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耕半读 古人半耕半读的生活之美

栏目:国内 2021-12-05 14:26:45
分享到: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半修半读,既是生存之道,也是理想之道、具体的人生境遇、超然的审美追求,浸润着古老而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和生活智慧。

半农半读是生存发展之道。农耕保障生存温饱,经济独立带来人格独立,为向外发展奠定基础。所谓“一等忠臣孝子,读书耕田两件事”,“读书能使人骄傲,耕田能使人富裕”,“朝为田舍郎,黄昏登上皇都”,“耕读书日久,诗书继续雅”。清初哲学家张履祥用荀子语说:“读书弃耕,饥寒交迫;种田而废读书,礼仪死。”扬州学者石整理传家宝时说:“人生在世,读书耕田极其重要。如果你能通读这本书,你就能清楚地理解它,并且不冒昧地做事。硬场,支撑靠,投球无忧。如果不读书,为什么要站起来,走街串巷,给亲戚看看,给自己留名?如果你不种地,为什么要关心父母?你为什么依靠你的妻子?”曾国藩说:“在古代,一家人住的时间很长。男人要讲农事读书,女人要注意纺纱喝酒吃饭。”养家糊口是生存的基础。“耕读传家”就是学会做人,谋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人的理想追求。

半农半读是进退之道,瞒不过官员。《论语》有云:“国有道,其不废;乡下没有路,所以免于处罚。”如果世界上有路,你会看到,但如果没有路,你会被隐藏。".孟子也说:“穷则为己,达则为天下。".知识分子总是面临着进与退的选择,或穷或进,或隐或官。如果你有一个合适的方式,并且能够展示你的野心,你将加入寺庙来帮助这个世界。如果没有办法危及安全,你就退休到农村保护自己,忘记山河,醉在农村。虽然处境局促,但你可以身心平和。半耕半读为古代知识分子避灾提供了捷径,宁静祥和的乡村是最后也是最理想的归隐安闲之地。

半修半读是内圣外王之道。项金国注释庄子时说:“圣人虽在庙之上,心与山林无异。世界知道吗?”圣贤有很多机会,但内心宁静优雅,外界的一切都无法干扰他们内心的平静。半耕半读的知识分子,从外在的行为来看,是积极入世的儒家人物,从内在来看,是始终保持沉默的道家隐士。身在农村,心在庙里;或在庙里,心在乡下。在半耕半读的时候,寺庙和村庄合二为一。这种内圣外王,内圣外儒的形象,恰恰是知识分子试图构建的自我生态。

半农半读才是洒脱之道。劳动是清洁、自立、自由的前提。徜徉山河之间,与花草农产品为伍,没有人事之忧,没有得失之忧。方寸之地读书学习,含英中,修身心,与圣人智慧打交道。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乘天地之义,不畏六气之辩,以游不休”,最终达到“天地与我共存,万物与我为一”的忘我境界。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我,没有我,没有我,没有我,没有我,没有我,这真是一个逍遥的地方。

半农半读是自然和生活的方式。活在自然中,耕耘自然之地,读自然之理,体验自然之路,从而实现人生理想、高尚精神、完美人格。生活是艺术的、审美的,于是山水诗、田园诗、隐逸诗、游仙诗、农禅诗层出不穷,气势恢宏,凝聚成崇高的思想,发展成具体的美。就连草木、昆虫、鱼、风雨、牧童,都是我的外化和物的神化。天人合一是艺术人生的大自由。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稳定而持久、诗意而实用、完整而聪明,迷上了半农半读,这是一种自觉的生态建构,是一种智慧的生命美学。

本文原载于《摘录》,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