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植树节。让我们了解一下与“木”有关的汉字。
让我们在植树节学习与“木”相关的汉字
文通姜淑红
木:木本植物的总称。甲骨文、碑文和篆书。表意文字,像树的形状:中间是树干,上面是树枝,下面是根。
“木”的本义是指树木。《庄子·山木》:“庄子行于深山,见大木而枝叶生茂。”《孟子·奉献》:“舜居深山,与木石同住,与鹿同游。”可引申为指木、木,《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庄子·马蹄》:“吾善木,弯曲者钩,直者应绳。”也可以引申为形容词,平淡麻木。比如成语“呆若木鸡”和《红楼梦》:“贾瑞听过,身半木讷。”也可以引申为五行之一,指“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木”,如“木星”、“木气”、“木德”。
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距离太阳远近排名第五。它是太阳系中最大、最重、旋转最快的行星。它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500℃。木星的质量是其他7颗行星总和的2.5倍多,是地球的317.89倍,是地球的1316倍。在中国古代,他们称之为“年”,而在西方古代,他们称之为“木星”。
在世界现存最高的古代木结构建筑应县木塔的顶层,有一块阿清刘世伟题写的牌匾“木德参天”,典型地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木结构建筑文化意义的认识。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木”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物质,还具有多层次的文化内涵。“木”是温暖的、可观的、无尽的,“此枝永垂”。在复杂的五行体系中,与“木”相关联的元素大多是各种事物中最美的元素。文、儒、仁、乐、农、东、春、徐等“木德”要素,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所有关键词。这种现象不是偶然的。作为五行中唯一有生命的元素,“木”的核心含义是“生”。因此,大量与“生命”相关的概念被“木”承载,从而使木和木器具具有“天地之大德”的美好含义。“木德”一词在先秦两汉古籍中大量出现,如《孔子家语五帝》:“孔子曰:‘五行之用,始于木。木东方,万事开头难。所以,王就是王,第一个就是穆德王。其次,按命线,也是遗传的。《〈黄帝内经〉苏文五常郑达论》:“岁敷和,穆德周行,杨舒音步,五华宣平。《史记·封禅书》:“夏有德,青龙止于郊,草木旺。”
这些文字表明古人对“木”有着深刻的理解,赋予了它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木塔作为“木德”的载体,也被赋予了“连接天地”的象征意义,备受赞誉。中国古代建造了许多木塔和建筑,有些甚至在高度上超过了应县木塔,这可以反映出古代人对“木德”的勤奋追求。
“木”是汉字中最常用的部首之一。“木”字常指树木、木制器具或其他与树木有关的事物的名称。
森林:林森林。甲骨文、金文、小篆。知道的话,双木是一片森林,这意味着有更多的树。
广西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许多桂树,因此得名桂林。先秦最古老的地理书《山海经》说:“八桂成林于番禺之西。”也就是说,当时广西有很多桂树。秦始皇时,广西曾被定为桂林县。桂树,包括药用肉桂和八月香的“八桂”,自古以来都是广西出产最多的,是广西标志性的土特产之一。如今,桂花是桂林的市花,桂花是市区的主要绿化植物。
森:森森林。甲骨文写,小篆写。会单词意味着有很多树。
森林是人类资源的宝库,可以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等林产品,还可以涵养水源、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体、除尘降噪。森林是自然界的保健医生,就像人的肺,每一片叶子都是毒药的过滤器。光合作用过程中,叶面气孔开放,空气体中的有毒物质以空气体进入叶组织并储存在植物体内,而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纯净无毒。许多植物还能分泌杀菌剂来杀灭肺结核、痢疾、伤寒、白喉等。,防止空气体中的毒素达到有害浓度。
树:蜀树。小篆书写。来自木头的形声字是。《广韵》:“树木之总名也。”《说文解字》:“树,植物之总名。”《礼记·月令》:“不遣公,不伐大树。”外延指种植,如《孟子·惠亮·王上》:“五亩房屋,树以桑,五十人可穿衣。”也指架设、架设、架设,如清代的《清代钞战》:“筑石寨土堡于垭口,树曰:‘谢庄训冯。’”也指修养与修养,如《管子·全修》:“终身之计,如树者也。"
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们缺乏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因此崇拜自然,认为万物皆有神明主宰。其中,树木也是崇拜的对象之一。因为树的生命力顽强,果实、根、枝都能繁殖,所以人们崇拜树的生命力和繁殖力。比如古人用“树”作为姓氏,从中可以看到树图腾的影子。他们希望自己能像树一样顽强,他们的后代会茁壮成长。在巴蜀、荆楚、吴越、西南边陲,这种树图腾崇拜较为盛行。云南德昂族的创世神话史诗《大古达冷葛莱表》说,在蛮荒时代,世界上只有花草树木。突然有一天,102片茶叶从天而降,全部变成了人,单叶变成了男青年,双叶变成了女孩,他们结婚了,然后就有了人。根据云南独龙族神话“谭嘎鹏”,人们从树袋里爆出来。此外,苗族还有“枫叶妈妈”的传说。这些史诗、神话传说、奇闻异事的思想细节,其实都是对树木生命力的崇拜。
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根据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的Des教授的实验,如果用金钱来计算一棵树能存活50年的生态价值,那么产生的氧气价值约为3.12万美元;吸收有毒气体和防止空气污染的价值约为6.25万美元;增加土壤肥力的价值约为31200美元;节约用水价值约3.75万美元;为鸟类和其他动物提供繁殖场所价值约31250美元;由此产生的蛋白质价值约2500美元。不包括花卉、水果和木材,总价值约为19.6万美元。
