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王锦春接受了《人物》杂志的采访。
据悉,纪录片《高三》获奖当晚凌晨1点还在家中熟睡的王锦春,突然被座机电话吵醒。接听电话时,他有些犹豫地看了看座机的来电显示,最初以为是诈骗电话。拿起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导演周浩的声音。“获奖了!我们的“高中”获奖了!”“我们的‘高三’是什么,那就是你的‘高三’。”王锦春说。
那是2005年12月的一天,《高三》获得了2006年第30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人性奖。12年过去了,王锦春仍然能清晰地回忆起这个片段。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以后的人生一定会坚持高三。从“高三”开始,王锦春逐渐出名,甚至闻名全国。随着岁月的流逝,他近年来逐渐被人遗忘。
今年恰逢长达12年的纪录片《高三》诞生。因为几家媒体的报道,人们对电影《高三》的记忆又复活了。顺带一提,电影中的班主任王锦春也再次被提及。鲜为人知的是,已经到了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的王锦春,头上有很多白发。看到同事升职离职,他选择留在武平一中默默当老师。他坦言,自己并不缺乏离开的机会,只是缺乏告别的勇气,愿意“坚守一份乡村的诗意与宁静”。
励志电影
即使过了这么多年,纪录片《高三》也总能被反复提及。每年高考前,在一些地区的一些学校,老师总是一遍又一遍地给学生放映这部电影,激励他们努力学习。“这部电影80%的人都会被认为是励志电影。”王锦春说,当导演周浩剪辑这部电影时,他尽了最大努力,甚至绞尽脑汁,但这部电影并不满意。他多次告诉他“他要拍一部批判高考制度的电影。他说我太渴望演了,把它拍成了励志电影。”
当周浩结束一年的拍摄后,他制作了纪录片《高三》。播出的前一天晚上,周浩打电话给王锦春,告诉他这部电影应该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这个消息有点出乎他的意料。“央视怎么能播这种东西?”好奇心被内心的不安所取代。“如果负面的事情很多,同行、学校领导甚至全县人民会怎么想?”王锦春回忆说,当他看完这部电影时,他松了一口气,甚至有了一种解脱和感动。他被电影的真实性感动了。“我觉得高三大家都不容易。”
高三播出后引起轰动,片中的班主任王锦春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电影中,他经常激励学生,“读书不会杀人,所以可以拿出半条命去读。”“你不要问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只需要付出。”等等,他语速很快,“金句”频频出现,甚至在网上,有人专门收集整理他说的话,并将其汇集成王锦春语录。
“高中以外的人更有感情,武平人却没有感情。”到现在,几乎每年都有外国留学生发短信或者打电话给王锦春,他不明白“这些留学生是怎么得到我的号码的”。今年高考前夕,王锦春收到七中一位高考女生的短信,主动与她沟通。“我怕她心态不好,而且高考也失败了。我每天晚上考前都会发短信开导她。”
高三已经过去12年了,王锦春几乎和学生们失去了联系。两年前,因为《人物》杂志的采访,他和几个同学合影。纪录片《高三》虽然出名了,但王锦春这几年几乎没提过,也不会给学生看。在他看来,“电影里的一切都是经过剪辑的”,而对于学生的励志教育,在现实中,他往往比“高三”更真实。
不可逆转的趋势
春天和王锦聊天,你会发现他总是喜欢引用名人名言和时下流行语。他说话很快,声音有点沙哑。他有着深黄色的肤色和盖头式的标志性发型,与当年的纪录片相比似乎没有太大变化,但他的头上显然有很多像雨滴一样的白发。王锦春50岁了。他刚从高三退下来,准备考新的高一。目前还是班主任,同时在两个班教语文。这是他执教的第27年。傅师范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回武平一中。他从高一高二开始教书,一直到高三。现在,他依然保持着每天按时起床的习惯,“5点起床,6点前到校”,督促学生早上读书。然而,最近一两年,轮到他晚上学习了。他不会像以前那样熬夜到晚上10点,而是早早回家,“通常9点以后下班”。
两年前,王锦春的股骨头几乎全部坏死。当年9月初,他去医院做了置换手术。医生让他至少休息两到三个月,但一个月后,他从家里跑回学校,再次站在讲台前。他说:“这不是说我有多高尚。我受不了整天躺在家里。我喜欢活泼的人,想和学生在一起。”
因为坚持,近年来,王锦春的教学几乎一天都没有落下。“除非我去别的地方出差,”他每天早上都能准时出现。学生问他:“老师,你为什么每天这么早?”他回答说:“那是我对你的责任。不去我不放心。”原则上,王锦春可以停止如此努力的工作,但现实是他不能。近年来,他的教学目标被定在“211”、“985”高校,甚至清华北大。
然而,对学生的期望总是落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空。近年来,武平一中已经很难再有“文理省双料冠军”的荣耀,甚至很少有学生能考上清华北大。现状是当地优质生源不断流出,教师频繁跳槽到外地任教,山区与沿海地区的教育差距不断拉大。
“以前全市能考二三十个清华北大,现在有七八个。”例如,王锦春说,面对这种“无法挽回的趋势”,他似乎也无可奈何。“这几乎是一种绝望。”他只能默默接受现实,让学生重拾勤奋和努力去抵抗。“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我要花半辈子去战斗。你已经失去了努力,怎么能和别人打架?”
留守教师
王景春出生在武平万安镇的一个小村庄,家里有10个兄弟姐妹。我父亲是一个典型的农民。早年,他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不像其他几个表兄弟,“我的兄弟们,包括我自己,都很诚实。”虽然父亲不在乎孩子的教育,但他默许了“如果你能通过考试,你就能在卖掉土地和家里的土地时学习”。该镇距离县城20多公里。在高中之前,王锦春几乎从不出门。直到上了高中,他都翘首以盼“去山上看看”,结束父母“枯燥”的种田、娶妻、生子的生活。
“剥了小米壳,就成了吃米饭的人。”阅读已经成为王锦春唯一期待的方式。为此,他也很努力。高中早上4点醒来,他会偷偷溜出宿舍锁着的铁门,在昏暗的路灯下跑去看书。冬天的寒风阻挡不了他。回忆起这一幕,他感慨“自己都感动哭了”。他的学习成绩通常在班级前五名,他的作文经常被老师视为范文。但是因为高考的无序,他高考没有考好,但是他也过了本科线。
他还是觉得高考给他带来了命运的改变。其实命运因为高考而改变了。八个兄弟姐妹无一例外都继承了父亲的传统。只有他和他最小的妹妹终于通过了高考,改变了命运。王锦春经常认为,如果没有高考,他很可能会“重蹈父母的覆辙,在家种地,种烟叶……”
上大学前,王锦春想当记者,但他不想误报中文系。当他在学校提问时,他意识到“学中文就是当老师”。大学毕业后,王锦春作为优秀毕业生被分配回武平一中,从此过着教书育人的生活。
也许没有纪录片《高三》,王锦春就不会如此出名。那几年电影播出后,他的名气达到了顶峰。然而,这些年来,他似乎逐渐被遗忘,甚至显得有些孤独。这些年,离开武平一中的老师不下几十人。王锦春在那些日子里观察他的同事。他们中的一些人被提升为上校领导,而另一些人去大城市教书,过着不同的生活。
事实上,随着王锦春的成名,他并不缺少这样的机会。有石狮,还有其他一些学校,他要出高薪挖他。他没有想过,但面对这些诱惑,他拒绝了,最后他选择留在武平。除了抛出无法适应城市快节奏又不想再折腾的理由,面对记者,他无一例外地回答:“我不缺机会,但我没有勇气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