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吻金帝柳
文/刘冬冬
家乡没有金堤,但从小对柳树并不陌生。
今天连接金堤和柳树,是因为想起了20多年前宋景润老书记第一次来古云工作时,给我们一个月安排的一篇文章。
第一部《征途》,第二部《先学后知短处》,第三部《亲吻金色刘地》。
回望过去,俯视现在,“三篇文章”真的对我大有裨益。无论是文章的标题,还是文章的顺序,都能看出当时老书记的良苦用心、深刻思想和领导意图。
金堤是黄河北岸最后一道防线。如果破裂,将危及北京和天津。
黄河从来不过金堤,因为金堤就像钢铁长城,坚不可摧。
金地河流域的历史属于商朝和商朝的土地,几千年来演绎了许多史诗故事,但印象最深刻、影响最大的是不为人知的金地柳树。
柳树喜水,根系发达,对防洪有很大作用。它的种子就像棉花一样,随风而动,选择水来生活,无论它们漂在哪里,都在那里茁壮成长,而没有其他人的麻烦。就像一个可怜的孩子,为了生存,他善于适应环境。在冰天雪地里,它总是以无比的老练和冷静蹲伏在泥土的深处,用自己的宁静拯救着每一次跳跃的激情;在等待中成长丰满成熟,等到春回大地,冲出去迎接春天第一缕温暖的阳光。
叹柳如野草,与土同安,叹其自然,不修其长,不粉饰。别人欣赏它,它不傲慢也不迷人;别人没有时间照顾它,它也和我一起成长;当别人发自内心的付出时,他们会慷慨地接受,并以一个又一个惊喜回报对方,就像它回报孕育它的土地一样。
冬天,它无数的根若有所思地蔓延开来,牢牢地拥抱着大地。光秃秃的树枝倔强地伸展着,抵御着呼啸的西北风,偶尔还会穿上银色的西装,让它们更加雄壮挺拔。
为了加固金堤,海峡两岸的人们为堤坡种草、栽柳,精心管理;为了建设一个美丽的家园,他们在河两岸耕地种稻,在池塘周围养藕,用勤劳的双手装扮金堤河岸,满是青草,肥美茂盛的花朵,郁郁葱葱的绿花,香喷喷的鱼和香喷喷的稻子。
金堤两岸人民自古以来就喜爱柳树,形成了“柳树文化”。老人去世,首选柳棺;孝子送了丧礼,手里拿着一根柳条;封墓种维生素;清明祭祖,门有柳枝。这些东西都有历史渊源,都与金堤有关。
宋书记已经很多年没有担任领导职务了,但每次回到古云,我都会想起金堤、柳树和宋书记。他的精神就像一座守护一方平安的古金堤,他就像一棵谦和的柳树,给人温暖和前行的力量。
叹金堤,谢柳树,谢宋书记。
近期作品
诗歌与抗疫专栏|刘冬冬:两首雪诗
刘冬冬,原名岳振东,男,汉族,山东省莘县官城镇前郭连庄村人,1975年10月出生,本科学历。1997年8月参加工作,200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1000余部,主编出版《迷人古云》《追梦古云》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