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实力日益强大,战国中期,天下形成了一强六弱的格局。
为了控制秦国的势力,关东六国在百年间五次联手征服秦国,这就是历史上的“五国攻秦”。
苏秦不想看到“齐秦联合”,鼓动齐王取消“皇帝”,然后游说其他国家,于是齐国、汉国、赵国、魏国、燕国开始了第三次“五国攻秦”。
《史记》有记载,“于是齐国去见皇帝,重新称王。”
从表面实力来看,这一次五国很有机会攻打秦。毕竟距离二伐秦国只有十年的时间,齐国的实力也不弱于秦国。
说来也怪,齐军主力并没有随联军出征,而是准备进攻宋国。发生了什么事?
自魏国失去霸主地位后,世界逐渐形成了秦、楚、齐三强的局面。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秦国得到了蜀国,楚国吞并了越国,实力得到了加强。
除齐外,他趁儿子乱入燕,两个月内攻下全境。可惜他没有抓住机会,再次被赶了出来。
看着竞争对手日益强大,齐国不得不寻找新的吞并对象,于是选择了被称为战国第八雄的宋。
从西周到战国,除了宋襄公时期,宋国都不是一流强国,而是一直处于第二梯队。
它夹在楚、魏、齐三大强国之间,地理位置极其不利,但由于强大的经济实力,它仍然存活了这么久。
当时齐国是第一经济强国,宋是第二经济强国,占据了中原的沃土。商丘、陶丘和彭城都是大商业城市。
对于齐国来说,吞并宋国会大大增强了其国力。此外,宋朝的内乱无疑是齐国的天赐良机。
但是,秦国是齐国最大的竞争对手,攻打秦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在其他四国的帮助下,更有可能获胜。为什么齐军主力不参加?
第一,不同国家的目的不一致。联军到了高程、荥阳,开始互相观望。秦回魏、赵,魏、赵退兵。
第二,齐国距离秦国很远,即使攻取汉沽关,齐国的直接好处也不大;
第三,楚国没有参加战争,这是一个极其不稳定的因素。
因此,齐卓王只派出少量兵力随联军进攻秦国,但主力却在和宋国边境,等待时机调遣。
公元前287年,第三次五国攻秦失败,公元前286年,齐国入宋国,宋国灭亡。
令人惊讶的是,五国攻秦失败后,秦国联合燕、韩、魏、赵攻打齐国,齐国几乎崩溃。