐一坐,笑着对他说:“你是董加耕同志。我听过你写的:‘住茅屋,看世界,踩泥巴,愁世界’。志向远大,国家需要你这样充满活力的青年。”

"毛主席坐在自己旁边。"董加耕越来越激动。面对主席的问候,他激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只好连连点头。

董加耕坐下后,毛主席热情地问:“你今年几岁,读了几年书?”董加耕看到主席如此热情,不再扭来扭去。他自信地回答:“主席,我今年24岁,学了12年,高中毕业。”

毛主席笑着说:“嗯,现在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的时代。”后来,毛主席接见了邢延子、陈永贵等人。

毛主席会见了董加耕等典型例子

过了一会儿,饭菜端上来了。为了避免浪费,晚餐分了盘子,也就是每人端上一盘菜,如果遇到不喜欢的,就换一盘。但这时,董加耕吃了一惊。

我看到第一道菜真的到了他手里。董加耕以为买得起,连忙把盘子端给毛主席,激动地说:“主席,你先请!你先请!”

毛主席很高兴在这个时候和大家坐在一起。他没有拒绝,还主动向董加耕说声“谢谢”,这让他更加开心。

毛主席胃口好,吃得多。在此期间,他不断给董加耕添菜,两人聊了一会儿。董加耕非常高兴,称这段经历为“他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每次想起都很激动。

毛主席

席间,大家聊得很愉快,但董加耕和主席聊得最多。晚宴结束后,主席亲自给了大家一个苹果,第一个给了董加耕,以至于日后董加耕在媒体上被普遍称为“主席生日聚会的头号嘉宾”。

毛主席的友好态度深深打动了董加耕。他始终把毛主席当作自己的精神导师和偶像,经常在工作之余学习毛泽东思想。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作为治丧委员会委员,他还被特许在毛主席身边守灵七天七夜,以表达对毛主席的怀念和不情愿。

不要改变主意,不要后悔自己的心

改革开放后,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处于时代的浪潮中。董加耕从未落后,一直在前线奋斗。

1987年,董加耕调任盐城市郊区乡镇企业局副局长。他的地位和职务变了,但他为人民服务的初衷没有变。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快改变广大农村人口的发展观念。

董加耕

当时农民的思想还很封闭,很少与外界接触。为此,多次下乡进行实地演讲,宣传企业效益,并亲自撰写了《乡镇企业之歌》。

“乡镇企业...正值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工农结合,繁荣城乡,这是你的目标和方向。历史机遇千载难逢,地球命运深远。愿意默默奉献青春的年轻人,成为新时代农民的中坚力量。”

此后,董加耕亲自走访了一批新建乡镇企业,并结合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为企业着急,想企业所想,争创企业所想,努力为企业办实事”的总体思路,为当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对企业还很陌生,不知道如何经营。一些新成立的企业无法逃脱过去的阴影,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董加耕

为此,董加耕亲自组织部分当地青年和企业代表主动到沪、杭等大城市学习,并专门邀请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给予当地指导。他也坚持每天下班后学习。短短几年,当地乡镇企业的生产总值增长到100多亿。

八年后,董加耕因成绩突出被一致推选为盐城郊区CPPCC的副主席,不久他被提拔为杜妍县CPPCC的主席。他离开企业局时,各部门领导纷纷为他送行。

董加耕离开时也感到难过,但他不得不离开。“祖国需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已经成为董加耕和当时大多数知识青年心中坚定的信念。

2000年,60岁的董加耕以杜妍县CPPCC主席的身份退休,现在他和妻子过着普通的生活。

董加耕

值得一提的是,董加耕的妻子郝红鸾是在他在制作组工作的时候认识他的,他也是一个知青。他们有着相同的理想,并且一直分享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