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礼县第二中学
文/龚
一个
前几天,蒙古的一个朋友送了一本我们家前任龚曙光先生署名的散文集,我仔细看了,舍不得放下。这本书大部分是关于作者在礼县生活期间的一些人和事。原来他的父母都是五六十年代在礼县第二中学工作任教的。龚曙光先生是“文化湘军”的领军人物之一,闻名于世,情怀不变。在开篇文章《母亲的过去》中,作者在一封信中写道“礼县第一中学位于当时的进士,第二中学是县第一中学”,让人会心一笑。解放后,礼县第一中学长期生活在天津市皇姑山,但第二中学确实是礼县的“最高学府”。
然而,与蠡县一中的声誉相比,蠡县二中在蠡县教育中很少表现出其明显的特色。就像在一个有很多兄弟的大家庭里,大哥一直被重视,被寄予厚望。第二个孩子也有责任效仿。在全县近百万人眼中,礼县一中聚集了全县最好的老师,招到了全县最优秀的学生,相当于精英教育。二中到二中的中学都接收了“等待下一个”的学生,只能归为平民教育。据校史记载,1977年10月,礼县一中从进士迁回县城。政府指定原礼县二中为礼县一中,后迁出。位于涟水南岸的新学校初步建成后,于1980年春搬迁。就蠡县二中而言,不愿意让位于文庙西侧古城墙下的一中。里面酸酸的,让人无法忍受。
二中的新学校开学时,一切都只能做得简单,这与香火浓厚的一中明显不同,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基础。同一片蓝天下,阳光普照,四季轮回,二中将有属于自己的春天。她的魅力,不在尘土飞扬、丑陋不堪的校门,不在拥挤不堪的食堂,也不在曾经铺着煤渣的跑道和杂草丛生的操场。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家努力奋斗,付出巨大努力,整个社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第二学校的魅力和气质,写在不愿做别人的老师和学生的脸上,就像我们生活的那个伟大时代:朴实、昂扬、充满活力、蓄势待发。
二
我是1988年秋天转到二中的。在世俗社会,二中用她的包容和接纳诠释了“教学无课”。我还记得第一节英语课。杨茜茜老师的教学幽默生动,让我们意识到“穿皮鞋和穿凉鞋”真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为了在城市穿皮鞋而不是在农村穿草鞋,别无选择,只能跨过高考的独木桥。
但是一群16岁和17岁的青少年显然不学习所有的东西。很多年过去了,学习之外的那些人和事更让人难忘。高中是人生的开始。在这个阶段,友谊的成长,爱情的萌发都是恰逢其时,很多故事自然发生。故事结局如何并不重要。发自内心的意气相投,以及醇厚绵长的同窗情怀,将陪伴和温暖我们的一生。
高二的时候,文科班47班聚集了一群“文清”。在随后的日子里,我们一起流传着《平凡的世界》《新星》《血色黄昏》等长篇大作,甚至还有一本不知名的书《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本书一度被视为禁书。书中描述的那位女士和猎人之间令人震惊的性爱既新奇又令人震惊。在“烟火与诗在生成”的时代,不会背几首晦涩难懂的诗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同学们自发组织成立了文学社和诗歌社,一起写诗写作文,编辑油印诗,畅谈自己的诗梦。现在回头看,80年代的许多优秀文学作品,不仅对现实有着深刻的批判,更向往自由和美好的生活。他们既有理想主义的色彩,又有人文主义的情怀。他们对年轻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他们已经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高中期间,正是长大的时候。学校食堂的食物缺少油和水。上了几次晚自习,它已经饿得吃不饱了。只能等第二天起床大吃一顿。早餐是硬馒头和粥。有一些饭量惊人的同学曾经吃了十八个刚出笼的馒头,让围观的人惊呆了。有时候,上完晚自习,饿得跟着同桌李华去他家,吃了一大碗他爸爸李老师赖襄精心煮的肉丝面。我和舒泰都很满意。我记得有一群学生也在夏虹家享受了一场蛇肉的“盛宴”——一条一米多长的菜花蛇,在教学楼的墙上游荡。不幸的是,它被活捉,成了我们的午餐。
