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30年的发展表明,只有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资本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在党和国家的全面工作中自觉谋划和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才能乘风破浪、攻坚克难、稳中求进、影响深远。
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正在不断形成和巩固。实体经济潜力巨大,宏观环境总体改善,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旺盛,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不断增强。中国资本市场正处于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中国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商品期货交易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为加快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
建立和发展资本市场,是党中央深化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实践探索。30年来,资本市场在改革中前进,在开放中成长,在发展中进步,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目前,我国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商品期货交易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为加快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市场开拓者和建设者大胆探索、勇于进取的结果。
证监会主要负责人指出,资本市场30年发展表明,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方向,坚持把防范和化解风险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发挥各方合力。只有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资本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自觉谋划和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才能乘风破浪、攻坚克难,实现稳中求进、影响深远。
30年来,证券市场从区域到全国,从单一到综合,从封闭到开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根本方向从未改变,那就是证券市场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
“上海证券交易所因改革开放而诞生,因改革开放而繁荣。”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在“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的浪潮中应运而生,吹响了黄浦江畔新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一声开市锣。
上交所的成长轨迹搅动了中国资本市场30多年,见证了创新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光辉历程。
“上海证券交易所因改革开放而诞生,因改革开放而繁荣。这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30周年之际,上海证券交易所董事长黄宏远告诉上海证券报。
沪港通开创了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先河,推出交易所场内首个股票期权,顺利实施科创板设立和注册制改革试点,成为拥有股票、债券、基金、衍生品四大类证券,市场结构完整的综合性证券交易所,成为资本市场服务国民经济的主战场,取得了显著成绩。
目前,上交所已发展成为国内蓝筹企业的聚集地和科技企业的重要上市地。上交所刚开业时,市值12.34亿元的上市公司只有8家。目前,上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已达1928家,30年间增长了240倍。股票总市值接近50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三大证券交易所。
在不断推进市场改革开放创新的过程中,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加快建设成为功能更加完备、运行更加高效、技术更加先进、国际影响力更大的世界领先交易所,引领资本市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深交所是春天故事的重要篇章”
1990年12月1日,深圳国际信托大厦的钟声响起,宣告了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诞生,拉开了改革开放后股票集中交易的序幕。
深交所从一个小仓开始,以“突破”“创造”“做”的精神风貌,迅速崛起为全球最具活力、高成长性的新兴市场。
“深交所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深交所的成立是‘春天的故事’的重要篇章。”深交所董事长王建军在深交所成立30周年座谈会上表示。
经过30年的发展,深圳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489家,市值从61亿元增长到36万亿元以上,股票成交额从开业当天的20万元增长到去年每天5055亿元,产品从基础股票、债券延伸到资产证券化、基金及衍生品等多种类型。股票融资额、市场活跃度、新上市公司数量等指标稳居世界前列。
深交所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激发市场经济活力和民间资本积极性创造性、深化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金融体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深交所坚持服务创新驱动和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企业和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为主体的基础市场,成为支撑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
目前,深交所正朝着建设高质量创新型资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的战略目标奋勇前进。下一阶段,深交所将巩固创业板改革成果,全面落实注册制三原则,保持创业板注册制高质量运行,营造稳定可靠的投融资环境,支持更多优质高新技术企业和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利用深交所市场优势成长发展。
新三板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1月,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正式开通运营。同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制度有关问题的决定》,明确新三板是经国务院批准,依照证券法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新三板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自8年前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正式运行以来,始终定位为服务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企业。目前,新三板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套不同于交易所市场的制度安排。基础制度建设稳步推进,监管模式不断完善,已成为服务中小企业的重要平台。
通过8年多的实践,新三板在市场、开放、集中方面的市场地位得到巩固,市场体系与于颖“小、专、专”功能定位的适应性进一步提升。新三板已成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主阵地。8年来,新三板共服务企业1.34万家,其中中小企业占94%,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74%;上市公司累计融资5400亿元。
截至2020年末,新三板投资者数量较2019年增长7倍;与2019年末相比,精选公司股价平均上涨约80%。2020年市场融资额同比增长28%,成交额同比增长57%,10大指数全部上涨,2021年以来持续保持良好态势。
全国股转公司主要负责人多次表态,将始终牢记服务中小企业的初心和使命,持续推进新三板市场改革创新,做细选层,统筹发展创新层和基础层,为中小企业发展贡献力量,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市场经济到资本市场改革的期货市场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规范到规范,我国期货市场形成了商品金融、期货期权、市场内外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市场格局,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价格过度上涨和波动问题,中国开始研究和探索期货市场。
1990年10月12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初具规模。1993年3月1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以“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名义开业,并于当年5月28日正式推出新中国第一个具有国际规范的农产品期货标准化合约。
时任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和郑州商品交易所首任总裁的李敬谋,亲身经历了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和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探索、试点、开办和发展的全过程,他表示,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作为新中国第一个期货试点单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只春鸟。
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随后第一只股指期货——沪深300股指期货于2010年推出。金融期货在加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和透明度、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和实体经济转型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CICC不断完善产品体系,已在权益和利率两条产品线上市了7只金融期货和期权。截至2020年末,CICC股指期货总成交额11.26亿手,总成交额1055.7万亿元;国债期货市场总成交额7897.64万手,总成交额81.75万亿元。
随着股指期货、股指期权等多种风险管理工具的推出和平稳运行,越来越多的证券、基金、期货、信托、保险、QFII、RQFII等机构投资者参与到金融期货市场。同时,金融期货的资产定价和风险缓释功能可以进一步发挥,提高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
2018年3月26日,原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同年,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作为我国期货市场首个上市品种成功引入境外交易者,郑州商品交易所PTA期货也成功引入境外交易者。这一系列措施标志着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今天的中国商品期货市场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根据期货业协会统计的2020年全年交易量数据,大商所、上商所、正商所在全球交易所的期货、期权交易量排名分别为第7、9、12位。
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有色金属、焦炭、动力煤、黑色建材期货市场。2020年,中国农产品期货将跻身全球成交额排行榜前十。目前,上海原油期货已成为仅次于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的第三大原油期货市场。大商所农产品期货交易量已超过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期货市场。正商所的棉纱期货、棉花期货、PTA期货成为纺织企业规避风险的“三剑客”,被誉为全球纺织市场的风向标。
进入新时代,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资本市场的功能和定位日益凸显,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发挥主导作用已是各方共识。
30年春秋,30年鼎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也对资本市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经过30年的积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正在不断形成和巩固。实体经济潜力巨大,宏观环境总体改善,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旺盛,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不断增强。中国资本市场正处于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将以注册制、退市制度改革为抓手,全面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全面提升市场治理能力和水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化市场功能,促进投融资协调发展,长期优化市场生态,牢牢守住没有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努力谱写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