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品质 生命的品质比生命的长度重要

栏目:时尚 2021-09-27 17:06:33
分享到:

生活质量比寿命长短更重要

汤一鸣

转载▼

标签:杂谈

分类:谈论生活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每个人都想活得更久。生活得好的人当然希望永远活着,希望世界永远繁荣下去。即使生活不好的人也不想短命。原因是“虫子还在偷生”“与其死不如活”。

如果你活得好,你想活得久,这很容易理解。如果我活得不好,我想活下去。我想是因为我对未来抱有希望。乞丐朱元璋和钻胯的韩信,相信他们不会讨一辈子,钻胯一辈子。所以如果你想活下去,你可以当皇帝,也可以当将军。如果一个人确信自己一辈子只是一条“蝼蚁”,只能“活”一辈子,那他的想法恐怕就不一样了。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人生活得更好了,追求长寿的趋势似乎正在蓬勃发展。他们不再是“一个不怕苦,一个不怕死”。书店里所有与长寿有关的书都卖得很好,这当然是好事。但是,我总觉得,人们在追求长寿上花费太多的心思和精力是不明智的。我不反对延长寿命,但我认为有两个先决条件必须首先澄清:

第一,有没有可能延年益寿?二、是否有利于延年益寿?

这两个问题似乎没有人怀疑过,但我个人有很深的怀疑。先说第一个。自古以来,只有失败的例子,却没有成功的例子。长寿的人,包括那些被吉尼斯记录在案的人,很可能是偶然得到的,而不是故意的。在长寿问题上,“求仁得仁”并不容易,也绝不是“我要仁,我要仁”那么简单。更何况,就算我真的求仁得仁,又怎么证明呢?比如我活到95岁,怎么证明我活到95岁是因为我想活到95岁,努力活到95岁?也无法反驳。如果我不努力奋斗活到95岁,我真的不会活到95岁吗?所以,是否可以要求长寿,至少是一个无法证明的问题。嵇康在《养生论》中说,生命可以养,生命可以延,不过是类比而已,没有印证。其实这个问题恐怕永远都是悬案。

第二,就算能延年益寿,真的能延年益寿吗?比不延长寿命更幸福吗?是不是更成功?这个问题悬而未决,只看古今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往往不是长寿的人,就能知道。然而,同时长寿并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并不多。长寿更幸福吗?那就更不确定了。有很多相反的例子。比如远在近代的周氏兄弟,两人都是五四时期成名的,号称“双子座”。鲁迅死于五十五岁,从此受到中国人的敬仰。如果周作人和奈的哥哥同时去世,他的名声不如奈的哥哥,但他也不远了。不幸的是,当他活到84岁时,不仅作为叛徒臭名昭著,而且在解放后多次受到批评,最后在文化大革命中悲惨死去。有生之年,他感叹“活着就是耻辱”,他想对此有深刻的感受。显然,即使能延年益寿,也未必是好事。

人生最大的谜团是寿命。当我活到95岁的时候,我已经95岁了。没有人能证明我应该活到100岁。因为不努力,我只活到95岁。或者我本应该只活到90岁,但是因为努力,我活到了95岁。在我看来,没必要费心去想自己还能活多久。故意失去自己的生命当然不可取,但害怕又煞费苦心地再活三五年,就好比在水里捞月亮。十有八九,你什么也得不到。即使你得到了什么,也只是几只虾甚至一只蟾蜍。这肯定不会是一个美丽的月亮。

寿命是否预先确定,也就是“生死有命”,我们无法证明,也不应该匆忙否定。现代医学表明,一个人一生中可能患有的大部分严重疾病都是由基因决定的,所以一个人的寿命长短很可能也是由基因决定的。那么,这和古人所说的生死有命有什么区别呢?得了才知道生,所以把生死置之度外。陶渊明说:“浪越来越大,你不喜欢,也不害怕。如果你应该做,你必须做。没必要担心。”钱钟书的诗《老志》说:“留个记号,你就如期老去,你就和你一样宽?迷茫,醒来,做梦,感觉寒冷,回到春天却没有减少寒冷。抵制和避免走不同的路,不要轻易靠在危险的跨栏上。坐下来,知道将来不会有孩子,你会服用王翘的药丸吗?”我对生死的态度和陶、钱差不多,就是顺其自然,不要太着急,既不“贬低生命”,也不“乞求”生命的延长。

古人云:“及时劝慰,岁月不等人。”他说:“白天短,夜晚长,为什么不拿着蜡烛游泳呢?”“及时”意味着把握现在,这远比展望未来重要。与其浪费精力去追求不确定的长寿,为什么不花更多的心思和努力去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密度呢?做更多的事情,追求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长生不老是可以追求的,虽然挥鞭者,我也做得到;如果你不能要求,做我想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