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是中医内科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通常是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头痛的出现既有原发的单一病因,也有附属于许多急慢性疾病之中而发。在治疗上,有些头痛尤其是顽固性头痛在治疗上往往有些棘手。对此中医早有认识,并积累了很多成功诊疗经验,用于指导临床。
头痛原因的中西医理论痰浊挟风头痛
临床表现:头痛较重,伴有目眩、胸闷、恶心呕吐、咳嗽多痰。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则:健脾化痰、兼以除风
方剂:四君子汤加减
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半夏10克,防风10克。
血瘀头痛
此种头痛多有外伤史。其特点是头痛较剧烈、经常发作、治疗比较困难。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心悸气短、失眠、记忆减退等。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沉细或涩。
治则:活血化瘀
方剂:通窍活血汤加减
赤芍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麝香0 5克,老葱3根,生姜6克,大枣5枚,黄酒30克。
气血不足头痛
临床表现:头部隐隐作痛、记忆减退、伴有头晕心悸、气短、四肢无力、劳动时加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或萎黄、口唇无华。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则:补益气血
方剂:八珍汤加减
党参10克,白术10克,云苓10克,甘草6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熟地10克。
肾阳虚头痛
临床表现:头痛头晕、健忘、腰腿酸痛、四肢发冷、小便频数,重者伴有阳痿等。舌质淡白,脉沉迟无力,尤以尺脉为甚。
治则:补益肾阳
方剂:金匮肾气丸加减
熟地10克,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桂枝6克,制附子3克。
肾阴虚头痛
临床表现:头痛较轻、伴有头晕耳鸣、目眩、记忆减退以及腰酸遗精、多梦失眠、心悸气短等,重者有盗汗、低烧。舌质红,脉细数。
治则:补益肾阴
方剂:六味地黄汤加减
生地10克,云苓10克,丹皮10克,山药10克,山萸芋肉10克,泽泻10克。
火热头痛
此种头痛多为阳明经证,气分热邪炽盛所致,如乙型脑炎等有较剧烈的头痛,伴有呕吐及高热、大汗出、口渴喜冷饮、心烦神躁、面红、小便短赤等。舌苔黄燥,脉洪大而数。
治则:清热泻火
方剂:白虎汤加减
石膏30克,知母10克,粳米10克,甘草6克,生地10克,麦冬10克。
中医学对头痛的治疗少阳头痛
临床表现:头痛时作,痛在两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欲呕,咽干目眩。脉弦,舌苔黄白相兼,舌质淡舌尖红。
治则:和解表里
方剂: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15克,姜半夏15克,黄芩15克,生姜3片,大枣5枚,甘草10克,白芷15克,川芎15克,人参10克。
头痛型癫痫临床表现:头痛突发,短时即止,有明显诱发因素,痛在前额及颞部,疼痛性质为跳痛、刺痛或劈裂样痛。
治则:豁痰熄风,通窍止痛
方剂:
半夏100克,胆南星50克,蜈蚣10条,细辛25克,天麻50克。
上药共研细末,每服0.5克,日服3次。
副鼻窦炎性头痛临床表现:头部钝痛,疼痛部位多在前额两颧内侧,如以上颌窦炎为主还可出现牙痛,头痛出现以后,首先有持续加重的特点。如上额窦引起的炎症,即头痛较重,晨起痛发,中午较重,傍晚渐轻。
治则:清热解毒,通窍熄风
方剂:黄连解毒汤加减
黄连15克,黄芩15克,栀子15克,大黄15克,土鳖虫50克,地丁40克,辛夷15克,白芷15克,薄荷10克,防风15克,荆芥15克,菊花20克。
上方水煎温服,以大便泄下为度,不泄可再服。
经期头痛主要发生于青年妇女,行经前1~2天或行经期出现头痛或偏头痛。
临床表现:头部疼痛或偏头痛,常伴有胸闷气短,两胁胀痛,烦躁不安,少寐多梦,脉弦,舌质淡少苔。
治则:疏肝解郁,活血调经
方剂:逍遥散加减
柴胡15克,当归20克,赤芍10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川芎20克,香附20克,白芷15克,元胡20克。
血管神经性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是头颅部血管神经调节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反复发作性的头痛。临床以一侧阵发性剧烈头痛,伴视物模糊、恶心呕吐为特征。诊治时分为偏头痛性和非偏头痛性两种。典型的偏头痛以女性多见,约60%~80%患者有遗传史,多于青春期发病。
