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IP,有名场面,有明星?
最近,两部引起国内观众热议的日漫电影《叶晖达小姐要我告白》和《蓝海》在内容上呈现出奇妙的相似之处。
虽然两个真人版增加了很多原创剧情,但更让原著粉丝印象深刻的还是他们的“还原度”。
这两部漫片堪称“原创名场面的亮点”——作为电影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剧似乎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影片从原著中选取琐碎但有趣的故事,因此剧情分散,原著粉和非原著粉会获得不同的观影体验。
原因是很多漫片的主要观众都是原创粉丝。
01
真人电影的粉丝化变革
漫山真人经常被动漫爱好者吐槽为“十变九殇”,崩溃、内容增减等问题经常被原著粉吐槽;
从普通观众的角度来看,碎片化的剧情和大量的梗提高了看电影的门槛。
虽然日漫改编真人电影很难同时取悦原著粉和普通电影观众,
但在日本,观众对真人的夸张造型和演绎更加宽容,电影团队也在不断尝试平衡改编和还原。
笔者注意到,近两年日本上映的真人电影大多偏向现实题材。
比如《叶晖达小姐要我告白》《宅男真的很难爱上腐女》集中了对普通观众同样有用的爱情元素,“不要研究形象!”展现主角的青春梦想。《我是大哥》和《蓝海》的无厘头能让观众会心一笑...
这些漫片针对的是原著粉丝,尽量扩大受众。
一般来说,如果原著不是需要大量特效、世界观宏大的幻想题材,而是更贴近现实生活的内容,
那么改编成电影的成本更低,制作周期也比电视剧短。
在演员的选择上,片方也会更青睐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
虽然粉丝们很惊讶桥本环奈没有出演可爱的“秘书”,而是在《第四宫》中饰演了更端庄的主角,这可能是电影权衡了目标观众和作品定位后的结果。
在内容上,所有的电影都在努力满足原著粉的期待:
真人版《齐木南雄之灾》足以让粉丝惊叹“哦呼”;
两部《银魂》电影分别展现了《红色蜻蜓》《总台》《选定的烦恼》的剧情。演员的努力和导演的搞笑技巧也为影片赢得了“原作毁真人”的称号;
《叶晖达小姐要我告白》虽然没有“秘书舞”,但却有不少电影院约会、探病、烟花表演等桥段;
再到《蓝海》中的“猛男野拳和可燃乌龙茶”,很多细节都体现了“还原名景”的坚持。
与漫画、动画、电视剧分几集不同,电影剧本的输出节奏和叙事技巧会发生变化,使得剧情的接续流畅合理——这也是编剧在改编过程中应该扮演的角色。
但在很多真人电影中,即使原著内容碎片化、日常化,改编后的电影也会尝试将粉丝喜欢、直接听到的著名场景连接起来。
不仅是人物和经典情节,观众们还发现了《银魂2》《叶晖达小姐要我告白》等真人电影,部分画面构图和移镜手法与改编动画如出一辙。
从以上作品的表现来看,这些漫片的制作方把“满足原著粉丝的需求”排在了第一位。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漫作直接偏向原著粉?
或许是因为在日本,像《死亡笔记》《浪客剑心》《王者世界》这样能够跨越次元壁,实现票房双丰收的真人电影,实在是太难得了。
2015年,《进击的巨人》在日本仍如火如荼,被日本网友票选为“最期待推出动画续集的作品”。
由《进击的巨人》改编的真人电影《第一部》取得了32.5亿日元的票房佳绩,但同时也成为了魔幻变局中翻车的经典案例——真人改编更接近时下流行的以打斗视觉效果为主的“怪兽电影”,也改变了人们的设定,增加了情感台词。
试图接近受到更多观众青睐的进攻巨头,后期累计票房未能超过17亿日元,这两部电影也被日本专业电影杂志《绘画的秘密》评为2015年第一、第四最令人失望的电影。
这样看来,直接把电影换成粉丝,追求还原度,甚至是不动脑子的照搬原著剧情,似乎是最稳妥的选择。
02
人气IP+人气明星,成为现实版“圈钱”利器
作为IP开发的重要环节,趁热打铁推出真人电影已经成为常态。尽管很多作品结局很糟糕,但制作人仍然乐在其中。
而且,近年来,日本真人电影的上映时间与动画的上映时间之间的联系显然越来越紧密。
比如动画《叶晖达小姐要我告白》于2019年6月底正式结束,电影于9月初上映,第二季动画制作决定于10月中旬公布。
随着动画的热播,加上演员的走红和大力宣传,真人版的《达小姐要我坦白》票房突破20亿日元,在日漫改编的很多电影中,这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还有黑马动画《不要研究形象》!于2020年初推出。“3月底正式收官,4月初播出了由斋藤飞鸟、山下美月、梅泽美波主演的同名真人短剧,也为5月15日上映的真人电影预热。
电影人计划的紧凑调度,更能体现电影人通过换片收获粉丝的意图。
与发展周期较长的真人电视剧相比,现代题材的真人电影更能“赚快钱”。
比如2014年之后,越来越多的少女电影上映,正好证明了这一点。
在日本电影市场,女性观众对票房的贡献不容小觑。
随着《热血之旅》《不合格女演员》《闪闪的爱》《橘子》等女生改编的电影突破20亿日元票房,各大电影公司似乎看到了商机。
之后,少女变装电影也迎来了爆发期,每年甚至有十多部围绕爱情、友情等元素的少女变装电影。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电影人希望用有限的投资换取更高的回报,这样保守的换片策略使得日本电影市场面临“内容创新度较低、同质化严重”的挑战。
但从整体市场环境来看,“热门IP+新生代明星”的策略依然有效。
根据日本电影协会发布的数据,2010-2019年,日本本土电影的市场份额高于海外电影,日本国民普遍对本土IP情有独钟。
至于真人电影,在日本很受欢迎,但往往是好莱坞非超英大片。观众对《美女与野兽》等迪士尼动画真人电影,以及《马戏之王》《波西米亚狂想曲》等音乐电影特别感兴趣。
至于本土真人电影,能排在年度票房榜前列的原创电影少之又少。相反,动画、电视剧的IP改编作品往往能收获可观的票房收入。
漫画和动画在日本拥有广泛的粉丝基础,这使得漫画电影的制作变得更加容易。
毕竟利用现有的人设和故事框架,利用当红艺人作为男主角,本身就有一定的票房号召力。如果衍生的现实作品口碑好,甚至可以拍成电影系列。
考虑到回收成本的因素,片方也期望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
像《世界之王》这样制作成本超过10亿日元的作品,已经是高成本、大规模的制作了。
而围绕少女恋爱、搞笑日常生活等元素的现实背景电影更便宜。
如果在故事改编上讨好原著粉丝,投资风险会大大降低。
此外,真人电影版可以延续动漫IP的人气,新生代演员将获得更多的展演机会。
因此,对于目前的日本电影市场来说,投资拍摄漫片仍然是一种粉丝基础和低风险的“圈钱”方式。
这可能是“尽管近年来作品因内容而饱受诟病,票房拯救街道的案例数不胜数,但日本仍有层出不穷的真人”的主要原因。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日本总体立场。※.
本文来源于微信微信官方账号:ACGx,原标题为:“每次拍日本电影,都要干掉一个靠谱的编剧才能拜天”,由日本通经授权发布。
-完毕-
小推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