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往往陷入一种模糊的境地。
在民国的政治舞台上,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政治家。很多人说当时的政治家都是堕落者,但这种评价太片面了,时代瞬息万变。没有人能代表绝对的正义。说到民国历史,经常会出现“汉奸”一词,因为很多人在列强的威逼下“下跪”,祈求他们的施舍,失去了作为中国人的骨气。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他们的口号是“内惩国贼,外争主权”。这里的国贼指的是鲁、、曹汝霖,因为他们的亲日行为对当时中国的利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使国人极为不满。在思想启蒙的潮流下,一些仁人志士把矛头指向了这些汉奸,尤其是为了让当时的民国政府明白中国人有绝对的主心骨,因为当时关注的焦点是远在巴黎联邦之上的将德国在山东半岛的全部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协议,但中国作为战胜国,却因此受到侮辱,真正点燃了中国人民。
很多时候,当我们身边的人被问到这个时期的历史时,很多人往往会混淆视听,甚至揭露历史事件。提到鲁和,很多人常常混淆不清,因此有必要加以区分。
卖国富民的鲁
陆小时候师从张謇,1899年自费到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1902年回国后,在北京崇文门管理税务,曾任进士堂、警校教导巡护部负责人。1905年冬,他随载泽出国考察宪政。1907年调任奉天外事局办公厅,主管东三省盐务。由于加强了搜刮,盐课的收入在三年内激增了两倍多,得到了清廷的赏识。第二年,他被提拔为候补四平经堂。1909年赴北京任宪政编研馆馆员。1910年10月,清政府宣布准备制宪,并被选为国会高级议员。鲁前期的政治生涯与清政府的政治生涯密切相关。
武昌起义后,鲁担任成都分行右城部副部长。后来担任民国袁世凯总统府财政顾问。1913年,他当选为参议院议员和宪法起草委员会成员。同年12月,袁世凯被任命为驻日全权公使,参与了袁世凯投靠日本的卖国活动。作为袁世凯影响的代表人物,鲁在民初政治领域相当活跃,尤其是在袁世凯亲日思想的影响下,鲁本人成为亲日派的代表人物。
1915年初,鲁受袁世凯派遣,与、曹汝霖一道,自始至终参加日本驻华代表易大使的谈判,并在辱国的“二十一条”上签字。在这个过程中,袁世凯、陆征祥等人极力抵制这一条约,这至少延缓了签订合同的进程,让中国得到西方国家的怜悯,尤其是他们的干预,但这一幻想最终破灭了。最终,在巨大的国力差距下,袁世凯起初也对“二十一条”进行了抵制,默许签订了这一屈辱的和约。当时,陆征祥、鲁、等人被中国人民称为“汉奸”。
1915年6月8日,鲁代表中华民国政府与日本进行书信往来,批准上述“二十一条”条约,至此,鲁卖国之名得以实行。
此后,在日本积极活动,争取日本内阁对袁世凯称帝的支持,营造了一定的国际氛围。这时,鲁完全站在袁世凯一边。袁世凯病逝后不久,陆从驻日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回到中国担任交通银行的股东行长。
当国会第一次恢复时,鲁成为元老院的一员,并在政治舞台上继续展示他的风采。1917年8月,中日合资的中国银行在京成立,鲁任总理,成为日本的公关行,多次向日本借钱。这时,鲁可能认为日本的借款是善意之举,特别是为了解决当时对中国的迫切需要,但他忘记了他借款的前提是先出卖国家利益。
1917年11月,出任临时参议院议员。1918年4月和8月,鲁以总理的名义,代表日本和段政府签订了“电报电缆借款”和“吉林、黑龙江省金矿和森林借款”合同,总金额为5000万日元,并将中国在吉林、黑龙江省的电报电缆和森林黄金资源的财产和收益抵押给日本。这无疑是以短期的贷款援助换取中国的长期利益,这也是鲁于宗后来被称为汉奸的重要原因。除了签署第21条之外,用国家利益换取日本贷款也充满了讽刺意味。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鲁、、曹汝霖”因为“汉奸”被很多人唾弃。无奈之下,北洋政府罢免了这三位官员。
消息传回鲁老家时,全县工商界、农会、教育界都发出公开信,声讨北洋政府“辱人养奸”的行为。来自各行各业的1万多人参加了5月13日在石霞举行的会议。大会一致决定将鲁逐出故里,全国通电。他的同胞在家乡当叛徒是一大耻辱。至此,成为了一个没有籍贯的人,这对于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人来说,绝对是莫大的屈辱。然而,村民对鲁的谴责还没有结束。6月,海宁村民召开会议,对严观镇城隍庙前、北门外、镇海楼旁的三块施乐进行化解,题词为“汉奸鲁”。村民每次路过这里,都会痛骂这三座古迹。
