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有五衰,所以凡人不需要面对生与死,只要生就免不了逃避命运的危机;至于所谓的机会,就像是不可避免的因缘,是缘分,无法化解。
世人常感叹“无常”“有机”,其实只是对未知命理的猜测。这一切就像一个不停的转盘,目标总是遥不可及。所以,是幸运,是遗憾,仅此而已,很难谈及别人。
每一次都值得铭记,因为这是人生旅途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爱而爱,记忆永存,温暖永存。
镜子里的白发
张九龄
这是虚度的白发年。
谁知道,在镜子里,我为自己感到难过。
第一次看张九龄的《照镜子看白发》,脑海里浮现的是李白的一句话:“镜中秋霜不知何处得”。镜子里的同一个画面,虽然表达了他们不同的感受,却反映了同样的辛酸和时间难以把握的悲叹。
“活在过去,浪费你的白发”,对比过去和现在,生动地描绘了现实中的困难。少年时,雄心勃勃,意气风发,指着山河,忆非;时间在流逝,但一眨眼就过去了,曾经那些远大的志向化为云烟,散落一地,只剩白发,诉说着人们是多么的心酸。
这时,诗人本人被贬,昔日的辉煌突然成了一场梦。现实能留给他的只有无尽的沮丧和悲观。如果我们坚持认为还有其他的东西,那么它们只是被生活打击后的征兆,比如生命的黄昏和雪。
“沉湎往事”的“青云”折射出当下的“白发”,仿佛是万物的透明镜子,展现了命运的无常、时间的无情、生存的无奈。曾经一个诗人有伟大的抱负,现在他心里会有巨大的遗憾。“浪费”的不是生活,而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乐趣。
“谁知道,镜子里的身影是自怜的”,诗人的脸上全是白发,他的意志当然是无限压抑的。各种生活不满足,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只有和眼前的镜子形成对比,就像那骄傲的孔雀一样,她绽放着自我的美丽,自怨自艾,互相吊着。
身居高位,自然要在市场;江湖上当然没有门。世间事,有得有失,相互呼应,讲究的就是这样一种哲学。所以,面对这样的世界,俗世的人只有看透一切,放下执着,安下心来,才能心安理得。
这两种前后完全不同的现象,对于曾经奢华卑微的诗人来说,不能用痛苦来形容,但最大的变化就是心理落差。诗人绝对不是痴迷于那些快乐,而是苦于无法意识到“停留在过去”。
这位诗人想变老,从眼前的白发中做志愿者。他用这种对比来表达内心的不甘和愤怒,但他并没有拘泥于个人得失。他心里想的永远是“生人”。可惜的是,这是最后一声无法克服的命运叹息。
人生没有一条路可以一帆风顺,那些风风雨雨总会在身边,让人永远感到不安。这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本质,无论是伟大的还是渺小的。如果能超脱,自然会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使你失意,你的精神也会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