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工业级无人机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无人机制造大国,在农业、物流、测绘、监测、应急、能源乃至载人等领域蓬勃发展。而随着以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基建的深入。,工业级无人机肯定会突飞猛进的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工业级无人机如何才能跨越式发展,未来的前景应该如何描述?谁能给出答案?
矩阵创新应用
2017年11月,在第七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展览会上,成都纵恒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首次提出“一机多用”的概念。“一机多用”,即大鹏系列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只能购买一个机身,配备三战/五战相机、飞思卡尔工业相机、激光雷达、吊舱图像传输、高光谱相机等多个任务舱。,然后可以根据运行情况实时更换任务舱。
今年7月22日,成都宗衡宣布将其CW-15系列无人机全面升级为全新的工业级无人机产业解决方案体系,即宗衡大鹏CW-15 atrix系统。根据成都纵恒公布的信息,该系统包括CW-15F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飞行平台、CW-15Q多旋翼无人机飞行平台和配备不同任务设备的8个吊舱。两个飞行平台都可以根据任务要求选择不同的吊舱。
在“一机多用”的基础上,纵横大鹏CW-15Matrix打破了固定翼和多旋翼的界限,可以在固定翼无人机和多旋翼无人机之间随意切换,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变换。不仅可以“一机多用”,还可以“一舱多机”。
万物互联——全面升级的工业无人机系统
2010年是国产无人机发展的重要节点。当时测绘领域开始大力推广无人机的应用。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工业级无人机企业大多成立于2010年之后。如今已经发展了十年,无人机经历了“我能做什么?似乎能够”——“我该怎么做”——“我能做这个”——“我能做这个”——“我能做那个也能做这个”——“我能做这些”。中国强大的创新主体让工业级无人机“好用好用”,但要让无人机更好更高效,就要从用户的角度不断创新。
在2018年成都纵恒年会上,成都纵恒董事长任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创新就是解决用户当前痛点的产品创新和应用创新,让纵横大鹏无人机从产品走向系统。再到解决方案,这背后是我们重视技术研发,不断加大人力资本投入,紧紧围绕用户需求升级产品,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及时、精准、创新。
成都纵恒董事长任彬
任彬认为,有用且易于使用的工业级无人机实际上是工业的基本工具。无论是立式还是多旋翼无人机,其价值都是给用户带来更便捷的操作体验。因此,成都纵恒应该尽力简化和模块化其产品。用户只需简单训练即可操作无人机,便携、轻便、拆装方便、任务舱更换方便。
在国家大力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的背景下,物联网成为最基本的要求。未来工业级无人机是否好用,就看它能不能“连接万物”。纵横向的大鹏CW-15Matrix系统可以实现不同任务舱和不同飞行平台之间的无缝连接,固定翼系统和多旋翼系统可以共用一个地面站,有一种“万物互联”的味道。
用工业无人机为社会创造价值
“大鹏迈出的一小步,工业无人机迈出的一大步”,这是斌在2015年成都推出首款国产垂直无人机时所说的话。如今五年过去了,大鹏推出了八大系列产品,从单一产品供应商转型为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
纵观近十年来民用无人机行业的发展,无人机作为基础工具,赋能各行各业,拓展应用边界。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将朝着高端、高性能、长续航、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固定翼和多旋翼飞行平台也将朝着各种传感器器件兼容的方向发展。
创新给了无人机无限可能,正如成都应用矩阵创新是对工业级无人机发展方向的大胆探索和尝试,但创新不是目的,而是更好地为社会和用户创造价值。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