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 希特勒自杀时手里还有两百多万兵力 为什么不坚持继续打下去

栏目:国内 2021-09-18 08:55:03
分享到: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到1944年11月,德国就像一只遍体鳞伤的困兽:苏联红军与美英联军的东西夹击,使德国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地位,意大利转投盟军后,德国面临两面夹击的局面。这时,德国战败投降只是时间问题,走投无路的希特勒决定孤注一掷:希特勒计划集中28或30个德军师,组成两个坦克集团军群,在蒙绍和埃切内赫之间发动突然袭击,第七集团军发动突然袭击,掩护南翼,在列日和纳穆尔渡过马斯河,然后迂回夺取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从而切断了突破地区以北盟军的退路。

同时,苏联虽然在技术上落后于德国,但也有1.7亿人口,钢产量1830万吨,发电量480亿千瓦时。此时的德国虽然征服和控制了整个西欧,但在钢铁产量和发电量上仅略领先于苏联,但后者所拥有的劳动力资源却是德国无法企及的:二战爆发时,其所占领的德国、奥地利、苏台德地区、阿尔萨斯、洛林等地的德语人口约为8000万。同期,苏联人口约为1.7亿,是德国的两倍多。苏联在战争中损失的人口加上被德国占领的人口,几乎等于德国的总人口。

但是,在损失这么多人之后,苏联完全可以在没有被敌人占领的地区动员上亿人。即使我们只计算没有被苏联占领的地区的人口,也超过了德国的总人口。到1944年,德国的武器产量在四年内增加了200%。然而,在同一时期,美国军事工业的规模扩大了19倍。1944年,美国武器年产量达到德国的2.5倍,日本的6.7倍。战争期间,苏联还生产了1200万支步枪和自动步枪、9.54万挺重机枪、83.4万门火炮、10.8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5.8218万架飞机和20.5万辆汽车。

相比之下,德国人在战争期间制造的坦克总数超过2万辆,只有苏联的五分之一左右。先天人力、物力、财力不足的德国,注定无法打败美苏这样的大陆规模国家。当苏德战争在东线爆发时,德国人曾一度不知身在何处。然而到了后期,德国人觉得苏联士兵似乎打不动了。德国刚刚打败了一个苏军师,但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不得不与十个师的苏军作战。美苏可以通过持续的武器生产和大量的人力资源来弥补战争中的损失。然而,资源有限的德国没有这种能力弥补损失。

希特勒在阿登战役中消耗了最宝贵的装甲部队,从而失去了最后一张王牌。自1945年4月16日起,苏联红军集中了270个师和骑兵师,20个坦克和机械化军,14个空集团军群,兵力250万人,装备飞机2450架,火炮14200门,坦克1500辆,自行火炮1500门,向纳粹德国首都柏林发起进攻,守卫柏林的德军包括维斯瓦集团军群和大批约55万人的独立部队第四坦克

这些守军共有80多万人,拥有10,400门大炮和迫击炮,1,500辆坦克和重炮,以及3,300架战斗机。除了柏林驻军,德国在挪威还有30万军队;捷克境内还有90万德军;在南斯拉夫还有45万德军;鲁尔围攻后,意大利的凯瑟琳B集团军群几乎全军覆没。如果我们把此时剩下的德军加起来,大约有245万人。当然,这个数字有很大的水分:柏林的大部分守军都是临时招募的。80多万柏林守军中,只有15万左右的老兵有实战经验。

相比之下,居住在挪威、捷克、南斯拉夫等国的德军基本上都是没有被战争摧毁的战斗力完备的部队。这些部队,加上大约15万名在柏林驻军有战斗经验的老兵,总人数超过180万。要知道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使用的总兵力只有180多万,希特勒有没有可能利用这180多万老兵,临时招募壮士打个翻身仗?其实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首先,那些临时招募的年轻人在久经沙场的苏联红军面前没有战斗力——除了争取人力送人头,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

如果不考虑临时招募壮士,那么德国军队也有180多万兵力。问题在于这些部队处于分散状态:柏林战役中与苏军对峙的老兵只有15万人左右,而分散在挪威、捷克、南斯拉夫等地的德军几乎全部处于被盟军包围的威胁之下,这实际上相当于被卡在当地无法行动,因此很难指望这些部队及时有效地增援柏林。分散的德国人很难形成合力——他们无法形成强大的拳头,只能用一个分散的巴掌打人。事实上,这些部队只是被困在路尽头的数字,他们甚至没有机会战斗。

此时德国军队、武器装备的质量与战争初期有所不同:此时德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原材料生产地已经被占领,没有一家工厂能够为德军提供武器、药品等后勤补给。德军在阿登战役中消耗了最精锐的装甲部队,所以到柏林战役开始时,德军重型武器高度缺乏,所有部队手中的军事物资几乎消耗殆尽。此时的德国已经无法施展自己擅长的闪电战,只能打游击战、巷战等肉搏战。况且此时德军储备石油已经消耗殆尽,所以即使装甲部队还在作战。