中国“最高树”:最高的树是蓝桉,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和云南。它生长迅速,上升到云层中,达到80米的高度;最咸的树是木盐树,生长在黑龙江和吉林交界处。它能产生盐。每年春天,树上都会凝结一层白色的盐霜。人们用刀轻轻刮去,可以当盐吃;最毒的树是麻疯树,它生长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密林中。它的汁液像白色的牛奶,毒性很强。当它接触到人和动物的伤口后渗透到血液中时,会引起中毒和死亡。傣族人经常把它涂在箭上,做成毒箭用来打猎。一旦野兽中枪,它们看到血并封住喉咙后会立即死亡。
写诗护树:爱国名将冯玉祥,爱树如命。他曾在部队下达过保护树木的军令:“一匹马啃一棵树,工作人员负责20棵,补植十棵树。”驻京时,他带领官兵广泛植树,被称为“植树将军”。他在驻守徐州时,还写了一首护林诗给军民看:“老冯驻守徐州,林木苍翠。谁砍我的树,我就砍谁的头。”
植树节的起源和发展:“植树节”是一些国家法律规定的节日,其活动是宣传森林效益,动员人们参与植树造林。根据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情感,提高人们对森林功能的认识,促进土地绿化,达到爱林、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植树节最早是由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在近代发起的。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地,树木稀少,土地干燥,狂风大作,黄沙漫天,让人苦不堪言。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设立植树节,动员人们有计划地植树。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州的大片荒地变成了茂密的森林,植树节也一直持续着。
中国植树造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600年前的清明节。当时除了禁火扫墓,清明节的习俗还包括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砍柳树。清明时节春雨连绵,气温回升,正是春耕播种的好时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种树,永不过清明”等农业谚语。因此,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也有人把清明节称为“植树节”。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认识到森林重要性,倡导植树造林的人。1893年,孙中山先生亲自起草了著名的《李尚洪章书》,提出中国要想强大,必须“紧急发展农业,重视树艺”。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了在华北和华中地区大规模植树造林的计划,规划了农业现代化的前景。1915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宣布了每年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规定。从那以后,中国就有了植树节。1928年,国民政府举行植树仪式,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1930年,国民政府决定将孙中山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因为清明节已经过了中国南方的植树季节。
然而,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确实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设的战略任务。1956年,毛泽东发出“绿化祖国”“实现大地景观化”的号召,中国启动“12年绿化运动”,目标是“12年内基本消灭荒滩荒山,在荒滩上的所有房屋、村庄、路旁、水边、荒山,即尽可能地按规格植树。”
改革开放以来,植树造林成为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1979年2月,经邓小平提议和国务院提议,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正式通过决议,将孙中山先生逝世的那一天,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也是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他未实现的愿望在新中国得以实现。
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作出的第一个关于绿化祖国的重大决议。决议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年满11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外,应当因地制宜地每人每年植树3至5棵,或者用相应的劳力完成育苗、管护等绿化任务。决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人人动手,年年种树,愚民移山,持之以恒”。1982年植树节,邓小平同志以身作则,在北京玉泉山种下了第一棵树。
1984年2月,全国绿化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植树节会徽”。
1984年9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的义务”,从而将植树造林纳入法律范畴。
特别感谢
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研究院
敦和基金会
黄章中国文化
有一个深入的大众汉语研究
有趣的青年中国研究
一个负责任的中国研究时代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微信号:章黄国学
原创文章|版权|转发请注明出处
微信官方账号编辑:孟卓谢衍董陈静
责任编辑:杨佳睿
一些图片来自互联网
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