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景观设计 “从灰到绿”—城市渠化河道近自然化景观设计

栏目:时尚 2021-09-19 06:49:26
分享到:

在传统的城市空房间中,河流是一个公共空房间,空气清新,具有“城市肺”的功能。

它体现了各个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公共活动,逐渐成为塞纳河到巴黎、泰晤士河到伦敦、台伯河到罗马等城市文化最重要、最独特的象征。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快速扩张的不可抗拒的冲击和城市洪水的巨大压力导致城市河流严重渠化。

它失去了河流的自动发力过程和生态与公共空服务功能,忽视了城市水系与自然的融合、人与自然的互动、艺术与生态技术的协同。

现场特点和问题

深圳大梅沙河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长度不到500米的河道被7条跨河公路和高速桥梁截断覆盖。

两岸空均为城市用地。

功能性防洪改造硬化了河道,破坏了生态,已不能满足防洪、可持续发展和城市与自然景观互动的新要求。

该项目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生态工程技术和艺术创新,沿河寻找机遇,引入雨水流径,软化硬质护岸,恢复部分河流的生态服务功能,营造互动景观体验,重构河流。

最后,在河道治理、生态修复、精神建设等方面对场地进行完善,实现“从灰到绿”,城市反哺河流,河流成为“城市之肺”。

设计策略——海绵设计

利用生态学公式获取数据,同时通过Grasshopper可视化模拟雨水流动路径,可以有效指导海绵设计措施,使设计更有说服力。

结合生态景观知识,提出了源头控制、中途传输和末端存储的具体应用。

利用5G技术和智慧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起到实时监控和处理的作用。

激活设计策略空之间的策略

从场地形态重构、边界活化、桥底三个方面入手,激活城市空与河流空之间的“缝隙”。

设计策略、精神和建设策略

叙事景观用于讲述盐田的记忆,从点、线、面三个维度营造沉浸式文化体验。

结合地形、植物和建筑的视觉,提出了9种视觉图案设计方案。

有了“快乐”“野趣”“稳定”,视觉体验丰富。

该方案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将参数化设计、生态工程技术和艺术创新相结合,在科学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沿河寻找机遇空,针对场地问题提出海绵设计、空重建和精神建设三大策略。最终实现河水治理、生态修复、精神建设的提升,实现城市空与自然空的融合。

项目名称:“从灰色到绿色”——城市河道近自然化景观设计

学院名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指导老师:钟兴明/教授

创始人姓名:雷亚伦

设计时间:2019年12月1日

项目地点:深圳

项目规模:26960平方米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公园景观设计

-结束-

好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