当时远在北京的陆得知此消息,深感不安,贿赂海宁县令,希望他能毁掉这座纪念碑。然而,随着人们的阻止,这件事被推迟了。直到徐世昌当上总统,他才下令拆除这三座纪念碑。至此,三大古迹下落不明,直到1985年海宁县清理地方时,才出土了一块“汉奸鲁”的石碑,这也证明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是真的,民国时期的鲁有“汉奸”之誉。
陆征祥拒绝签署巴黎和平条约
又名、陆,上海人,祖籍江苏太仓,中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官。陆征祥毕业于广东方言博物馆和文同博物馆。当时作为外交官,他们往往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因为“弱国无外交”的现实在当时非常明显。
和鲁一样,也是在《二十一条》上签字的代表。当条约签署的消息公之于众时,中国人民极为愤慨,执行签字的陆征祥也被斥为叛徒。他对自己的历史恶名感到极度自责,后来多次向中国人民坦白。但是当时的舆论并没有倾向于陆征祥,因为人们也明白陆征祥是被迫签订和约的,是被袁世凯等人推出来的,所以他并没有被针对。
然而,在第21条签署后,深感自责的陆征祥敦促中国对德宣战,以便通过这一举动收回权益。他认为中国只有向德国宣战,才有希望在欧战后恢复民族权利,但袁世凯不听他的。后来李当总统,请当外交部长,提出,如果中国宣战,他就上任。当李拒绝宣战时,不是军队的首领,呆在家里。直到段就任丞相后对德奥宣战,才重新当上了统帅。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作为同盟国,获得了战胜国的地位,应邀参加了巴黎和会。中国政府派出外长、美国部长、南方政府王外长、法国部长、比利时魏震部长等五位代表组成中国代表团,并任命为团长。
当时,陆征祥对这次谈判充满希望,因为中国作为战胜国,会获得一定的利益,尤其是收回德国在山东半岛权益的可能性。陆征祥对这种海外外交非常兴奋。当然,整个代表团都是同样的心情,但谁也没想到巴黎和会会变成分赃大会。所谓的和会只是西方列强的利益划分,甚至牺牲了战胜国中国的利益。
在巴黎大会上,陆征祥等人发现了这种所谓的外交是多么可笑。列强把德国在山东半岛的权益给了日本,却从来不考虑中国的意见。这时,陆征祥和其他人意识到他们所希望的巴黎和平会议只是一场骗局,如果这种行为被默许,他们作为叛徒的名声就会得到保证。
因此,他们不断寻求来自世界各地的部长,希望改变这种情况。但在各国大臣的推诿下,他们的争论毫无效果,尤其是当时的国内政府还不断向他们施压,要他们签署这份屈辱的和约。然而,代表团的五名成员也明白,这项和平条约不能签署,否则他们将把自己的权利和利益移交给其他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向欧洲战场派遣了大量劳工,做出了巨大牺牲。如果他们贸然签署这项和平条约,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
最终,陆征祥和中国代表团的其他成员顶住了北洋政府的压力,拒绝签字。一方面,陆征祥和顾维钧尽力呼吁与会国代表给予支持;另一方面,他们告诉北洋政府,他们宁辞职不签字,不背叛国家。最终,中国成为战胜方唯一没有签字的国家,但对于中国人民来说,他们的做法是极大的鼓舞,尤其是当时中国的五四运动,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的脊梁和东方的雄狮正在觉醒。
以前看《觉醒年代》的时候,也有对这段历史的描述,但只有影视剧的描述够惊心动魄。虽然镜头很少转向国外谈判战场,但通过紧张的局势,我能理解这些代表团面临的压力。作为战胜国的代表,他们就这样被欺负。这是任何人都无法理解的。拒签本身就要花很多钱,不仅国内政府的谴责,还有
巴黎和会后几年,陆征祥辞去所有职务,前往比利时出家。除了爱妻去世之外,促使他放弃尘世生活的主要原因是民国的外交困难和中国主权的破碎,这让他感到身心俱疲。在弱国没有外交的情况下,他也明白中国此时在外交领域没有话语权,中国必须改变这种局面,但此时他无能为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以祖国为重,积极寻求比利时对中国的援助。幸运的是,他看到了中国的胜利,这是一场彻底的胜利,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收回了中国的主权。此时他感到欣慰,因为中国作为主要战胜国,不会再像一战时那样受人欺负,这应该是他作为外交官最大的希望。
结论
我还记得李鸿章在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除了背负“卖国贼”的骂名别无选择,因为当时的清廷没有人愿意背负这样的名声,这会让他们名垂青史,但是条约必须要签,因为没有实力和大国去挑战。无奈之下,李鸿章肩负起了这个责任。
十多年后,在再次与日本谈判的过程中,陆征祥被迫有了同样的经历。评价一个人物,要考虑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也要了解他背后的诸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