风邪入脑型头痛中医辨证分型认为风邪入脑型头痛者,头一侧痛甚,或左或右,呈跳痛、掣痛,经年不愈,每因冒风受寒或情绪不畅而诱发;舌苔薄白,脉弦或紧。治拟疏风活血止痛,方用川芎茶调散,其中川芎30克,细辛3克,白芷12克,防风12克,荆芥12克,羌活10克,薄荷5克,全蝎 6克,僵蚕6克。
瘀阻脑络型头痛瘀阻脑络型头痛多在一侧,头痛时作时止,痛有定处,或痛如针刺,或剧痛似裂,或青筋现露,本型多见于壮年妇女,经行滞涩量少,且挟瘀块,或经行头痛加重;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或细涩。治拟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其中川芎30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赤芍15克,柴胡10克,牛膝15克,生地15 克,桔梗3克,当归20克,枳壳6克,甘草3克。
肝经风火型头痛肝经风火型头痛多在一侧胀痛,额部尤甚,太阳穴筋脉隆起跳痛,甚则全头胀痛欲裂,或因火邪上冲则头痛,常因精神紧张而诱发,面红目赤,畏光羞明,烦躁易怒,恶心呕吐,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治以清肝熄风,方用胆菊饮,其中龙胆草15克,菊花 12克,天麻 12克,川芎20克,白芷12克,夏枯草30克,钩藤30克,地龙12克,全蝎10克,栀子12克,丹皮12克,珍珠母30克。
肝阳上亢型头痛肝阳上亢型头痛偏侧头部胀痛而眩,或全头闷痛,郁怒加重,心烦急躁,失眠多梦,面部烘热,耳鸣耳聋;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治以平肝潜阳,滋水涵木,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其中天麻12克,钩藤30克,石决明30克,生熟地各15克,茯神12克,夜交藤20克。
痰浊上蒙型头痛痰浊上蒙型头痛为偏侧头痛,头重而昏蒙,恶心呕吐,胸脘满闷,纳呆食少;舌苔白腻,脉弦滑。治以化痰降逆,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牵正散化裁,其中半夏20 克,白术12克,茯苓30克,陈皮12克,天麻12克,白附子12克,白僵蚕10克,全蝎5克,地龙10克,炙牙皂5克,蔓荆子10克。
精血不足型头痛精血不足型头痛头脑空痛或隐痛,痛势绵绵,遇劳则剧,伴头晕耳鸣,心悸易惊,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以填精益髓,补气益血,方用大补元煎合四物汤化裁,其中熟地30克,山茱萸15克,山药15克,枸杞15克,杜仲12克,当归15克,白芍20克,川芎15克,红参5克,黄芪30克。
牙齿及牙周疾病引起的头痛牙齿及牙周疾病所产生的疼痛也会出现程度不一的头痛。伴口臭、牙龈红肿疼痛、可有脓性分泌物与出血、便秘、尿黄赤、舌质红、苔黄厚、脉洪大或滑数,证属胃经实火型,治拟清热泻火,折冲止痛,方用清胃散加味,其中黄连6克,生地15克,当归10克,丹皮10克,升麻6克,六月雪15克,蒲公英24克,紫花地丁15克。阴虚火旺型为头痛目眩、口干潮热、牙齿松动、咀嚼无力、牙龈红肿溢脓、舌质红、苔黄、脉细数,治拟益肾清胃,壮水止痛,药用生地20克,知母10克,麦冬12克,牛膝12克,生石膏30克,菟丝子15 克,枸杞子12克,茯苓15克,蔷薇花瓣10克,生甘草6克。
枕大神经痛引起的头痛枕大神经痛引起的头痛多在后枕部及颈部有发作性的剧烈疼痛,即使发作间歇也有钝痛存在,多有颈椎病史,不少患者还伴有颈部声响、头晕、恶心、耳鸣、听力减退、手发麻、或感觉障碍及肌肉萎缩等症状。
中医辨证论治当通络止痛,药物为:三七3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川断12克,丹参20克,川芎10克,葛根30克,菊花10克,元胡10克。
低血压引起头痛低血压多见于青年女性,收缩压经常在80~90mmHg以下,头痛隐隐,常伴头晕眼花,耳鸣目眩,腰酸背楚,全身乏力,轻度浮肿,心悸气短,舌质多淡白,体胖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中医辨证为虚证多见,治当健脾补气,壮肾养血,方用:枳壳15克,炙黄芪30克,附片10克,当归10克,红参3克,红枣30克,白术12克,桂枝6克,沙参24克,枸杞子12克。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外感头痛如进行性加重,伴有发热项强,呕吐,或意识改变者,为热盛动风而转为痉证,病情凶险,宜及时送医院救治;内伤头痛进行性加重或伴有项强、视力障碍、肢体麻木等,亦应考虑演变他证,应急送医院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