在47班,班长夏虹和团支书李华是“学生领袖”之类的人物。就在高考前一个多月,两人组织了十几个学生在关达古大东野餐,算是早早的告别宴。一群人饱餐一顿后,他们或坐着或躺着或站起来,仰望红色的太阳和绿色的田野。戴志清唱了一首《深秋的爱》,让大家感到迷茫和难过,有的甚至放声大哭。那些歌词还记得:“爱可以送也可以不送,你可以永远爱,我真的舍不得让你走。”
但无论你有多不情愿,青春注定要分手。在人生的重要关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未来要跑,未来会发生什么,又该怎么走。没人知道。大家都会玩得很开心,我们一会儿见。
三
1990年高考,二中文科班第一次超过一中。那一年的录取率特别低。经过一年的复读,很多同学终于如愿以偿,第二年考上了大学。也有几个学生先后参军。在部队的大熔炉里经过一番锤炼,他们都上了军校。
毕业后,学生们有了自己的文学和武术技能,在社会的大江大河中奋力拼搏,大部分都成长为自己行业的中坚力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刘振声高中时入选省摔跤队,随后在全国第八届全运会上获得银牌,使蠡县实现全运会零奖牌的突破。1998年,陈志勇冒着生命危险营救被洪水围困的人们,被评为“全国抗洪抢险二等英雄”,并参加了全国“英国模范协会”。这两位同学不仅是我们班的优秀代表,也是二中乃至整个礼县的骄傲。
班主任刘志刚老师退休前写了一篇《素质教育的硕果》。回顾自己多年在礼县二中教书育人的经历,他说“47班是素质教育的典范”,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一个老师努力之后最大的收获。那个职业的荣耀和成就感,只配得上用心说教的老师,远比不上世俗的权力和金钱。
刘先生文革前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干部要“现代化”,刘先生几次婉拒组织部的选拔。当时正是进入仕途的好时机。多少人想要,刘小姐却不敢回避。虽然生活中有很多起起落落,但刘先生始终从容面对,过着平静幸福的生活,过着通透的生活。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传统知识分子的温柔和伦理,以及其中蕴含的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很多人。
四
“善如水,水对万物皆善而不辩,对人人皆恶,故事之道也。”中国人认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可见水代表道和智慧。学校不仅灌输知识,还传道授业解惑,而临水则增添了一抹美。这种人与自然的奇妙融合,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高度。
第二中学,绕城而过的涟水河在北边。那时候我经常做晚饭,从食堂东边的小门出去,爬上河岸。吃饭的时候,看着脚下的涟水河向东蜿蜒流去。晚饭后,我躺在草坡上闭目养神,一个人呆了一会儿。学校教学楼前,有两个大小不一的池塘。在大池塘旁边可以看到成群游动的鱼。学生三三两两经常围在岸边,以馒头屑或米粒为饵钓鱼,除了紧张的学习之外,也是一种极大的乐趣。
1993年,为了给县城建设让路,涟水河北移,原河道成为中心城区主干道。后来,校园里的池塘被填满,变成了篮球场。更大的变化还在后面。计划在县城东郊建设的一所中学即将竣工,二中将搬迁到新的位置,与另外两所高中合并成为“超级中学”,再次迎来她的重生。
面对时代变化发展的逻辑,个人往往会有一种迷茫和迷茫,那些曾经美好的东西在不经意间消失了,被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离开家乡的年轻游子,难免会成为家乡的过客,在转瞬即逝的时间里独自咀嚼着“遇见陌生人”的悲欢离合。但回首过去,我们依然愿意在心底筑起一座塔,时刻望着故土和母校。因为,这是我们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