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看完这部电影,给作者的只有四个字。但是,胸中的怨恨感越来越强烈,意味着不吐不快。因此,作者需要发泄。但是,尽管义愤填膺,作者还是希望客观地评价这部电影,如果有客观的评价,那就要做出区分,区分观众。
这部电影有两个观众,一个是原著观众,一个是电影观众。因为这两个观众,对电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在统计了大量观众的收视评价后,笔者大致分出了这两种类型。
一、电影观众的评价。这类观众基本没有读过原著小说,或者只是知道一点原著故事。我对原文的本质和要表达的思想没有深刻的理解。只是被电影的宣传吸引,我进了电影院看。而且他们的评价出奇的一致,总结如下:服装造型、场景设计、动作武打、电影画面都很优秀。
其实说实话,虽然作者是原艺术家,但除了电影的剧情和意境之外,电影在其他方面的努力还是相当到位的。毕竟有徐克做制片人,其特效画面无疑是拔尖的。不过话说回来,电影艺术毕竟不是电视艺术,它的剧情和内容无疑比电视更深刻,这才是电影艺术应该追求的方向。
至于特效图片、武术设计、服装造型等。,都服务于电影的内容和思想。如果本末倒置,电影里只会剩下一个漂亮的外壳。
第二,原著观众的评价。作者作为原创声音,看了这部电影后,和其他评价类似。基本上都是批评电影过度偏离原著小说,不仅失去了原著的味道,还无形中贬低了原著。
比如古龙写三少爷谢晓峰,想写他内心的挣扎和对现实的思考。然而,影片放弃了对这一深刻主题的讨论,将最好的主人的奋斗变成了一个富有的年轻人的困惑。此后格局有所减少,是人物塑造上的平庸。
其次,剧情的俗套、台词的现代性、琼瑶感也让整部电影看起来尴尬,也导致故事核心的模糊。故事本该是古龙的江湖人生,却走上了金庸的武侠之路。从电影的整体走向来看,古龙的奇诡风格前期保持,但到了中后期,金庸熟悉的味道才是真的。如果你知道,两种不同风格的故事,如果你坚持在一起,往往会让你的叔叔无痛,而你的奶奶也不会爱到底,无论哪一方的观众都不会买账。这是一个很大的失败。
至于电影的结局,和闫的最后一场剑斗,仿佛是一场终结性的尴尬对决一般结束。给人一种以剑为终,以终为终的感觉。既没有高潮,也没有主题升华。只能说是草草收场,让观众无所适从,体验平平。也是一大败笔。
虽然有很多批评,但平心而论,改编古龙的小说还是挺难的。在目前的中国导演中,除了王家卫的《时间的灰烬》之外,基本上没有能体现古龙精神的电影。因此,翻拍古龙的小说是极其困难的。面对这种情况,导演和编剧更有必要深入思考对原著小说的精准分析和整体把握。不看小说就匆匆拍电影,无疑会引来很多质疑的声音,不仅伤害自己,还会伤害粉丝,甚至伤害失散多年的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