这时,大部分德国将领早已认识到德国注定失败的命运,于是他们开始在战后规划自己的出路。这时,希特勒实际上处于疏远状态。走投无路的希特勒甚至开始幻想用核武器甚至特殊功能来扭转局势。事实上,是两位德国科学家O·哈恩和F·斯特拉斯曼在1939年初首次发现了原子核裂变现象。1939年,德国发动战争时,启动了原子弹研发项目。当时世界上只有一个德国军事应用项目,但纳粹的种族主义政策迫使相当一部分德国犹太科学家离开德国。

早在纳粹党执政的第一年,就有大约2600名学者离开德国。从纳粹党上台到二战爆发,有四分之一的物理学家从德国大学辞职。在此期间,包括爱因斯坦、薛定谔、费米、波恩、泡利、德拜在内的27位诺贝尔奖得主在轴心国落选。但是,德国在核物理领域仍然有很强的实力:最早发现原子裂变现象的O. Hahn和F. Strassman参与了德国的原子弹计划。Laue、Porter、Geiger、Weizak、Bagh、Dibner、Gerlach、Woz等科学家也参与其中,并在某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维尔纳·卡尔·海森堡作为整个项目的领导者,与核裂变的发现者之一哈恩一起负责开发核反应堆。德国占领挪威后,它在挪威的特尔马克工厂生产被称为“重水”的化学原料。这其实是制造原子弹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1942年6月,海森堡向武备大臣施佩尔报告说,由于技术原因,铀计划在短时间内无法产生任何实际效果,因此不可能在战争期间制造原子弹。同时,海森堡还提醒施佩尔,德国在原子弹方面的研究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施佩尔向希特勒报告了这一情况。当时整个战场形势对德国来说都很紧迫,所以希特勒的态度很快很快。如果这个计划在短时间内不起作用,通常会被他搁置。希特勒和施佩尔最终达成一致:没有必要在原子弹上花费太多精力。不过,既然它在这方面还“领先”,我们不妨继续拨款进行研究。自1942年以来,德国放弃了整个原子弹计划,转而研究和制造了一个可以提供能源的原子核反应堆。此时此刻希特勒对原子弹的态度是,没有它几乎没有作用。

当时德国从战争的实际需要出发,把发展火箭武器放在首位。1937-1940年间,德国陆军在大型火箭的研制上花费了5.5亿马克,而研究原子弹的“铀计划”仅花费了100多万马克。德国的核武器面临两个现实问题:一是德国在资源禀赋和生产能力上的缺陷;二是受到美英联军破坏行动的干扰。美英联军通过空攻击和间谍渗透,摧毁了德国所有可能用于制造原子弹的工业设施。沮丧的德国试图在战争结束时与日本联合开发原子弹。

1943年,德国派出潜艇向日本运送一吨铀矿石。然而,提前得知这一消息的美军在马六甲海峡设置了潜艇,将潜艇击沉。1944年2月19日,德国人准备通过“海多罗”号将原子计划的相关设备秘密运回中国,但这一信息再次被严密监视的美英特工获得。2月20日上午10时45分,早已埋伏多时的英军击沉了海多罗号军舰。这一系列变化使得德国的原子弹计划直到战争结束仍然是一个计划。希特勒幻想用核武器扭转战局,其实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痴心妄想。

虽然此时德国纸面上还有245万军队,但实际上可以调动的军队并不多。希特勒在最后一刻真的紧张地要求调动很久以前就不能调动甚至不存在的部队,就像电影《帝国的毁灭》里那样。这一切无非是希特勒垂死挣扎:他手里的最后一张王牌已经在阿登战役中消耗殆尽,核武器这样的大杀手锏是指望不上的。1945年4月22日,柏林被苏联红军四分之三包围。此时此刻,终于意识到战败已经定了的希特勒悲叹道:“战争已经战败,我将留在柏林。时机一到,我就用手枪结束我的生命。

1945年4月27日,苏联红军闯入柏林中心地区。4月28日,希特勒的战时盟友意大利的墨索里尼被游击队抓获并枪杀。同一天,希特勒得知他的副手希姆莱正试图背着他与西方列强谈判。感觉到时间的尽头,希特勒开始支配他的政治意愿。希特勒和爱娃·布劳恩于1945年4月29日结婚。1945年4月30日下午3点30分,希特勒在德国总理府的地下室开枪自杀。当晚21时50分,苏联英雄米哈伊尔·叶戈罗夫中士和梅里登·坎塔里亚下士在国会大厦主楼穹顶上插上了苏联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